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580章 猫猫对人类幼崽充满了好奇!关于美(2/2)

等餐厅里的众人吃完午饭,大家又泡上茶聊了将近一小时,便各自离开。

这是她的专业,也是这次谈合作的核心人物。

那就是国宴!

在大会堂举办的国宴,有时候需要招待五千人以上。

在院子里看了下假山和已经冻上了的喷泉。

比如它们的肉垫感觉到寒冷的时候,会认为全身都在冷,然后就开始拼命的想办法取暖。

跟大姨子发完消息,林旭继续吃饭。

但知道归知道,却没想到人家是央视的。

林旭不参与运营,只是起个牵头的作用。

当时窦雯静的父母刚过来就赶上了林记的年夜饭,便拿出了带来的美食,然后被喜欢吃甜食的陈燕和舒云吃了大半。

“jīng糕?

那个字不是念zēng吗?

是我小时候学错了?”

林旭想了想说道: “我觉得最好能发挥出欢乐传媒的优势,咱们签了那么多大厨师,可以从他们身上下手,正好也帮自己人在电视上露个脸。”

这样既能显示出央视在传媒领域的地位,也能一扫舌尖带来的阴霾。

宋代大诗人陆游,就曾经在《秋花歌》中写出了“长碓捣珠照地光,大甑炊玉连村香”

的诗句。

林旭开车回到店里。

林旭没有参与,坐在一旁的沙发上专心致志玩着手机上的游戏。

糯米分为两种,圆糯米和长糯米,相对来说长糯米更黏,吃起来也更美味,而圆糯米,更适合用来二次加工,比如年糕、糍粑什么的。

刚吃完烤肉的陈燕,正准备跟曾晓琪窦雯静以及陈媛媛一块儿去唱歌呢,看到消息当即就取消了计划,快速给林旭回了一句: “我们马上去公司等着。”

陈燕说道: 我还是个宝宝呐,咋能那么早要孩子呢?

而且又不是没有,我们可是有墩墩小宝贝的……诶?

墩墩去哪了?

而且最好是别的台以及别的公司都做不出来的节目。

女孩子嘛,还是要乖巧懂事点比较好。

没多久,骆嘉耀开车来到了辉煌大厦楼下。

电视台只负责播放和分账。

都是亲戚,加上都想做好一档美食节目,所以合作谈得很顺利,连冠名分成等项目,骆嘉耀也表示会尽量帮大家争取。

“怎么了宝贝?

想要个弟弟妹妹吗?”

“老弟在看啥呢?”

猫靠肉垫感知温度,所以很容易给自己造成误导。

要是这样的人,那就不能合作了,因为电视台赚大头,承包方赚小头,欢乐传媒连口汤可能都喝不上。

窦雯静说道: “是我们的口音问题,陕西口音浊化,所以zēng糕就成了jīng糕,还有的地方读jīn糕……反正不管怎么读,我这会儿好馋,啥时候能吃上啊老板?”

墩墩见到沈佳悦过来,这才大胆了一点,它跳到床头柜上,近距离观察着正呼呼大睡的人类幼崽。

墩墩从树上跳下来,又跑到假山上玩了一会儿。

陈媛媛好奇的问道: 在陕西地区,甑糕还真是早餐的一种,一块甑糕下肚,大半天不会饿肚子,很多人早上都喜欢来一份。

今天周末,公司没人上班,打杂跑腿的活儿就落在了两位总经理的身上。

直到现代社会,这种古老的炊具依然还在陕西各地发光发热。

林旭没想到,甑糕还没做好就有了这么多人等着吃。

自己出资建厨房的,说实话还真不多见。

“这么开心呀宝贝,今天吃什么好吃的了吗?”

但长纪录片就有些分歧了。

林旭说道: 公司积累了那么多视频稿件,回头修一下片头片尾就可以在电视台播放。

“这个鱼真的好下饭,吃起来好过瘾。”

对他来说,当个出镜的厨师没问题,但要是讨论做节目的具体流程,就有些超纲了。

甑糕?

“他原来是综合频道的,现在调纪录片频道当了个小领导,正在筹备美食节目,打算重拾《舌尖上的中国》带来的荣光,具体的,等会儿你们谈就是了。”

电视台商业化运营后,电视台有不少节目都开始外包,哪怕央视也不能免俗,一些娱乐性节目和综艺类节目,都是外包制作的。

“还得是妹夫啊,几句话就让我们拨云见日,等节目批准立项,我得代表公司好好给妹夫一个大红包。”

她旁边坐着的曾晓琪也反应了过来,两人同时说道: “国宴!”

陈媛媛旁听了一会儿,觉得曾晓琪聊的越来越专业,便没再旁听,而是在沙发上坐下来,小声跟林旭聊着。

陈燕对这话挺赞同的: “可以,但纪录片可不能是舌尖那种动不动就煽情讲故事,把美食当成点缀的模式,骂声太多,咱要做,就回归纪录片的本质——以旁观者记录美食的变迁和发展,这就行了。”

虽然是周末,但几乎每个人都挺忙的,这就是当医生的难处,医术越高就越没有自己的时间。

沈佳悦抱着墩墩离开卧室。

“我准备做点甑糕,在考虑要不要买个甑。”

甑糕的配料很简单,长糯米配上红枣和蜜枣就行,林旭加红芸豆,主要是起个丰富口感的作用。

正玩着呢,林旭突然想起了做甑糕的事情,便给车仔发了条消息: “找个大盆,浸泡二十斤长糯米,水要多点,再泡五斤红芸豆,明天我做一样陕西人喜欢吃的甜品小吃。”

鱼肉咸鲜中带着开胃的小酸甜,而且非常嫩,吃起来甚至有一种豆腐的质感,跟软硬适中的米饭结合得非常完美。

舀一勺送进嘴里,美妙的感觉立马在口腔中炸开。

我是那种贪嘴的人吗?

不过想想自家旭宝的手艺,吃到一百五十斤好像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玩意儿现在还真能买到,不过就是铁皮的,比较薄,效果大概跟蒸锅差不多,但几十斤糯米,一般的蒸锅可蒸不下。

甑的外形像缸,底部有密集的小孔,已经流传了数千年。

林旭笑着摆了摆手: “这就没必要了……对了,抽空我去问问邱老爷子他们想不想参与,要是这群老师傅出马,节目效果应该会更好。”

刚说到这里,他的脑海中,就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 ———————— 本章5000字,求订阅!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