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65章 她的底线(1/3)

其实,徐真人的办法严格意义上讲,也算不上作弊。

将这块极品神行玉符交给元婴境修士,和交给大乘境修士,就相当于将一个还有隐藏玩法的玩具交给稚童和大人。

显然后者才能将价值发挥到最大。

“这法子当真可行?”

蓬涵真君有些不敢赌,能够强制唤醒老祖的法宝就这一件,万一出了什么差池,老祖醒来得比按原计划赶路更晚……后果他不敢想。

“那便不用,还给岚清丫头省了张符呢。”

徐真人斜去一眼。

蓬涵真君尴尬了一下,连忙解......

春雨淅沥,山雾如纱。

山谷深处那间茅屋被细雨轻轻笼罩,檐下水珠串串滴落,敲在青石板上,声声入耳,仿佛天地也在低语。

谢无妄放下笔,指尖轻抚盲童掌心,感受着他刚刚写完的“光”

字轮廓。

孩子笑了,嘴角微微扬起,像是触到了太阳。

“先生,这个字……真的像太阳吗?”

孩童声音清亮,带着一丝怯意。

谢无妄凝视着他空茫却澄澈的眼,轻声道:“它比太阳更早出现。

有人还没看见天亮,心里就已经有了光。”

屋外,一只纸鸢从邻家孩童手中飞起,湿风托着它歪歪斜斜地掠过菜园,撞在晾药的竹架上,又缓缓坠下。

谢无妄起身去拾,衣袖拂过窗台,《拾光记》被风翻开一页,正是那首崖边刻下的诗。

他目光停驻片刻,忽听身后孩童问:“先生,您以前也看不见光吗?”

他怔住,雨水顺着发梢滑落,滴在纸鸢残破的翅上。

良久,他蹲下身,将纸鸢轻轻递还孩子:“我曾以为,只有烧尽一切黑暗,才能迎来光明。

后来才明白,真正的光,是明知黑暗存在,仍愿意为一个人点亮一盏灯。”

孩子接过纸鸢,摸索着折好裂口,认真道:“那我也想学写字,写很多故事,讲给看不见的人听。”

谢无妄笑了,眼角微皱,像是被春风拂过。

他回到屋内,取出一方旧木盒,打开后,里面静静躺着一枚玉佩??

边缘磨损,纹路模糊,却是他母亲留下的唯一遗物。

他曾无数次想将它埋进葬火原的灰烬里,最终却始终带在身边。

如今,他将玉佩轻轻放在《拾光记》旁,如同归还一段沉睡的记忆。

夜深,雨势渐歇。

他独坐院中,仰望云层缝隙间闪现的星子。

十年行走,百城灯火,万人传颂,可他心中最重的,仍是那个跪在焦土之上、读着母亲遗言的自己。

那时他以为救赎是复仇,是推翻,是让那些高坐云端之人跌落尘埃。

可如今他懂了,救赎是传承,是让一个盲童学会写“光”

,是让千万普通人敢提笔写下自己的名字。

忽然,远处传来脚步声,极轻,却踏碎了夜的寂静。

来人一身灰袍,面容隐于斗篷之下,手中提着一只漆黑木匣。

她在院门外停下,低声唤道:“谢无妄。”

他未起身,只淡淡道:“林疏月,你本不该来。”

她掀开兜帽,露出苍白的脸。

双眼布满血丝,似已多日未眠。

“天衡院虽散,但‘四圣’余党未除。”

她将木匣置于石桌,“他们在暗处重组了一个新的机构??

‘玄枢阁’,打着‘净化人心’的旗号,已经开始清除所有传播《明鉴帖》与《拾光记》的人。”

谢无妄眉峰微动,却没有打开木匣。

“西岭禅院三位长老昨夜暴毙,死状与当年启明教信徒相同??

心口被剜,却无血迹,像是被某种秘法抽走了魂魄。”

林疏月声音颤抖,“他们临终前都在念你的名字。”

“所以你是来求我出山的?”

他终于抬眼。

“不是求。”

她摇头,“是恳请你别放弃。

你说过,真正的改变不在推翻什么,而在留下什么。

可若什么都不剩,又谈何留下?”

谢无妄沉默良久,起身走进屋内,取来一盏油灯,放在桌上。

灯火摇曳,映照她脸上泪痕。

“你看这灯。”

他说,“风一吹就灭。

可只要有人肯再点一次,它就能继续照亮。

我不怕他们杀人,只怕人们看完真相后,选择闭眼。”

他打开木匣,里面是一枚晶石,与当日林疏月师父所留极为相似。

他注入灵力,晶石骤然亮起,浮现出一幕影像:一座地下密殿,四根青铜柱环绕中央祭坛,坛上悬浮着一块巨大的星核,其上铭刻着古老符文,赫然是《星谕录》主册残篇。

而站在星核前的,竟是裴渊。

他并未死去,而是以秘法重塑肉身,双目泛着幽蓝冷光,口中吟诵着禁忌咒言:“命轮重启,天律归位。

凡逆者,魂锁九幽。”

影像戛然而止。

谢无妄闭目,脑海中浮现母亲最后塞给他木匣时的神情??

温柔、坚定、带着孤注一掷的希望。

他曾以为那本书只是她不懂修行的执念,如今才知,她早已察觉命运之网的存在。

她誊抄《星谕录》,并非为了窥天机,而是想在这本决定众生命运的书中,偷偷写下一句属于凡人的话。

而这句话,如今已被千万人传诵。

“他们怕的不是我的剑。”

谢无妄睁开眼,“是普通人开始思考。”

次日清晨,山谷中升起袅袅炊烟。

谢无妄为盲童熬了一碗温热的药粥,又教他背诵《拾光记》中一则小故事:一位老妇人在饥荒年省下最后一口粮,喂给路边冻僵的流浪儿。

多年后,那孩子成了医者,返乡寻她,却发现坟头已长满野菊。

“她说,我只是不想让下一个孩子死在我面前。”

谢无妄轻声念完,问孩子:“你觉得这位婆婆勇敢吗?”

孩子点头:“她没有力气打架,却做了最厉害的事。”

谢无妄微笑:“那就记住她。

将来你若能讲述她的故事,她的勇气就不会消失。”

话音未落,远处山道上传来急促马蹄声。

一名青年策马狂奔至门前,翻身下马,满脸焦急:“谢先生!

北境‘察真会’十三名成员被捕,罪名是‘煽动民变’。

今日午时,将在天阙台公开处决!”

林疏月闻讯而出,怒道:“这是栽赃!

他们只是整理了几份旧档!”

青年喘息道:“不止如此……他们还在刑场外立碑,刻上了《明鉴帖》第一则内容,说要‘以血洗墨’!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