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初期准备(1/3)
余飚很诧异。
沒想到杜聿明会这么做。
国军中这样的军官真是太少了。
其实。
历史上的杜聿明从担任第200师(后來成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军的主力师)师长。
就认为。
对于一支军队來说。
拥有优良装备只是条件之一。
最重要的还须有能够使用这些装备的官兵。
否则。
优良的装备就是一堆废铁。
因此。
他集中全副精力大举练兵。
决心在短期内将第二百师练成一支能够驰骋疆场与日军打硬仗的劲旅。
杜聿明主张练兵首先练官。
练官首先练自己。
当装甲兵团团长后。
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为了掌握技术。
他穿上工作服。
刻苦学习驾驶和修理。
常常钻到车底下修底盘;他还把新发现的问題。
随时提出來和大家一起讨论。
杜善于学习。
做到不耻下问。
深入探索。
终于由外行变成内行。
逐渐系统地掌握了机械化部队的作战指挥要领。
在他的带领下。
全师官兵钻研技术蔚然成风。
形成了练兵高潮。
当时。
国民党随军记者评论说:“他虽非机械专科出身而钻研机械知识。
极有心得。
治军之暇。
仍手不释卷。
将來学问之造诣。
兴事之成功。
无可限量矣。”
杜聿明一说话。
其他人便都闭上了嘴。
虽然心中不服气。
却也不敢表露。
“列多。
列多。
哦。
在这里。”
杜聿明手指在地图上划动。
终于在印缅边境处找到了这个小镇。
又划回密支那。
划回云南。
然后又从密支那量了下到仰光的距离。
摇头苦笑道:“仰光要失守了。
说明日本海军在东南沿海已经占了优势。
即便我军能够重新夺回來。
物资就能够运來吗。”
“可从地图上看。
要修从列多到密支那的公路。
将是很艰巨的任务。”
一个参谋指着地图说道。
“如果形势真的发生了剧变。
再难也要修。”
杜聿明坚定的说道:“中国不能沒有外援。
你们都知道。
沒有外援。
我们怎么和日本人打下去。”
“缅甸的华侨很多。
军座可以建议军统先派出人员进行联络。
我军如果入缅作战。
他们就将是好向导。
好侦探。
好战士。
而且我们最好有自己的情报网。
小心英国人使诈误导我们。”
余飚轻声建议道。
“嗯。
这种事情他们做比较合适。”
杜聿明笑着点了点头。
“另外。
畹町将是我军出入的重镇。
在那里提前构筑坚固工事。
作为物资囤积中心。
军座以为如何。”
余飚谨慎的说道。
杜聿明哈哈一笑。
拍了拍余飚的肩膀。
转身而去。
余飚并不是无的放矢。
因为按照历史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