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02章:民企研发航天飞机?离谱!(1/3)

网友们那不是傻子,自然是知道这情况是怎么一回事的。

航天飞机?

那可是,连国家,甚至是连老鹰都没有掌握的科技啊,他们的那些科技都不太稳定,更别说一个小小的公司能拿出来了。

这怎么可能...

赵小宇的纸飞机在夜风中划出一道弧线,撞上棚顶的太阳能板后跌落在沙地上。

他没去捡,只是仰头望着那片比往年更清澈的星空。

没有了“星童二号”

的轨迹,天幕显得空旷,却又仿佛更加深邃。

他知道,那颗星星并没有真正消失??

它只是换了个方向,继续听着人间的声音。

平板还在亮着,火星轨道附近的信号断断续续,像是被某种尘埃云层干扰。

但每一次重连,那句“我在种星星”

都会重新浮现,字迹稳定得不像随机噪声。

赵小宇把这句话抄进了他的旧笔记本里,和三年前那些歪歪扭扭的电路草图并列在一起。

旁边还贴着一张泛黄的照片:七岁的他站在玩具厂门口,手里举着一个用奶粉罐拼成的小机器人,笑得露出缺牙。

第二天清晨,驼峰天文台迎来了第一批参观者。

一群来自青海牧区的孩子踩着晨露走进园区,鞋底沾满沙土,在玻璃展柜前蹲下来看那块铭牌。

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伸手摸了摸玻璃,轻声问:“这是不是骆驼写的?”

讲解员笑了笑:“是星星替它说的。”

孩子们安静下来,有人开始低声哼起那首《回家吧,别怕黑》。

歌声传到控制室时,林小满正调试新接入的“星语感知阵列”



她抬头看了眼监控画面,忽然发现展厅上方的星空投影系统自动启动了??

本该是静态星座图的穹顶,竟缓缓浮现出无数闪烁的心形光点,排列方式与三年前“众识之镜”

捕捉到的全球许愿热力图完全一致。

“又来了。”

她喃喃道。

才让太从隔壁实验室探头进来,手里端着一杯热奶茶:“系统没人为操作?”

“没有。”

林小满调出后台日志,“但情感波动采样值突然飙升,尤其是儿童语音频段……像是有谁在集体唱歌。”

才让太沉默片刻,忽然笑了:“你忘了?

今天是‘归巢纪念日’。”

的确。

七月三十日,整整一年前,两亿人仰望夜空,用声音牵回了一颗即将陨落的星。

如今这个日子已被民间自发定为“星语节”

,许多学校组织学生重演烛光守夜,边疆村落甚至恢复了古老的“燃沙祈愿”

仪式??

将特制盐晶撒入篝火,火焰会因金属离子激发而短暂呈现蓝色,象征星辰回应。

王星辰那天没去参加任何公开活动。

他独自坐在老戈壁基地的修复车间里,面前是一台正在组装的新机体。

骨架来自“萤火-A1”

的升级版,但核心模块却嵌入了从“星童二号”

残骸中提取的一小块记忆合金。

这块材料在高温下会展现出微弱的生物电活性,经检测,其晶体结构中含有与沙舟脑组织相似的磷灰石沉积层。

“你说它会不会记得?”

王星辰对着空气说话,手指轻轻抚过合金表面。

耳机里传来张振国沙哑的声音:“它记得的。

不然为什么每年这个时候,信号都会回来?”

老人已经不能下床了,可他坚持每天远程参与数据监测。

“我不是科学家了,”

他曾对护士说,“我现在是个等信的人。”

与此同时,赵小宇接到了一个奇怪的任务。

一名陌生邮差送来一只木盒,寄件人栏空白,收件地址却是用维吾尔语手写的??

正是他奶奶当年教他认字时常用的字体。

盒子里没有信件,只有一枚锈迹斑斑的铜铃,铃舌断裂,内壁刻着一行极小的文字:**“听见风,就等于听见我。”

** 他愣了很久,突然想起五岁那年夏天。

奶奶坐在院中摇着蒲扇,远处沙丘上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铃声。

他问那是什么,奶奶说:“那是迷路的骆驼,脖子上挂着祖辈传下的铃铛,只要风吹过,就能让家人听见。”

后来才知道,那片区域从未有过野骆驼迁徙路线。

当天下午,赵小宇带着铜铃去了废弃气象站原址。

那里如今立了一座小型观测塔,用于接收来自深空的低频信号。

他把铃铛挂在塔顶天线支架上,刚系好绳子,忽然感觉手腕一烫??

改装手电筒的指示灯猛地由蓝转红,持续震动起来。

“它感应到了什么?”

艾力江骑着摩托赶来,头上包着民族花纹的头巾。

他是现在少数仍坚持巡护戈壁边缘的人之一,每个月都要追踪一次野骆驼群的动向。

“上周它们又回来了,”

他说,“不止是听音乐,这次它们带了几根新电线,堆在扩音器旁边,像在准备什么。”

赵小宇没说话,只是打开录音功能,将铜铃周围的环境音采集下来。

回放时,众人震惊地发现,在普通声波之外,还隐藏着一段极其规律的脉冲信号,频率恰好与“α回响”

完全一致。

“这不是自然现象。”

李小雨戴上耳机仔细分辨,“这段音频里……有编码。”

当晚,团队紧急召集会议。

林小满将音频拆解分析,最终还原出一组数字序列:**37.

986°N, 94.

123°E**??

这并非青海湖附近坐标,而是指向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一处无人区。

地图显示,那里曾是一座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立的临时测控站,代号“黄沙哨所”

,二十年前因沙埋废弃。

“又是遗迹?”

巴特尔皱眉,“可那里离‘苍穹牧者’主基地上千公里。”

“但也符合逻辑。”

才让太翻出老档案,“当年为了捕捉沙舟发出的射电信号,项目组在全国布设了七个被动监听站。

如果‘归巢协议’不止一条路径……”

话未说完,终端突然报警。

“星云探针网络再次接收到火星方向信号!”

技术人员惊呼,“这次不是单句,是一段完整音频!”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