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310章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1/2)

第310章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眨眼间,时间,便来到了天子启新元六年夏。

经过又一年多的太子生涯,已经年过十六的太子刘胜,气质也愈发庄重、威严;

而时间的积累,也让曾经惴惴不安,始终不能摆正位置的贾皇后,逐渐具备了一股‘母仪天下’的温婉气质。

东宫长乐,窦太后一如往常,甚至是一如过去的吕太后、薄太后一样,稳居长信,以镇天下;

只是在未央宫······

在未央宫······

“咳咳!”

“咳咳咳咳咳咳!”

“咳······”

···

“无、无妨;”

“朕无妨······”

“无妨······”

但天子犯了倔,自也没人能再进言规劝;

毕竟天子启至今,都才仅在位六年,但长达二十多年的太子生涯,早就将这位中年天子的生命力耗去大半;

怎料刘胜话音未落,肩头便被天子启蒲扇大的手掌猛地拍下!

突闻天子启提起幼子,窦太后显然也是一头雾水;

一时没明白天子启的用意,便也只得已这种滴水不漏的姿态,继续探听天子启的口风。

“早年间,先帝也曾告诉当时的太医令:与其在病榻之上苟延残喘,倒不如就拼上一把老骨头,再为天下人做几件实事。”

天子启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殿内众人便是再迟钝,也总该明白天子启的意思了;

“——朕要去。”

“这参汤,父皇还是少用一些吧?”

“小十,就要就藩了。”

天子启新元六年夏四月,未央宫,宣室殿。

···

“真到了这个份上?”

“无妨~”

几句话的功夫,窦太后本还带有些许客套笑容的面庞,已尽被一抹沧桑所充斥;

看着眼前,正被宦者令春陀小心搀扶着,却仍止不住一阵猛咳的天子启,刘胜微微绷紧的面庞之上,也不由稍涌上些许忧容。

自当年,梁王借吴楚之乱图谋储君太弟之位,最终却功败垂成之后,‘梁王刘武’这四个字在长安,尤其是在朝堂、在深宫的敏感度,几乎不亚于‘吴王太子’‘棋盘’等字眼!

“儿臣担心:周亚夫私蓄甲胄的事儿,梁王······”

太后黑了脸,前来参加这场‘家宴’的众人,自然也都不约而同的闭上嘴、低下头,又不时小心翼翼的侧抬起头,打量着上首的窦太后,以及天子启母子二人的脸色。

“春陀啊~”

尤其是在当时,曾一度被认为‘击败梁王,即将如愿获得储君太子之位’的临江王刘荣,也险些死在长安、死在中尉府之后,梁王刘武,更是已经被整个长安所遗忘。

“皇帝,也不必太讲究这些虚礼。”

“乏了······”

“赵王自就藩后,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已经有先后两任国相,从赵都邯郸被人横着抬出。”

···

“唉······”

“太子······”

“母后,难道就不思念?”

“只是担心,梁王那性子,万一再被什么有心人妖言蛊惑······”

诚然:在天子启之前,开国之君太祖高皇帝刘邦,以及为强大汉室奠定基础的先太宗孝文皇帝刘恒,各自享年六十二岁、四十六岁;

但在这二人之间,也还夹着年仅二十二岁便英年早逝的孝惠皇帝刘盈,以及分别只享年七、八岁的前后两位少帝。

“乏了;”

“胶西王,就要离京就藩了;”

“私蓄甲胄意味着什么、按照汉律应该定什么罪,母后,不会不知道。”

至于刘胜,则是目送天子启坐上御榻,才略有些惆怅的侧过身,到一旁的贾皇后身侧坐下身。

悠悠一语,只惹得殿内众人目光呆滞的侧过身,纷纷将讳莫如深的目光,撒向上首的窦太后、天子启母子。

但出乎窦太后,乃至刘胜预料的是:这一次,天子启展露真实意图的速度,颇有些迫不及待的意味······

看着天子启皱紧眉头,又灌下一碗热气腾腾的浓汤,刘胜面上担忧之色只更甚;

面带萧瑟的起身,便在身旁宦官的搀扶下,朝着后殿的方向走去。

而在多年之后,在天子启身体状况愈发让人担忧,关东也开始出现一些流言蜚语的当下,天子启如此突兀的提起梁王刘武······

···

“儿臣的意思,是把梁王召入长安,好生聊聊。”

许是知道天子启不是刻意来迟,也或许是不忍对重病缠身的儿子太过苛责;

“——喏······”

言罢,窦太后不忘稍侧过身,对身旁的老太监使了个眼色;

···

“既然有了主意,那皇帝,就按自己的心意去办吧······”

“朕的德行,自比不上先帝崇高;”

“即是君的责任,也同样是父的责任。”

·

随天子启一同来到长乐宫,果不其然:窦太后在内的众人,早已是等候多时。

“这党参雏鸡汤,分明就是至刚至阳的东西,便说这是性阳的药,都绝没有夸大其词。”

“左右不是什么大事;”

“朕自己的身子,自己心里有数。”

“过去这一年多,小十一直住在太子宫,寸步不离你左右。”

便见天子启略带自嘲的笑着摇摇头,又满是坦然的抬头望向窦太后,再含笑微微一点头。

然而事实却是:但凡是个稍熟悉朝野内外事务的人,心中都无比清楚的知道——梁王刘武最大的‘问题’,或者说污点,正是因为这位帝弟,曾向储君之位发起冲击,并最终失败。

“但不惜己身,趁着还有力气,再为子孙后辈扫除几个后患的道理,也总还是能想明白的······”

按照窦太后的预测,在自己如此表态之后,照以往的惯例,天子启大概率还要再拐弯抹角一阵。

“但万一有个差错,太子的年纪······”

见天子启在刘胜的搀扶下走入殿内,作势要对自己躬身行礼,窦太后只稍待不忍的抬起手。

听到这里,窦太后终于明白了天子启的意图,面色自是陡然沉了下去;

“皇帝,再多坐会儿吧。”

“便是将来,真有个什么事,梁王也能在太子身边出出主意、撑撑场面?”

“罢了罢了~”

“呃,呵呵呵······”

综合这几位‘历代先皇’的寿命,天子启如今三十七岁的年纪,身体状况就开始呈现出‘命不久矣’的征兆,却也算不上有多么奇怪。

“儿臣曾听人说:天地万物,都讲究阴阳调和;”

“但这件事,朕,必须出面。”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