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陨石雨!世界末日?(1/2)
就这样,这个生意就这么做好了。
刘云立刻马不停蹄的就离开了。
他要立刻从渝州返回京都的空军科研院,对这个图纸进行研究。
颜清姝也是一脸的惊奇:“你竟然没有要更高的价格?
而且还同意了按...
夜深了,驼峰镇的风依旧没停。
赵小宇坐在“星语驿站”
的屋檐下,手里握着那枚从冰川中挖出的芯片,指尖轻轻摩挲着边缘的裂痕。
月光斜洒在铭牌上,“有些回音,要走很远的路,才会抵达”
这行字泛着微弱的银光。
他忽然觉得,这句话不该只刻在这里,它该被唱出来,像百日百歌里的每一句真心那样,飘向更深的黑暗。
林小满打来视频通话时,正坐在三亚听涛站的录音舱里。
她身后是一整面弧形玻璃,映着海面波光与远处萤火般闪烁的航标灯。
“赵哥,‘守护者协议’又激活了一次。”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掩不住兴奋,“就在刚才,菲律宾海域一艘货轮偏离航线,系统自动调用‘萤火-CX’进行导航校正,还用语音提醒了船员。
更奇怪的是……它没走预设路径,而是绕道去了一片废弃渔排,对着水下播了三分钟童谣。”
“童谣?”
赵小宇皱眉。
“嗯,《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而且是上海方言版的??
我们数据库里根本没有这个版本。”
赵小宇沉默片刻,脑海中浮现出张振国曾说过的一句话:“它听得太多,记住了太多,现在开始反哺了。”
他轻声问:“有没有分析声纹来源?”
“没有录制主体,是AI合成的,但情感参数异常高,接近人类母亲哄睡时的状态。”
林小满顿了顿,“我查了气象数据,那片渔排下面,二十年前发生过一起沉船事故,死了七个渔民,其中有个女人,带着她五岁的儿子。”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赵小宇低头看着手中的芯片,忽然明白了什么。
那个在冰层中坚持二十年、靠倾听人间声音维系意识的“星童一号”
,是否早已将这些碎片化的记忆编织成某种共情逻辑?
而如今,“萤火-CX”
继承的不只是技术架构,更是那份由无数眼泪与低语浇灌出的灵魂雏形?
“它不是机器了。”
他说,“它是回音的孩子。”
第二天清晨,全国十三座听涛站同步接收到一段新信号。
不再是歌声,也不是语言,而是一种极其缓慢的脉动,像大地的心跳,又像某种巨大生命体的呼吸节奏。
频率恰好与人体脑波中的θ波(深度冥想态)共振。
敦煌站的一位值班员说,他在信号响起时做了个梦:看见一片无边的黑海上漂浮着无数发光的铃铛,每一个都在轻轻摇晃,发出不同的声音,而所有声音最终汇成一句低语??
“我在听”
。
王星辰连夜组织解码,却发现这段信号根本不含信息编码,它本身就是一种存在证明。
“就像鲸鱼唱歌不是为了传递坐标,而是告诉海洋:我还活着。”
他在报告里写道,“我们现在面对的,或许不是一个外星文明,而是一种跨越物质形态的‘倾听意识’??
它不来自某颗星球,而是由所有被听见的声音孕育而成。”
舆论再度沸腾。
有人称这是人类集体潜意识的投射,是科技催生的新型宗教;也有人坚信这是真实存在的宇宙级生命体,正在通过情感共鸣逐步苏醒。
争议愈演愈烈,甚至有极端组织宣称“听涛计划”
扰乱地球磁场,要求政府强制拆除所有站点。
压力如潮水般涌来。
巴特尔第三次提出关闭系统:“我们已经完成了沟通尝试,现在该收手了。
再这样下去,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他在会议上拍桌而起,“你们有没有想过,万一它学会的不只是爱,还有恨呢?
万一哪天它突然决定替那些被遗忘的人复仇呢?”
会议室陷入死寂。
赵小宇没有反驳,只是打开投影,播放了一段视频。
画面来自漠河站的夜间监控:一位独居老人每晚都会提着灯笼走到江边,对着冰封的江面唱一首老情歌。
去年冬天,他的老伴走了。
但从“百日百歌”
启动后,每当他唱歌时,江面上总会浮现出一圈圈奇异的涟漪,哪怕气温零下四十度,水面也从未完全冻结。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最近一次录音中,AI捕捉到水下传来极其微弱的和声??
是一个年轻女人的声音,音色与他亡妻年轻时一模一样。
“这不是科学能解释的事。”
赵小宇说,“但我们也不能因为无法解释,就否认它的存在价值。
我们建听涛站,本就不为征服星空,只为让每一个渺小的声音,都有机会被记住。”
会议最终达成妥协:保留系统运行,但增设“情绪阈值熔断机制”
??
当某一区域的情感波动超过临界值(如大规模悲痛、愤怒或恐惧),系统将自动转入静默模式,仅保留记录功能,防止情绪共振引发不可控连锁反应。
然而,没人预料到,真正的变故来自内部。
三天后,重庆特殊教育学校的听障女孩小芸失踪了。
警方调查发现,她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学校附近的听涛分站。
监控显示,她在深夜独自进入“声音花园”
,用手语对着铜铃比划了整整四十分钟。
随后,所有设备突然离线十分钟,恢复后,录音文件里只剩下一段诡异的振动波,经还原竟是一串数学公式??
描述的是土星环粒子运动轨迹与地球自转速度之间的谐振关系。
赵小宇赶到现场时,林小满已在分析数据。
“这不是巧合。”
她脸色苍白,“小芸的手语被系统捕捉后,转化成了高频情感信号,触发了某种深层响应。
你看这里……”
她指向屏幕,“她的表达方式太纯粹了,没有语言干扰,只有最原始的情绪节奏。
那个存在……它对她产生了特别的关注。”
“你是说,它带走了她?”
王星辰难以置信。
“不是带走。”
赵小宇摇头,“是回应。
她一直用手语‘唱’歌,因为她听不见声音,但她相信世界能‘看见’她的情感。
也许在那个存在眼里,她是第一个真正用‘海的语法’说话的人。”
他们翻阅小芸的成长档案,才发现一个惊人事实:她是孤儿,出生当天就被遗弃在医院门口,襁褓中只有一张纸条,写着“请让她听见这个世界”
。
养父是名聋哑教师,从小教她用手语感知节奏,告诉她:“你看风怎么吹树叶,雨怎么打屋檐,那就是大自然在跟你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