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五章 游松山(1/2)

松山为龙陵县境内第一高峰。

属横断山脉南麓。

海拔两千六百九十公尺。

它突兀于怒江西岸。

形如一座天然的桥头堡。

扼滇缅公路要冲及怒江打黑渡以北四十里江面。

易守难攻。

地势极为险要。

松山不仅牢牢控制了滇缅公路。

而且与腾冲。

龙陵形成犄角之势。

互相呼应。

登上主峰子高地。

勿须借助望远镜便能将东岸婆海山尽收眼底。

平时云开雾散。

每个标准视力的人都能清楚地望见峡谷里那架怒江大桥(惠通桥)。

还能看见滇缅公路保(山)龙(陵)段八十八公里长的灰色公路好像带子一样在两岸山间绕來绕去。

余飚前世是云南人。

曾來过这里。

那时是参观松山战役遗址。

主要集中在腊勐乡大垭口村东、西两侧的松山山顶一带。

范围约四平方公里。

在大小松山、黄土坡等大小七个高地上。

地堡、战壕、弹坑等随地可见。

其中较重要的足迹有:松山主阵地我军坑道作业遗迹及大爆炸坑;滚龙坡、鹰蹲山等战场遗址;日军发电站、抽水站和慰安所遗址等。

景色不同。

心境不同。

感触也不同。

余飚抓起一捧泥土。

闻着。

然后慢慢撒下。

希望这里不要再沾上太多中国士兵的鲜血。

不要再上演十五比一的惨烈死亡。

“三弟。”

余韶走了过來。

低声提醒道:“你编写的《热带丛林生存手册》。

杜长官很是赞赏。

并向国府申请调拔驱虫药和热带病的常用药。

借此机会与大家搞好关系。

不要独自一人显得格格不入。”

“大哥说的是。”

余飚淡淡一笑。

看了一眼正被众参谋和将军簇拥着的第五军军长杜聿明。

说实话。

他刚刚就职。

人生地不熟。

又另有怀抱。

实在是有些兴不起溜须拍马奉迎上司的心思。

“斐生。

振生。

你们哥俩在那里说什么悄悄话呢。”

杜聿明突然扬手相招。

“军座。

我们只是闲话。”

余韶拉了余飚一把。

两个人走上前去。

“振生初至第五军。

对我不了解。

和同僚们也不熟悉。

大家以后多聚聚就好了。”

杜聿明很随和的说道。

“军座说的是。

振生才疏学浅。

年纪又轻。

还请诸位多多关照。”

余飚客气道。

“年轻好啊。

有冲劲。”

杜聿明伸手拍了拍余飚的肩膀。

笑道:“不过振生对此次中英两国的军事合作似乎并不太看好。”

“属下确实是这么认为的。”

余飚毫不掩饰的说道:“军座作为中缅印马军事考察团成员。

刚刚考察完毕。

一定会有更高深的见解。”

“高深不高深暂且不说它。

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杜聿明笑着说道。

“班门弄斧。

军座是让我出丑。”

余飚谦虚道。

“不。

我知道你和余萍先生相交甚深。

他的一些理论和观点。

杜某很是钦佩。”

杜聿明正色说道:“可惜余先生神龙见首不见尾。

吾等凡夫俗子无缘见识。

只好听听你的意见。

我相信这与余先生的判断相差不远。”

余飚沉默了一下。

凝视杜聿明的眼神。

似乎并无做伪的迹象。

想了一下。

缓缓开口说道:“那我就在军座和同僚面前献丑了。

我认为。

日本对于中国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

将不是从中国境内截断。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