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八十五章 杯酒释兵权(3/3)

东南沿海,倭寇猖獗。

没有我们,谁来保家卫国?”

众人纷纷点头,但东莞伯何荣仍担忧道:“可是国公爷,现在三皇孙深得圣心,我们若是公然对抗……………”

“谁说我们要对抗?”

蓝玉露出老谋深算的笑容,“我们要顺应’新政,但要让它推行不下去。”

三日后,朝会上果然再起波澜。

朱元璋刚提出要扩大监军制度的试行范围,凉国公蓝玉就出列奏道:“陛下,监军制度实为良法,臣等衷心拥护。

然监军责任重大,若任用不当,恐适得其反。

臣建议,首批监军当从立有战功的将领中选拔,如此方能服众。”

这话看似支持,实则暗藏杀机。

若真有功将领中选拔监军,那选出来的还是他们这些勋贵的人。

不等朱元璋开口,苏宁便出列反驳:“凉国公此言差矣。

监军重在教化、监督,与战功大小无关。

若按国公所言,岂不成了以战功论德行?”

蓝玉针锋相对:“郡王殿下年幼,不知军中情形。

没有战功,如何服众?”

“服众在于公正,在于与将士同甘共苦,不在于战功高低。”

苏宁从容应对,“况且,若按国公的逻辑,文官是否也要立战功才能为官?”

朝堂上一片寂静,众臣都为三皇孙的机敏应对暗自喝彩。

蓝玉脸色铁青,还要再辩,朱元璋已经开口:“允通说得在理。

监军选拔,重在德行才能,不在战功大小。

此事不必再议。”

“是!

陛下。”

退朝后,蓝玉愤愤不平地对几位勋贵道:“看到了吗?

皇上现在完全被这个孙子蒙蔽了!”

“国公爷,硬碰硬看来是不行了。”

曹震低声道,“不如………………”

他做了个手势,众人会意。

当夜,凉国公府密室中,几位心腹将领齐聚。

“从明日起,”

蓝玉吩咐道,“你们要在军中散布消息,就说监军是来夺权的,是要让文官来管咱们武将。”

“另外,”

他继续道,“让弟兄们对新来的监军’热情’一点。

他们不是要同甘共苦吗?

那就让他们好好体验体验军中的“苦’。”

接下来的一个月,监军制度的推行果然遇到了重重阻力。

新上任的监军们在军中处处碰壁,有的甚至被孤立排挤。

消息传到苏宁耳中,他并不意外。

如果真的推行顺利,反倒是不可思议了。

“皇孙,蓝玉这是要跟咱们硬扛到底啊!”

马和忧心忡忡。

苏宁淡然一笑:“他越是这样,死得越快。”

“皇孙的意思是?”

“你去查查,蓝玉最近还和哪些人来往密切。

特别是.......

北平那边。

马和一惊:“皇孙怀疑蓝玉与燕王有勾连?

他们俩可是大明公认的死对头啊!”

“狗急跳墙,什么做不出来?”

苏宁目光转冷,“不过这样也好,正好给皇爷爷一个动手的理由。

......

三日后,毛骧向朱元璋密报:“陛下,凉国公近日与燕王府往来密切,多次派人前往北平。”

朱元璋冷笑:“这个蓝玉,果然不安分!

还有,这个老四太让咱失望了。”

“另外,”

毛骧继续道,“三皇孙殿下似乎早有预料,已经做好了应对之策。”

“哦?

允通又做了什么?”

“殿下通过大明钱庄,向受排挤的监军们提供特别津贴,助他们安抚军心。

同时还让明通商行以成本价向这些军营供应物资,帮助监军们在京营收买人心。”

朱元璋闻言大笑:“哈哈,好小子!

这是要用银子砸开一条路啊!”

此时,清晏阁内,苏宁正在接见几位备受排挤的监军。

“诸位受委屈了。”

苏宁温言安抚,“但请记住,你们代表的是朝廷,是皇爷爷。

一时的困难,动摇不了推行新政的决心。

一位监军感激道:“多谢殿下支持。

只是那些将领处处刁难,实在难以为继。”

“本王有一计。”

苏宁取出一份名单,“这些是京营军中级将领名单,他们大多出身寒微,在勋贵将领手下不得志。

你们可以从他们入手,许以前程。

“殿下的意思是?”

“告诉他们,”

苏宁目光深邃,“跟着新政走,才有出路。

固守旧制,只有死路一条。”

洪武二十一年的这个冬天,大明军中的新旧势力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而这场较量的结果,将决定大明未来的走向。

站在清晏阁的窗前,苏宁望着飘落的雪花,轻声自语:“蓝玉,你的反抗,只会加速你的灭亡。”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