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桂南会战资料(1/2)

桂南会战资料 桂南会战是广州失陷后,中国守军抵抗日军为打击中国国际交通线并威胁西南大后方而在广西南宁等地区展开的作战。

目录 会战介绍 桂南会战是广州失陷后,中国守军抵抗日军为打击中国国际交通线并威胁西南大后方而在广西南宁等地区展开的作战。

11月日军将第5师团、台湾混成旅团、第5舰队等部隐蔽集结于海南岛南端的榆林港,等候出动。

11月15日清晨,风雨交加,日军闪电般出现在钦州湾,疾速登陆,攻陷防城。

24日,日军占领南宁、龙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急调第5、第99、第36军向广西增援。

军长杜聿明受命向昆仑关反击,以步、炮、坦、空诸军兵种协同攻坚,击溃来援的第21旅团,打死旅团长中村正雄,取得昆仑关大捷。

1940年1月,日军又调来第18师团和近卫混成旅团,进行反扑,至2月3日,再次占领昆仑关。

中国军队苦战多日,伤亡很大,需要休整,遂结束会战。

战争概述 1939年11月,日本侵略军第21军司令官安藤利吉为截断中国广西与越南的国际交通线,开辟海军航空兵对滇越铁路(昆明至河内铁路)、滇缅公路作战基地,指挥第5师团和台湾混成旅团共3万余人,在海军协助下,于15日在钦州湾登陆,突破中国守军防御阵地,中日桂南会战开始。

24日,日军攻占南宁。

随后,日军以一部南下攻占龙州及镇南关;另一部北上攻占高峰隘、昆仑关。

中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为收复南宁,恢复桂越国际交通线,指挥第四战区主力分三路反攻南宁:北路军为第38集团军共4个师,从思陇向昆仑关进攻;东路军为第26集团军共4个师,袭扰邕江南岸日军吸破坏邕钦路,阻止日军增援;西路军为第16集团军共4个师,向高峰隘进攻,并阻击南宁出援之日军;预备队为第99军(欠1个师)。

12月18日,北路军向昆仑关发起总攻。

第5军军长杜聿明以荣誉第1师从昆仑关正面发起总攻,以新编第22师向五塘、六塘攻击,迂回昆仑关侧后,19日,西路军向高峰隘、四塘、新圩、吴圩等地进攻;东路军向钦州、小董、大塘等地攻击,以配合北路军作战。

北路军战至31日,歼灭日军4000余人,收复昆仑关。

1940年1月上旬,日军由粤北抽调第18师团和近卫混成旅团增援桂南,28日发起进攻,至2月3日,先后攻占宾阳、昆仑关,随后收缩兵力于南宁附近。

中国军队发起反击,于2月14日再次夺回昆仑关,并进至五塘等地。

日军固守南宁外围,在四塘、高峰隘、蒲庙之线与中国军队形成对峙,会战亦告结束。

参战将领 桂南会战后——昆仑关为主战场参战将领结局 2月22日,在柳州军事会议上,蒋介石非常恼火,将总指挥白崇禧和中央督战大员陈诚给予降薪留职处分,将第38集团军总司令徐庭瑶上将以下8个将官撤职查办。

2月21日,蒋介石飞到柳州,下榻于羊角山。

即有汉奸密报,当晚日军飞机轰炸羊角山蒋之住处。

22日蒋主持检讨会。

25日会议结束时,蒋宣布: 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督率不力,由一级上将降为二级上将; 政治部长陈诚指导无方,由一级上将降为二级上将; 第37集团军总司令叶肇扣留交军事法庭会审; 第38集团军总司令徐庭瑶撤职查办; 第36军军长姚纯撤职查办; 第66军军长陈骥撤职查办; 第99军军长傅仲芳撤职查办; 第36军参谋长郭肃撤职查办; 第49师师长李精一撤职查办; 第160师师长宋士台撤职查办; 第9师师长郑作民已阵亡免究,该师番号取消,改无名师; 第135师师长苏祖馨撤职留任; 第135师405团团长伍宗骏扣留交军事法庭会审; 第35集团军总司令邓龙光记功一次; 第46军军长何宣记功一次; 第76师师长王凌云记功一次。

(根据程思远《政坛回忆》等资料汇总。

) 此外,蒋还宣布:取消叶肇、徐庭瑶、蔡廷锴三个集团军番号;桂林行营不再指挥各部队,按战斗序列归第四战区指挥;第四战区司令部由韶关迁移到柳州。

26日,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宣布:“当前已无反攻南宁的必要。”

整个桂南战役到此结束。

战争背景 1938年10月,广州失守后,中国由香港到大陆的主要国际交通线被切断。

但中国仍能由华南沿海西江地区,深圳、汕头以及桂越公路、滇越铁路、滇缅公路,输入部分补给物资。

因此,日军占领海南岛、深圳等地之后,准备进攻桂南,实现对中国的彻底封锁。

1939年1月到8月,日军先后侵占了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岛、汕头、深圳等地,中国只剩下西南几条国际交通线,桂南的战略地位凸显重要。

广西省会南宁位于桂越公路上中国境内的终点,并扼守西部云南境内滇越铁路和滇缅公路(越南当时为法属殖民地;缅甸为英属殖民地),处于防御前沿。

但中国方面对日军的进攻企图判断失误,造成了战局的被动。

1939年11月,日军为切断桂越国际交通线,迫使国民党政府投降,派第五师团、台湾混成旅团及海军陆战队共3万余人于15、16两日在钦州湾多处登陆,占领防城、钦州后向北###,24日占领南宁,据守外围高峰隘和昆仑关两个战略据点,切断了桂越交通线,对国民党政府造成了严重威胁。

于是蒋介石从四川、湖北、湖南、广东等省调军队入桂,连同广西两个军共约20余万人,想趁日军立足未稳一举把它歼灭。

遂命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指挥桂南会战,派陈诚、李济深为监军。

12月28日,国民党军向日军发起反攻,战线环绕南宁数百里,主战场在昆仑关。

守昆仑关日军为第五师团一部,攻关的国民党军以杜聿明第五军为主力。

战斗异常激烈,彼此伤亡惨重,第五军经10多天苦战,至31日攻破天险昆仑关。

歼灭日军4000余人,击毙日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取得了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攻坚战的重大胜利。

战争过程 1939年11月,日军为截断桂越(中国南宁-越南谅山)交通线,由第21集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指挥第5师、台湾混成旅在海军第2派遣支舰队、第3联合航空队支援下,企图自钦州湾登陆,攻占桂南地区。

中国第四战区第16集团军总司令夏威将所部部署于广东防城(今属广西)、阳江及广西贵县、南宁间广大地区,企图利用郁江以南地区既设阵地逐次抵抗消耗日军;尔后,相机转入反攻。

11月15日,日军在钦州湾龙门港登陆,突破守军第一线防御阵地,24日攻占南宁。

日军主力旋北上,先后攻占高峰隘、昆仑关;一部兵力西进,12月21日陷龙州,截断桂越国际交通线。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决心收复南宁,先后调集14个师、100架飞机,由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指挥,分兵三路反攻南宁。

12月18日,中国军队发起攻击。

北路军主力第5军由杜聿明指挥,在炮火掩护下以战车引导步兵向昆仑关正面发起攻击,另以一部兵力迂回昆仑关侧后,先后夺取昆仑关日军前沿阵地及五塘、六塘等地。

中国空军出动支援地面部队作战。

东、西路军亦先后分别向钦县、龙州、高峰隘等地发起攻击。

在中国军队打击下,龙州日军被迫放弃该地,回援南宁。

驻南宁日军第5师第21旅驰援昆仑关。

24日,第5军荣誉第1师于九塘东北枯桃岭向该旅攻击,予敌重创,击毙旅长中村正雄少将。

29日,第5军在友邻协同下发起总攻,战至31日收复昆仑关,获昆仑关大捷。

歼灭日军4000余人,击落、击毁日机20余架。

日军第21集团军鉴于在昆仑关失败,急调驻广东的第18师、近卫混成旅增援桂南地区,再攻昆仑关。

蒋介石亦从内地调兵增援桂南。

但中国军队尚未集中完毕,日军即于1940年1月28日开始进攻,第5师、台湾混成旅对高峰隘亘昆仑关之线实施正面攻击;第18师、近卫混成旅分由良庆、七塘经甘棠、那河迂回宾阳。

2月1日,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接替白崇禧指挥桂南作战。

2月2日日军攻占宾阳,3日再夺昆仑关,8日陷武鸣,9日开始回撤。

第18师调回广东;第5师、近卫混成旅、台湾混成旅编组为第22集团军,驻防南宁、钦县、防城及其外围据点。

中国军队乘势追击,先后收复宾阳、武鸣、昆仑关等地。

此后,双方对峙。

7月,日军攻陷龙州。

9月,日军第21集团军主力陆续进入越南。

10月,第四战区第16、第35集团军(共6个师)乘势发起反攻,先后收复龙州、南宁、钦县。

11月30日收复镇南关(今友谊关),将日军全部逐出广西,会战结束。

参战单位 中国陆军 新6军:包括13个独立团,2个山炮旅、一个重炮旅和4个坦克营,加上医疗分队等单位总兵力30000人。

国民党46军何宣部、99军姚纯部、广西保安总团等部共1.

2万人,受新6军指挥,另外还有征发的民夫2万人,实际上这些杂系国民党军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日本陆军 日军:22军,军长久纳诚一中将 下属台湾旅团:旅团长盐田定七少将 下属近卫混成旅团:旅团长樱田武中将 下属第5师团:师团长中村明人中将 第5师团下属:第9旅团,旅团长及川源七少将(步兵第11、第14联队)。

第21旅团,旅团长长坂田元 少将(步兵第21、第42联队)。

骑兵第5联队。

野炮兵联队。

辎重兵及其它部队若干22军总兵力4万人。

如战局困难,日军22军上属的华南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大将可以从广东占领区的第18、38、104、106等4个步兵师中抽调部队增援广西。

而在实战中增援广西的却是休整于台湾高雄的熊本师团和战列舰特混舰队。

日本海军 战列舰是海上炮战的霸主,日本海军一共有12艘战列舰,分为5个级别,1940年,日本大和级战列舰的3艘刚刚开工,其中的信浓号后来改造成航空母舰,至于扶桑级和伊势级的4艘因为航速太慢,没有能力编入航母编队而沦为训练舰。

剩下的6艘即为日本太平洋舰队的核心王牌。

扶桑级:扶桑号、山城号 伊势级:伊势号、日向号 长门级:长门号、陆奥号 大和级:大和号、武藏号 金刚级:金刚号、比睿号、榛名号、雾岛号 照明弹的照明范围:范围小的50迫1公斤照明弹,面积约100平方米;60~70年代的超级照明弹,总量单位是吨,照明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需要使用飞机投放。

战争结果 军长杜聿明受命向昆仑关反击,以步、炮、坦、空诸军兵种协同攻坚 1940年1月中旬,日军从广东抽调第十八师团和近卫混成旅团约1.

5万人从钦州登陆增援桂南日军。

下旬,日军举行反攻,经永淳绕袭宾阳,国民党军腹背受敌,放弃昆仑关等地。

2月下旬,桂南会战结束。

日军为避免遭到国民党军的再次打击,自动放弃昆仑关、宾阳、上林、武鸣等地,将军队撤回南宁,缩短战线,筑壕固守南宁市及近郊。

直到1940年10月,日军才撤离南宁,移驻越南北部。

日军第一次入侵广西历时1年,扰及桂南和钦州地区23个县,杀害群众11147人,伤2161人,失踪3986人,公私财产损失450亿元国币。

战争评价 桂南会战中,中国军队收复南宁时从西成门入城 桂南会战的失利,给中国正面战场造成了新的困难。

此后几月,日军受欧战法国失败的刺激乘机攻占桂越公路的另一要点龙州,并派兵进入越南北部,彻底切断了中国桂越、滇越国际交通线。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