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五章 游松山(2/2)

而是配合它对亚洲的政治战略整个策划的。

日军侵略越南并与泰国建立友好条约表明。

说明即将向英国的远东殖民地进军。

这样既可夺取英殖民地。

又封锁中国。

起一箭双雕的效果。

有鉴于此。

为确保滇缅公路。

我军应集结主力在缅甸边境预先构筑阵地采取决战防御。

而不是在滇缅边境被动等待。”

“说下去。”

杜聿明点了点头。

面无表情的说道。

“此其为上策。

如果英国人拒绝。

那么一旦日本人攻占仰光。

滇缅公路实际上已经断绝。

我军即使入缅作战。

也将难以战胜日军。

重夺仰光。”

余飚继续说道:“所以。

我军应有两套行动方案。

一是积极确保仰光;二是仰光失陷后的应急措施。

第一个方案就不必说了。

那取决于英国人的态度。

第二个则是补救。

战事一开。

急速进军密支那。

以坚强防御抵挡住日军的进攻。

一方面伺机反攻。

一方面可以利用密支那到我国的滇缅公路。

从这里修一条直通印度列多的公路。

保证我国急需战略物资的运进。”

杜聿明久久沒有出声。

只是微微点头。

并挥手让参谋拿过地图。

“未料胜。

先料败。”

余飚自嘲的一笑。

说道:“我军入缅作战有很多不利因素。

首先英国人是缅甸的统治者。

也是殖民者、侵略者。

缅甸人在日本人的宣传下很可能趁势而起。

制造混乱。

把日本人看成是民族的解放者。

这样我军在人和上便输了一筹。

再说地利。

缅甸丛林密布。

与平时作战大有不同。

我军如不进行适应训练。

生存都成问題。

何况作战了。

再有……”

他犹豫了一下。

似乎有个小小的心里斗争。

但还是说了出來。

“再有。

我国军与日军作战多年。

彼此战力、战法比较了解。

所以指挥权绝对不能授予外人。

要有绝对的自主权。

这样才能战退自如。

抗战以來。

我军将士的鲜血流的太多了。

为国而战。

这说不得。

但为他人做嫁衣。

我是极力反对。”

“外人。

为他人做嫁衣。”

杜聿明似乎明白了些余飚话中的意思。

喃喃重复了一遍。

“余副参谋长有些危言耸听了吧。”

一个挂着少将军衔的军官推了推眼镜。

说道:“我军出境作战。

当逞威域外。

以壮国威。

怎么能如此悲观。”

“好结果谁都希望。

但考虑得周详也沒有大错。”

余韶为兄弟说着话。

“英国人已经明确拒绝了我军入缅防御的要求。”

杜聿明突然严肃的说道:“振生虑事周详。

所说的不无道理。

我看过《丛林生存作战手册》后。

特意找了一些山民进行询问。

丛林的凶险不是你们能想象得到的。

手册上所说并不是危言耸听。”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