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好一船大能!(1/3)
莲祈真人倒吸一口凉气。
一片寂静的船舱内,声音格外明显。
蓬涵真君的目光顺着他的视线看去,他的修为比莲祈真人高上一层,所能看透的自然也更多些。
七阶火麒麟!
六阶玄龟!
还有一位看上去,气息并不弱于这两只灵兽的陌生前辈。
对方与宝莲宗的徐真人坐在一起,疑似宗门前段时间从北洲传回来的消息中提到过的慈微老祖。
好家伙,好一船大能!
“郁……道友,你方才说,你们一行也是前往漠川山?”
蓬涵真君刚刚下意识想唤“小友......
山雨欲来,乌云压城。
十年光阴如流水般淌过边陲小镇的青石巷口,那盏曾为谢无妄照亮归途的纸灯笼早已更换了无数次,可它始终亮着,仿佛一种无声的守候。
“愿安堂”
的门扉每日清晨准时开启,药香随风弥漫整条街巷。
如今这里已不止是一间医馆,更成了镇民议事、孩童读书、孤老栖身之所。
墙上挂着一幅手绘地图,红线密布,标记着遍布中原的百余处“愿安堂”
分址??
有些在深山村落,有些在战火余烬之城,甚至有远赴北漠雪原者,在风沙中搭起毡帐施药救人。
谢无妄并未久留一处。
他依旧独行,足迹踏遍荒野与市井,却再不似当年那般背负杀意。
他的紫纹仍清晰可见,但人们说,那不是诅咒的烙印,而是光穿过黑暗时留下的痕迹。
这一日,他归来时天色将暮,肩头披着薄霜,衣角沾满泥尘。
一名少年迎上前,接过他手中的药箱,低声道:“先生,今日来了个怪人。”
谢无妄脚步微顿,“怎么说?”
“他说他是从‘星谕阁’来的。”
少年声音发颤,“还带着一本残卷……说是您当年遗落的《星谕录》副本。”
谢无妄眼神骤冷,指尖微微一颤。
那名字如同一道陈年旧伤被重新撕开??
星谕阁,曾是正道魁首,执掌天机、裁定善恶之地。
也是当年焚毁他家乡后,高坐云端宣判“启明余孽当诛”
的所在。
他缓缓走入内室。
那人果然已在等候。
灰袍枯瘦,面容藏于兜帽之下,手中捧着一卷焦黄古籍,封皮上四个字依稀可辨:《星谕录?
外篇》。
“你认得这个?”
那人声音沙哑,像是多年未曾开口。
谢无妄不答,只静静凝视那书。
他曾烧毁主册,却知世间尚存数份抄本流落各方。
而这一本,纸页边缘有火烧过的痕迹,右下角还刻着一个极小的符号??
一朵半开的昙花。
那是他母亲生前最爱之物。
“你在哪儿找到它的?”
他终于开口,声线沉如寒潭。
“葬火原。”
那人抬头,露出一双浑浊却锐利的眼,“就在你们村废墟下的地窖里。
我挖了三年,才从塌方的石板下取出这卷东西。”
谢无妄呼吸一滞。
葬火原,是他出生之地。
那一夜大火连烧七日,据说连尸骨都化作了灰。
可母亲将他推进地窖前,曾塞进一只木匣,里面除了几枚铜钱和一块玉佩,便是这本她偷偷誊抄的《星谕录》外篇。
她不懂修行,只是听闻此书能窥见命运轨迹,便妄想从中找出一条能让儿子平安活下来的路。
原来……她至死都抱着希望。
“你为何送来?”
谢无妄问。
“因为上面有字。”
那人颤抖着翻开最后一页。
泛黄纸面之上,竟有一行娟秀小楷,墨色虽淡却不褪: > “吾儿若见此书,勿怨世人冷漠,亦莫以仇恨填心。
娘不知天地何义,唯知你一笑,便是人间值得。
望你一生平安喜乐,胜过万世功名。”
谢无妄双膝一软,跪倒在地。
十年来,他焚书明志,行走人间,自以为早已斩断过往。
可这一刻,母亲的声音穿越烈焰与岁月,轻轻落在耳畔,像一场迟到了太久的拥抱。
他伏地痛哭,无声胜有声。
窗外夜风呼啸,吹动檐下铜铃,叮咚作响,宛如母亲哼唱的童谣。
良久,他抬起头,脸上泪痕未干,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清明。
“谢谢你。”
他对那人说,“这份恩情,我记下了。”
翌日清晨,谢无妄召集镇中几位年长者与青年学子,宣布要办一件大事??
重修《拾光记》,并将其分为三册:一册记录过往善行,名为《旧灯》;一册收录当下点滴,称《今火》;最后一册,则为空白,题曰《明日之光》,专供后人续写。
“过去我们讲救赎,讲对抗命运。”
他在众人面前说道,“但现在我想明白了一件事:真正的改变,不在推翻什么,而在留下什么。”
于是,全镇动员,搜罗旧稿、誊抄故事、整理碑文。
有人献出祖辈留下的日记,记载饥荒年间邻里互济之事;有老兵含泪写下战友临终托付:“替我看看太平。”
更有小女孩一笔一划描摹父亲教她写字的情景:“他手指很粗,却把‘爱’字写得很漂亮。”
而谢无妄,则亲手将母亲那句话抄录于《明日之光》首页,并附言: > “有些人从未修道,也不识字,却用一生诠释何为光明。
我不求成仙,不问轮回,只愿这世上再多一人记得:被爱过的人,才有勇气去爱人。”
消息传开,各地“愿安堂”
纷纷响应。
不到半年,三大册《拾光记》便被完整编纂,分别送往南境书院、西岭禅院与东海水阁,供天下人阅览。
然而,风波也随之而起。
某夜,一封匿名信悄然送至谢无妄手中,信纸以血书写就: > “你以为你在点亮灯火?
你不过是在掩盖真相。
星谕阁从未倒台,四圣也未真正陨落。
他们换了名字,换了面孔,仍在幕后操控一切。
你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让他们统治得更加安稳罢了。”
落款只有两个字:**知情者**。
谢无妄沉默良久,将信投入火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