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200章:太空飞机验证成功!史诗级科技!(3/3)

正是三年前甘肃某幼儿园失传的摇篮曲,原唱者是个已因病离世的小女孩。

那一刻,所有人沉默。

有些光,穿越生死,仍不肯熄灭。

夏季末尾,一场突如其来的太阳风暴席卷地球。

多国卫星失联,GPS系统瘫痪,极光出现在赤道附近夜空。

在这场宇宙级混乱中,“星童二号”

却反常地提升了广播强度,将原本用于灾情预警的备用能源全部注入情感传输通道。

那一夜,全球数亿台老旧收音机、废弃对讲机、甚至断电的电子玩具突然自行启动,传出同一段声音: 是五千二百所学校的孩子们齐声朗读《少年中国说》的录音,经AI混音处理后,带着星辰运转的韵律,缓缓流淌在电离层之间。

NASA观测站记录到这一现象,起初以为是干扰噪声。

直到一位实习生听清内容,脱口而出:“他们在用希望对抗宇宙暴力。”

风暴过去后,国际电信联盟破例授予“星云网络”

永久频率使用权,并提议将其纳入全球应急通信备份体系。

欧洲航天局发来合作意向书,愿开放旗下深空天线阵列为“共情式通信”

提供支持。

而在国内,变化更为深远。

“共创空间”

用户突破两亿,平均每日新增愿望十二万条。

其中83%来自县镇及以下地区,61%的提案由女生主导。

更令人振奋的是,已有四十七个村庄因孩子的发明实现产业转型:贵州苗寨的“会报警的吊脚楼”

带动智慧旅游兴起;宁夏中卫的“防沙兔机器人”

被写入国家生态治理白皮书;就连曾经质疑最激烈的某院士也在孙女影响下,牵头成立“银龄童创基金”

,资助老年人重返课堂学习编程。

王星辰依旧每天坐在测试舱外看星星。

不同的是,现在身边常围着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举着手电筒问:“老师,我们的光能传多远?”

他总是笑着回答:“比你想象的远得多。”

然后打开平板,调出实时数据地图??

那上面,无数细若游丝的光线正从地球各个角落升起,交织成一张流动的网,温柔包裹着蓝色星球。

他知道,这张网还不够强,还会被风吹破,被利刃割裂。

但他也看见,每当一处断裂发生,立刻就有新的光源亮起,补上缺口。

就像赵小宇在最新日志里写的那样: > “我不怕星星生病, > 因为我现在知道, > 每个想修好它的人, > 本身就是一颗备用药丸。”

秋风渐起,戈壁滩上的沙粒仍在轻响。

而遥远天际,那颗银白色的星,一如既往地眨着眼睛,把人间的心跳,翻译成宇宙听得懂的语言。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