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昆仑关战役史料下(2/2)

尽管今村均指挥的正面进攻遭到中国军队顽强抵抗,但白崇禧发现:日军真正主力在甘棠方向!

它极其严重地威胁了昆仑关一带的中国军队。

白崇禧紧急命令刚从广东调来的邓龙光第35集团军之第64军(军长陈公侠)急进甘棠;第46军率其主力175师由江口北渡郁江,协同阻击进攻日军;另以第6军第49师南下武陵圩,企图阻止敌军北上宾阳。

不过,这些措施均已太迟了!

日军司令安藤下达命令决定2月1日开始总攻:“此次作战的胜败,即在明日一日之决战,望全体官兵努力奋战,期其必胜。”

(《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3卷,第一分册,第73页。

) 蒋介石的错误更严重了,他恰恰在日军开始总攻的这天,即2月1日,命令第四战区长官张发奎接替白崇禧指挥桂南战役!

临战易帅,此乃古今中外兵家大忌!

张上任伊始即命叶肇第66军固守原阵地,并须侧击日军。

他还命令所有增援部队向甘棠集结,预定2月2日向日军甘棠部队发动攻击!

而此命令尚未传达到各部,日军的总攻就开始了!

叶肇擅自命令所部稍微抵抗即向黎塘、陶圩撤退,根本不理会他们的防线背后没有设置预备队!

这导致中国军队阵线彻底崩溃。

日军不费吹灰之力便向宾阳长驱直入,日军飞机又炸毁了设在宾阳的第38集团军总部,通讯中断导致战场一片混乱。

2日下午,日军开进宾阳县城。

在九塘、昆仑关防御的第99军、第36军、第2军及第6军,失去集团军指挥各自为战;宾阳失守后路被断致使军心溃散,全都仓皇逃窜,沿山间小路各奔东西。

3日,今村均部队顺利夺取九塘、昆仑关等阵地。

第2军副军长兼第9师师长郑作民中将在撤往上林时中炮身亡(《gmd抗战殉国将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4页)。

4日,日军占领上林,6日占武鸣,7日占黎塘。

可怜第5军将士浴血奋战半个多月才攻占的地盘,顷刻间灰飞烟灭。

2月4日上午,安藤利吉到达宾阳,当晚宣布“宾阳会战已结束,应将兵力集结南宁附近”

之命令,到8日,日军各部停止追击,返回南宁。

血战过的昆仑关上,日军题大幅标语留念:“我皇军击溃蒋军三十余师,已璧还宾阳、昆仑关各地。”

七、结局 日军于2月14日把第5师团、近卫混成旅团、台湾混成旅团组合成为第22军,由原第18师团师团长久纳诚一担任军司令官,而该师团则调回广州。

于广州新设立华南方面军司令部,安藤利吉任司令官。

因为兵力有限,第22军放弃许多地方,仅由第5师团占领南宁市及附近十公里地带;近卫混成旅占领邕江南岸;台湾混成旅占领邕钦公路各要点。

2月21日,蒋介石飞到柳州,下榻于羊角山。

即有汉奸密报,当晚日军飞机轰炸羊角山蒋之住处。

22日蒋主持检讨会。

25日会议结束时,蒋宣布: 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督率不力,由一级上将降为二级上将; 政治部长陈诚指导无方,由一级上将降为二级上将; 第37集团军总司令叶肇扣留交军事法庭会审; 第38集团军总司令徐庭瑶撤职查办; 第36军军长姚纯撤职查办; 第66军军长陈骥撤职查办; 第99军军长傅仲芳撤职查办; 第36军参谋长郭肃撤职查办; 第49师师长李精一撤职查办; 第160师师长宋士台撤职查办; 第9师师长郑作民已阵亡免究,该师番号取消,改无名师; 第135师师长苏祖馨撤职留任; 第135师405团团长伍宗骏扣留交军事法庭会审; 第35集团军总司令邓龙光记功一次; 第46军军长何宣记功一次; 第76师师长王凌云记功一次。

(根据程思远《政坛回忆》等资料汇总。

)此外,蒋还宣布:取消叶肇、徐庭瑶、蔡廷锴三个集团军番号;桂林行营不再指挥各部队,按战斗序列归第四战区指挥;第四战区司令部由韶关迁移到柳州。

26日,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宣布:“当前已无反攻南宁的必要。”

整个桂南战役到此结束。

(《抗日战争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版,第107页)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