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见证(2/3)
空气瞬间凝固。
陈启山心头一紧,面上不动:“我不懂您什么意思。”
那人笑了笑,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张照片放在桌上。
照片上是一辆坠崖的军用卡车,车身焦黑,车厢半毁。
而在残骸旁,赫然躺着一本红色封面的小册子??
正是《现代妇产科学基础》!
“三年前,滇南边境发生一起军事运输事故。”
那人缓缓说道,“车上载有一批绝密科研资料,全部遗失。
其中一本,编号X-07,据说是某位叛逃科学家携带的核心文献之一。
我们查了很久,始终没找到下落。”
他盯着陈启山:“可就在最近,一台基于该文献理论设计的设备突然出现在你们公社卫生院。
你说巧不巧?”
陈启山面不改色:“我不知道什么文献,只知道那天我去山里捡柴,看见这书被雨水冲出来,就顺手捡回来了。
要是犯法,我现在交还也不迟。”
他说得自然,语气诚恳。
另一人接过话:“你不犯法。
相反,如果你愿意配合国家研究,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哦?”
陈启山挑眉。
“我们可以为你申请特招入学,进京深造;也可以安排你进入军工研究所,享受高级专家待遇。”
那人声音低沉,“只要你交出全部技术资料,并如实说明灵感来源。”
诱惑极大。
但对于陈启山而言,却是陷阱。
一旦答应,他就再无自由。
他的物品栏、纳米虫、穿越记忆……所有秘密都将暴露在聚光灯下。
而他想做的事??
保护家人、改变这片土地的命运??
也将彻底终结。
他沉默片刻,终于开口:“谢谢领导看重。
但我是个农民,根在这儿。
孩子还小,媳妇需要我,村里人也离不开我。
我要是走了,他们怎么办?”
两位调研员对视一眼,未再多言,只留下一句:“我们会再来的。”
他们走后,陈启山立刻锁上门,回到房间,第三次开启物品栏。
这一次,他不再犹豫。
手指划过一格格库存,最终停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
那里藏着一块巴掌大的黑色金属板,表面刻满细密纹路,像是电路,又像符文。
【物品名称:记忆存储芯片(残缺)】
这是他在山沟醒来那天,从自己贴身衣袋里发现的唯一东西。
当时以为是废铁,后来才发现它会随着他情绪波动释放微弱电流,似乎储存着大量加密信息。
他一直不敢轻易读取,怕触发未知机制。
但现在,他已经没有退路。
“连接:纳米虫群,尝试数据解析。”
他心中下令。
嗡??
一股剧烈眩晕袭来。
无数画面如洪流般涌入脑海: **未来世界,天空灰暗,大地龟裂。
人类被迫转入地下城生存。
一场名为“文明回溯计划”
的工程启动:挑选百名携带纳米共生体的特异者,送回上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科技火种。
** **名单第一位:陈启山,基因编码NO.
001,任务代号“启明”
。
** **任务目标:在三十年内建立完整基层医疗体系,阻止因无知导致的大规模母婴死亡;收集足够社会变革数据,为未来重启提供模板。
** **警告:若主线任务失败,或身份提前暴露,将触发清除程序。
** 画面结束,陈启山瘫坐在地,浑身湿透。
原来如此…… 他不是普通人,也不是偶然获得金手指的幸运儿。
他是未来人类最后的希望之一。
而“清除程序”
四个字,让他脊背发寒。
这意味着,如果他失控,未来的人会亲手抹除他。
他必须更谨慎。
但也必须更快。
当晚,他召集彩云、隋裕群、郝晓丽、江小渔等人,在院子里开了个秘密会议。
“我要办一所夜校。”
他说,“教认字、算术,还有基本医护知识。”
众人惊讶。
“现在搞这个,不怕惹麻烦?”
江小渔担忧道。
“正因为有麻烦,才更要搞。”
陈启山目光坚定,“杏婶的事你们都看到了。
女人一辈子付出所有,到最后连命都不属于自己。
我不想再看到这样的悲剧。”
他顿了顿:“而且,我已经联系了县教育局的老同学,拿到了临时办学许可。
场地就用咱家后院腾出来的仓库。”
“师资呢?”
郝晓丽问。
“我来教。”
陈启山说,“彩云负责幼儿护理课,隋哥讲农业技术,晓丽姐可以教缝纫与营养搭配。
每个人都能贡献一点。”
大家沉默良久,终于陆续点头。
“干了!”
隋裕群拍桌而起,“反正我也看不惯那些欺负老人的混账!”
一周后,“杨村妇女夜校”
正式挂牌。
第一堂课,来了二十多个妇女,最小的十六岁,最大的六十多。
她们怯生生地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攥着铅笔和作业本,像小学生一样紧张。
陈启山站在黑板前,写下第一行字: **“你们的名字,值得被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