第八十五章 杯酒释兵权(2/3)
,今日朝堂之上,你可看出了什么?”
苏宁从容答道:“孙儿看出,满朝文武,真正为大明着想的,不过十之一二。”
“说得好!”
朱元璋目光深邃,“现在,该你兑现承诺了。
三个月内,朕要看到京卫的改制成效。”
“孙儿领旨。”
“只要你圆满的完成军制改革,朕必定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多谢皇爷爷。”
接下来的三个月,苏宁几乎住在了京卫大营。
他亲自选拔监军,制定训练计划,甚至于将士们同吃同住。
这日,苏宁正在校场观看监军训练,蓝春突然求见。
“殿下,末将有一事不明。”
蓝春神色困惑,“监军既要监督将领,又要与将士同甘共苦,这其中的分寸,该如何把握?”
苏宁看着这位未来的监军,耐心解释:“监军不是来当老爷的,而是来当楷模的。
将领决策不当,你要劝谏或者弹劾;
将士心有怨言,你要疏导;
皇恩浩荡,你要传达。
这其中关键,在于一个’诚”
字。”
"ist?"
“以诚待人,人必以诚相报。”
苏宁指着校场上训练的将士,“你若真心为他们着想,他们自然会敬你爱你。
你若只知摆架子耍威风,他们表面服从,心中必生怨恨。”
蓝春若有所思地退下后,马和低声道:“皇孙,如此倾囊相授,不怕养虎为患?”
苏宁淡然一笑:“制度的力量,在于规范人心。
只要制度健全,个人野心就难成气候。”
三个月后,朱元璋亲自校阅京卫。
看到监军与将士同场操练,听到将士们对监军的由衷敬佩,老皇帝终于露出了笑容。
“允?
,你果然没有让朕失望。”
“谢皇爷爷夸奖。
但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嗯,难得你很清醒。”
洪武二十一年的冬天,监军制度开始向各卫所推广。
而这一切的推行者,正是那个在朝堂上掀起惊涛骇浪的十岁孩童。
站在应天府的城门楼,苏宁俯瞰着南京城外的军营,轻声自语:“有了这支军队,大明的未来,将大不相同。”
凉国公府的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蓝玉铁青的脸色。
他手中紧攥着最新一期的《大明军制革新简报》,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好一个监军制度!
好一个朱允?!”
蓝玉将简报狠狠摔在桌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这是真的要把我们这些老将往死路上逼啊!”
坐在下首的景川侯曹震连忙劝道:“国公爷息怒!
眼下最要紧的是想个应对之策。”
“哼...
应对?”
蓝玉冷笑一声,“你们还没看出来吗?
这是皇上,太子和三皇孙联手做的局!
先是改我封号,再是收买我的部将,现在又要用监军制度来夺我们的兵!
下一步是什么?
是不是要我们的脑袋了?”
永平侯谢成忧心忡忡地说:“最可怕的是,这监军制度让咱们的子弟去当监军。
我那个不肖子,现在整天把“忠君爱国”
挂在嘴边,都快不认我这个爹了!”
“没错!
魏国公徐辉祖竟然主动放弃了军权,跑去京营做了第一任总监军,中山王徐达这是这是生了一个犬子。”
“哼!
这就是朱允?
的毒计!”
蓝玉猛地站起身,在书房内焦躁地踱步,“让我们勋贵的子弟去当监军,既堵了我们的嘴,又把这些小子们牢牢控制在手中。
这一手,狠毒啊!”
会宁侯张温迟疑道:“可是国公爷,现在朝中形势比人强。
连魏国公府都接受了监军制,我们若是硬抗......”
“徐辉祖那个软骨头!”
蓝玉怒不可遏,“他以为顺从就能保住徐家的富贵?
做梦!
等到兵权都已经被收走了,咱们这些武将勋贵,就是砧板上的鱼肉!”
这时,管家匆匆进来,低声道:“国公爷,定远侯王弼,鹤寿侯张德邦在侧门求见。”
蓝玉眼中精光一闪:“快请!”
不多时,书房内又多了几位侯爵,个个面色凝重。
定远侯王弼刚落座就急切地说:“国公爷,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我得到消息,下一批监军名单里,咱们这些老兄弟的子弟一个都跑不了!”
“何止如此!”
一旁的鹤寿侯张德邦补充道,“兵部正在制定《监军考核条例》,据说监军若发现将领有不法之事而不报,要与将领同罪!
这是要把咱们的子弟往火坑里推啊!”
蓝玉深吸一口气,环视在场的勋贵:“诸位兄弟,事到如今,咱们必须联手了。
再各自为战,迟早要被各个击破。”
“国公爷有什么主意?”
众人齐声问道。
“第一,”
蓝玉竖起一根手指,“我们要在朝堂上据理力争。
监军制度可以推行,但必须有所限制。
比如监军不得干预作战指挥,不得随意弹劾将领。”
“第二,”
他又竖起第二根手指,“我们要让子弟们明白,他们首先是蓝家、徐家、常家的子孙,然后才是大明的监军。
血脉亲情,岂是那么容易割舍的?”
“第三,”
蓝玉压低声音,“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让皇上和太子明白,大明离不开我们这些老将。
北元虽败,犹有余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