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见证(3/3)
** 教室里静了几秒,然后,有人低头哭了。
那天晚上,陈启山再次进入物品栏,在微型实验室中启动一项新工程。
他要用库存零件,制造第一批简易血压计、体温计和消毒灯。
同时,根据记忆中的配方,批量生产婴幼儿营养粉??
原料来自红薯、玉米、大豆,经纳米虫提纯后,营养价值接近母乳。
他还设计了一套“家庭急救包”
,内含止血粉、消炎膏、简易夹板等,准备免费发放给村民。
每一件产品,他都在标签上印上一句话: **“送给每一个不愿放弃生活的你。”
** 与此同时,省里的调查仍在继续。
关于杏婶子女的案件已进入审判阶段,舆论一片哗然。
多家报社刊登评论文章,《人民日报》地方版甚至刊发社论:《论孝道与法治》。
而那台胎心监测仪,经过权威测试,确认其性能远超现有国产设备。
国家科委决定将其列为“重点推广项目”
,并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改进方案。
压力也随之而来。
某夜,陈启山发现家门口被人洒了鸡血,门板上用红漆写着:“滚出杨村”
。
第二天,几个外村混混闯进夜校闹事,砸了两块玻璃。
他没报警。
而是当着全村人的面,把那些人按在地上,一顿狠揍。
“谁再敢动我家人一根手指,”
他拎起领头者的衣领,声音冷得像冰,“我不只会打断你的腿。”
自此,无人再敢挑衅。
一个月后,夜校学员人数突破五十人。
有人学会了写信,有人考上了供销社临时工,还有人开始自己配制草药膏治疗孩子湿疹。
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某个雨夜,陈启山独自坐在屋檐下听雨。
彩云走来,递给他一碗姜汤。
“累了吧?”
她轻声问。
“还好。”
他接过碗,笑了笑。
“你到底是谁?”
她忽然说。
陈启山一怔。
“我知道你不一样。”
彩云望着远方,“你总能在别人想不到的时候拿出东西,你说的话,做的事,都像是……早就知道会发生一样。”
她转过头,眼中含泪:“但我不管你是谁,从哪儿来。
我只问一句:你会一直陪我和孩子们吗?”
陈启山放下碗,将她紧紧搂入怀中。
“会。”
他声音沙哑,“哪怕世界崩塌,我也不会离开。”
雨声淅沥,天地寂静。
而在他胸口,那枚青铜钥匙,又一次悄然发烫。
仿佛在回应某种遥远的召唤。
他知道,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
但他已无所畏惧。
因为这一次,他不再是孤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