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465章 她的底线(2/3)

百姓围而不散,局势随时可能失控!”

谢无妄站起身,望向天际。

云层厚重,压得群山低垂。

他知道,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抓捕,而是一次震慑??

让他们看清反抗的代价。

但他更知道,若此刻不出面,那些曾因《拾光记》而鼓起勇气发声的人,将会重新退回沉默的深渊。

“备马。”

他转身回屋,取出一柄古朴药锄,又从墙角拿起那件洗得发白的黑袍披上。

林疏月惊问:“你要去?

可你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手持逆命之力的谢无妄了!

你如今只是个医者!”

他系紧腰带,额间紫纹微微发烫:“正因为我是个医者,才不能眼看人心溃烂而不救。”

三日后,天阙台。

高台巍峨,旌旗猎猎。

十三名“罪人”

跪于刑场中央,颈缚铁枷,身上伤痕累累。

台下万民聚集,鸦雀无声。

四周重兵把守,空中更有玄枢阁执法使御剑巡弋。

主审官身着银纹长袍,朗声道:“此十三人,私藏禁书,散布谣言,蛊惑民心,依《新天律》第三条,判处魂锁之刑,永镇幽冥!”

人群骚动,却无人敢言。

就在此时,一道黑影自远空疾驰而来,踏风而至,稳稳落在刑场边缘。

众人抬头,只见那人黑袍猎猎,额间紫纹如星辉流转,手中握着一柄看似寻常的药锄。

“谢无妄!”

不知谁喊了一声,全场哗然。

执法使厉喝:“逆贼休得猖狂!

此地乃天律之所,岂容你撒野!”

谢无妄不答,缓步上前,目光扫过十三名囚徒。

他们大多衣衫褴褛,眼神却无惧色。

其中一人竟是当年愿安堂的学徒,曾随他走遍南境施药。

“你们为何被抓?”

他问。

那学徒苦笑:“因为我们公布了二十年前北境瘟疫的真实死难人数??

不是三千,而是八万七千。

其中有五千孩童,死于本可治愈的寒症。”

谢无妄点头,转向主审官:“你们判他们有罪,可敢当众公布当年疫情奏报原件?

若有,我立刻束手就擒。”

主审官冷哼:“妖言惑众!

档案早已焚毁,何来原件?”

“是吗?”

谢无妄伸手入怀,取出一枚晶石,“那这份呢?”

灵力注入,晶石投射出一卷泛黄奏折,上有当年北境太守亲笔签名,详细记录了灾情、朝廷拨款流向及官员贪腐名单。

更为惊人的是,末尾竟有裴渊的批阅印章:“宜掩,勿传。”

全场死寂。

“这……这不可能!”

主审官踉跄后退。

“还有。”

谢无妄再取一册竹简,“这是西岭禅院三位长老临终前所录口供,记载玄枢阁如何以‘净心术’抽取修士魂魄,炼制续命丹药。”

他一件件展示证据,如同揭开层层腐肉,露出脓疮深处的真相。

每一份证物都真实可考,每一句控诉都有据可依。

台下百姓渐渐从震惊转为愤怒,低声议论如潮水涌起。

突然,天空裂开一道金光,裴渊现身云端,周身环绕星力锁链,威压如狱。

“谢无妄!”

他怒吼,“你以为几张破纸就能动摇天道根基?

今日我便让你亲眼看着,什么叫真正的秩序!”

他双手结印,星核之力降临,竟在空中凝聚出一座巨大虚影??

**天律钟**。

钟声一响,百里之内,凡心生叛意者,皆会魂魄震荡,沦为痴傻。

谢无妄抬头,紫纹炽烈燃烧,体内沉寂多年的逆命之力缓缓苏醒。

但他并未出手,反而转身面向百姓,高声道: “你们还记得《拾光记》里写的吗?

第一个点燃纸灯的人,未必是最勇敢的,但他的光,会让下一个人大胆一点!”

他举起药锄,指向天律钟:“这钟声能封住你们的嘴,但封不住你们的眼睛!

封不住你们的记忆!

今天,我不求你们为我而战,只问一句??

你们愿不愿意,把今天看到的一切,告诉你们的孩子?”

寂静。

然后,一个老人颤巍巍举起手:“我愿意。”

接着是一个妇女,抱着婴儿:“我愿意。”

一个少年站出来:“我愿意。”

越来越多的人举起手,口中默念《拾光记》中的句子。

他们的意志汇聚成一股无形之力,竟与天上的星辰遥相呼应。

四星再度交汇,光镜重现,将裴渊炼制魂丹的画面公之于众。

“不??!”

裴渊怒吼,天律钟轰然崩裂。

谢无妄趁机挥动药锄,灵力化作千丝万缕,缠绕十三名囚徒,瞬间解开枷锁。

他背起重伤的学徒,低声道:“走,去找林疏月。”

他自己断后,面对蜂拥而至的执法使,毫无惧色。

一道剑光斩来,他侧身避过,药锄横扫,竟以巧劲震断对方经脉而不伤性命。

他不再杀戮,却比当年更令敌人胆寒??

因为他代表的不再是仇恨,而是不可阻挡的觉醒。

那一夜,天阙台的火光映红半边天。

百姓自发护送“察真会”

成员撤离,沿途村落纷纷开门收留。

《明鉴帖》第五十期悄然流传,标题只有五个字: > **“我们记得。”

** 数月后,西南某隐秘山谷。

谢无妄静坐溪边,为盲童修剪指甲。

孩子忽然问:“先生,外面都说您是英雄,是真的吗?”

他摇头:“我不是英雄。

英雄是那些明知会死,仍敢说出真相的人。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