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见证(1/3)
周二晚上,陈启山和彩云又去了一趟医院,结果郝晓丽吵着要出院,完全没啥不适。
尹老四无奈,知道郝晓丽是抹不开面子,毕竟这里的护士和医生都是她的同事。
于是他去请了姜主任帮忙检查,姜主任也没拒...
夜色渐深,陈启山送走公安后,并未立刻回屋。
他站在院门口,望着远处黑压压的山影,耳边是虫鸣与风声交织的低语。
胸口的钥匙仍在微微发烫,像是某种预兆。
他缓缓抬手,指尖轻触那枚冰冷又熟悉的青铜钥匙。
眼前景象再次扭曲,物品栏如水波般浮现。
九行九列,八十一格,蓝光幽幽。
他的目光落在最中间那一格??
那里空着,却隐隐泛起涟漪,仿佛有东西正试图从虚空中凝聚。
他心头一震:这是从未出现过的现象!
“系统……异常?”
他在心中默念。
没有回应。
但纳米虫群突然躁动起来,像银河炸裂,无数微光在他体内疾驰而过。
一瞬间,一幅画面强行挤入脑海: **一间地下实验室,墙上挂着倒计时牌:‘基因重启计划??
剩余72小时’。
身穿白大褂的女人站在中央,手中捧着一枚与他一模一样的青铜钥匙,低声说:“第二批穿越者已经觉醒,陈启山,你是关键锚点。”
** 画面戛然而止。
陈启山踉跄一步,扶住门框才稳住身形。
冷汗顺着额角滑下。
“第二批……穿越者?
我……不是第一个?”
他猛地想起这些年零星的记忆碎片:那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知识、对电子元件的天然熟悉感、甚至第一次使用物品栏时那种“终于回来了”
的错觉……原来一切都有迹可循。
他不是偶然获得能力的人。
他是被选中的。
而那群纳米虫,根本不是什么神秘外力??
它们是他身体自带的生物程序,只为在这个时代激活并执行某项任务。
“任务目标是什么?”
他喃喃自问。
答案尚未浮现,屋内忽然传来一阵急促咳嗽。
是杏婶。
他急忙收起物品栏,快步进屋。
只见老太太蜷在床边,脸色苍白,额头再度渗出血丝??
原本结痂的伤口竟自行裂开了。
“怎么了!”
陈启山一把掀开她头上的纱布,瞳孔骤缩。
伤口周围皮肤呈现出诡异的暗紫色纹路,如同蛛网般向太阳穴蔓延。
这不是外伤恶化,而是中毒迹象!
他立刻调动纳米虫群探入体内扫描,数据飞速反馈: **检测到微量“神经抑制剂-7”
残留,来源:口服药物污染。
** “有人给她下毒!”
陈启山咬牙。
这药极难获取,属于军用级别,通常只用于控制高危人员。
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
可偏偏,在杏婶日常服用的补气丸里发现了痕迹。
他翻出彩云前几日帮她整理的药包,逐一检查。
果然,在一包看似正常的党参中,夹杂着几粒颜色略深的小颗粒。
纳米虫分析结果显示:正是缓释型毒剂载体。
“好狠的心!”
他怒火中烧。
这些人不仅打她、羞辱她,现在连命都想收!
他不敢耽搁,立即取出一个密封玻璃瓶??
里面盛着淡金色液体,是他用纳米虫提纯七种名贵药材制成的解毒剂,原本留作极端情况备用。
喂服之后,他将杏婶轻轻放平,启动纳米虫进行深层净化。
整个过程持续近两个小时,期间虫群不断吞噬毒素分子,同时修复受损神经组织。
窗外晨曦初露时,杏婶终于平稳呼吸,脸色也恢复了些许红润。
陈启山靠在椅背上,疲惫不堪,却不敢合眼。
他知道,这一轮攻击失败后,对方绝不会善罢甘休。
幕后之人既然能搞到军用毒剂,必然背景深厚。
而这枚钥匙的秘密,或许早已被人盯上。
必须加快行动了。
当天上午,县医院派来一辆吉普车,接走了胎心监测仪的原型机,说是送往省科委做进一步鉴定。
临行前,院长亲自握住陈启山的手:“老陈啊,你这可是为咱们基层医疗立了大功!
等申报成功,国家肯定要给你记功。”
陈启山只是笑笑:“功劳是杏婶的,我只是搭把手。”
院长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话虽如此,技术是你做的,谁也抹不掉。”
这话听着客气,实则试探。
陈启山心里清楚,高层已经开始怀疑这台仪器背后的真正来源。
普通人怎么可能凭空造出这种超越时代二十年的设备?
更何况还用了他们看不懂的信号调制方式。
果然,下午便有人登门。
两名穿中山装的男子,自称“省科技调研组”
,态度客气却不容拒绝地要求参观他的“工作间”
。
陈启山早有准备。
他带两人去了柴房改造的小作坊,墙上挂满手绘图纸,桌上摆着拆解的收音机、旧电池和铜线圈。
甚至还有一本翻烂了的《无线电基础原理》。
“我就靠这些自学。”
他指着一堆笔记说,“一点点试,烧坏了十几块电池,才弄明白怎么让蜂鸣器跟着心跳频率响。”
调研员翻看资料,频频点头,却又忽然问:“听说您没读过高中?
也没参加过任何技术培训?”
“是。”
陈启山坦然道,“但我爱琢磨。”
其中一人眯起眼:“那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天赋……可能来自别处?
比如,某种特殊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