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679章,六斤七两(2/2)

医生愣住了。他用听诊器反复确认,结果完全一致。

“神了……”他喃喃道,“这玩意儿比我们医院的还准。”

消息迅速传开。

第三天,县医院派专人前来调查。

第四天,省里专家抵达,要求彻查仪器来源。

陈启山早有准备。他声称这是参考国外杂志自学制造的,并拿出一堆手绘电路图和笔记作证。至于核心部件??全部销毁于物品栏中。

最终,专家们惊叹不已,称其为“民间智慧的奇迹”,并提议将设计上报国家科委。

而陈启山,只提了一个条件:**以杏婶的名义申报。**

“为什么?”彩云不解。

“因为她才是真正的接生婆。”陈启山望着窗外,“她一生接生三百余人,却从未被人记住名字。这次,至少让她的姓氏留在档案里。”

一周后,《关于推广基层妇幼保健简易监测装置的报告》正式提交,署名:**杨杏,杨村接生员。**

与此同时,杏婶的儿子们终于坐不住了。

他们联袂来到陈家,气势汹汹。

“妈,你啥时候成了科学家了?写材料也不跟家里商量?”

“就是!这功劳凭什么给别人?该是我们全家的!”

杏婶缩在角落,脸色苍白。

陈启山缓缓起身,目光如刀。

“你们来晚了。”他说,“文件已经寄出,署名无法更改。”

“你敢拦我们?”老大挥拳欲上。

就在此刻,门外警笛响起。

两名公安走进来,宣读通知:因涉嫌虐待老人、侵占财产,杏婶多名子女已被立案调查,需立即配合传唤。

原来,彩云早已收集证据,联合郝晓丽、江小渔等人,将多年来的家暴行为整理成材料,直接递到了县妇联和公安局。

风暴,终于降临。

夜深人静,杏婶坐在院子里,望着满天星斗。

陈启山走过去,递上一杯热牛奶。

“启山啊……”她轻声说,“我这辈子,从来没觉得自己重要过。可这两天,村里人都说‘杏婶厉害’,连广播站都播了新闻……我……我做梦都不敢想。”

陈启山坐下,轻声道:“您本来就重要。只是以前,没人愿意看见罢了。”

老太太抹了抹眼角,忽然问:“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比如,怎么做出那台机器?”

陈启山怔住。

良久,他笑了笑:“我只是……不想再看到有人因为无知而失去孩子。”

杏婶凝视着他,仿佛要看透他的灵魂。

“你和别人不一样。”她说,“但我相信你做的事,是对的。”

风吹过树梢,带来夏夜特有的温润气息。

陈启山抬头望天,心中默念:

**我会继续藏好秘密,也会继续改变一切。**

**为了家人,为了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母亲和孩子。**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