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14章 天道存续两千年(2/3)

此后七日,陆沉未曾合眼。

他以听心露续命,日夜书写,将残存记忆中的禁史一一整理,补全《醒世录》第七卷。

他又绘制《天下醒点图》,标记各地已有或潜在的思想据点,并附密语编码,唯有持特定铜牌者方可解读。

第八日清晨,林无翳归来,带来一只木箱。

“这是什么?”

陆沉问。

“棺材。”

她说,“假的。

外面刷漆,内藏夹层,足够装下你所有的书稿与竹简。

我会把它运往极南岛,沉入海底秘窟。

那里有千年不腐的珊瑚岩,能保存文字千年。”

陆沉抚摸木箱,忽然一笑:“你们真打算把我写的东西藏起来?”

“不是藏,是等。”

林无翳望着远方,“等风暴过去,等人心觉醒,等下一个敢说话的人出现。

那时,它会自己浮出水面。”

陆沉点头,忽觉喉头一甜,又呕出一口黑血。

他擦去嘴角污迹,从枕下取出一枚铜戒??

那是当年萤火塾创立时,弟子们合力打造的信物,上刻“薪火”

二字。

“交给阿禾。”

他说,“告诉她,我不一定能回来,但她必须继续前行。”

林无翳接过戒指,郑重收入袖中。

当夜,暴雨倾盆。

陆沉拄杖立于村口,目送木箱被几名蒙面人抬上牛车,驶入雨幕。

雷光劈裂天际,照亮他苍白的脸。

他知道,这一别,或许永不再见。

但他也明白,有些东西,比相见更重要。

半月后,京中震动。

皇帝下令彻查“伪史流毒”

,影狱全面出动,搜捕所谓“逆党余孽”



数十书院被查封,上百文人被捕,街头白布尽毁,孩童歌谣严禁传唱。

然而,就在诏令下达当日,皇宫太和殿屋顶,赫然出现一行血字: > “你说谎,天知道。”

无人知晓何人所书,如何攀上金瓦飞檐。

守卫严查三日,毫无线索。

与此同时,北方边境,阿禾率十名弟子潜入军营,面见镇北将军。

她当众展开一幅长卷,正是陆沉亲笔誊抄的《贞元实录残篇》。

将军阅毕,当场摔杯怒吼:“我父战死沙场,保的竟是这般朝廷?!”

三日后,镇北军封锁关隘,宣布“暂不受中枢调遣”

,并发布檄文: > “今得先贤遗稿,方知国史尽伪。

吾等不愿再为谎言执戈,请天下共鉴真相!”

南方亦起波澜。

一名老儒生在讲学时朗读《真言录》,被官府抓走。

临刑前,他在狱中咬破手指,于墙面写下万言书,痛陈百年欺民之政。

行刑那日,数千百姓跪街相送,齐诵“不跪”

二字,声震云霄。

影狱内部终于分裂。

两名年轻影卫在押解“逆书犯”

途中放走囚徒,留下字条:“我们也是读着假史长大的,但现在,我想知道真话。”

首领“无面人”

震怒,下令清洗内部。

一夜之间,十七名影狱骨干神秘失踪,有的死于毒酒,有的吊于房梁,有的干脆人间蒸发。

而在这混乱之中,一道新的命令悄然传遍地下网络: > “启动‘烛龙计划’??

凡持有铜牌者,立即联络最近醒点,准备迎接‘火种归位’。”

陆沉卧病在床,听闻消息,勉强坐起。

“什么是‘烛龙计划’?”

他问探望他的山村郎中。

郎中摇头不知,只递给他一封信。

信封无字,火漆印是一只睁眼的蝴蝶。

陆沉拆开,只见一页薄纸,上书三行: > “藏谎阁虽塌,真史未灭。

> 九台之下,另有地库。

> 钥匙在你手中,从未离开。”

他愣住,猛然掀开衣襟,凝视胸前那块残玉??

肃言司旧令。

原来如此。

当年谢临被捕前,曾秘密改造藏谎阁结构,在主地宫之下另凿秘窟,唯有持肃言司最高信物者方可开启。

那夜崩塌,只是毁了表层,真正的核心仍在。

而钥匙,一直就在他身上。

陆沉颤抖着手,提笔回信。

他写得极慢,每一笔都耗尽力气,但眼神却越来越亮。

> “告诉他们,我还能走一次。

> 这次,我不为偷取历史, > 而是为了彻底点燃它。”

信送出后,他躺回床上,望着屋顶茅草缝隙中的星空。

一颗流星划过天际,转瞬即逝。

他喃喃道:“苏芷,你看见了吗?

火,真的烧起来了。”

三日后,陆沉拄杖启程。

他不再隐藏身份,也不再伪装僧侣。

他穿着洗旧的塾师长衫,背着一只空匣,徒步北行。

沿途,有人认出他,远远跪拜;有人悄悄塞来干粮清水;有孩童追着马车喊:“先生!

我们还在念您的书!”

他微笑点头,不停留,不回应,只坚定前行。

进入京畿那日,天空阴沉。

城门前告示贴满,画影图形通缉“陆氏逆贼”

,悬赏黄金千两。

一名巡街影卫看到他,猛然拔刀:“站住!”

陆沉停下,平静注视对方。

那影卫迟疑片刻,竟缓缓收刀,低声道:“大人说,您可以进城。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