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十二章 书法之难(1/3)

第十二章 书法之难 太子微微一笑,说道:“请何弟放心,这些人手还是有的。

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方孝孺,乃是老师的弟子之中最得力的一个,之前在汉中府当教授。

我托了老师,让他来相助。

宋师为天下师多年,不知道有多少弟子。

方孝孺不过是其中一个,有这些人在,足够秘书监使用。”

宋濂不仅仅是太子的老师。

还多次主持从各地挑选人才。

天下文宗这四个字并不是白给的。

这也是朱元璋让宋濂辅佐太子的原因,宋濂的徒子徒孙都是太子天然臂膀。

秘书监虽然不需要什么大才。

但是毕竟临近天颜,在秘书监与陛下朝夕相处,对年轻人来说,也是大有好处的。

是以,宋濂将自己年轻一辈的弟子都派过来了。

“希古拜见秘书郎。”

方孝孺立即向何夕行礼。

希古是方孝孺的字。

何夕看着方孝孺。

此刻的方孝孺才二十四岁。

相貌堂堂。

带着一股书卷气。

虽然,何夕对方孝孺的眼神之中,有一些奇怪的感觉。

因为他已经将历史上方孝孺的下场告诉了朱元璋。

不知道是不是无意之中害了方孝孺。

当然了,何夕对方孝孺的能力还是比较认可的。

无他,方孝孺的能力用来主持天下大政,自然不行,方孝孺眼高手低。

书生气太重。

自然是不堪用的。

但是作为一个秘书。

分拣文书,做一些文字工作。

却是非常胜任的。

宋濂乃是明初文章大家。

而方孝孺是他最认可的弟子,堪称接宋濂的衣钵,区区秘书工作。

还做不好。

那就白瞎了大明文宗的地位。

何夕说道:“见过方先生,今后就是同僚,今后互相帮衬。”

方孝孺表现很一板一眼,说道:“秘书郎放心。

属下为朝廷效力,定然尽心竭力。”

何夕见方孝孺如此古板,心中忽然生出一股恶趣味。

那就是,朱元璋见到了方孝孺,该是一个什么表情。

------ “你就是方孝孺。”

朱元璋看着方孝孺,目光之中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历史上,方孝孺是朱元璋选中的托孤重臣。

为了避免方孝孺卷入朝廷纷争。

朱元璋两次将方孝孺至于朝廷之外。

直到朱元璋临终之前。

才将方孝孺找来,辅佐太孙的。

朱元璋心中暗道:“也是俺错了。”

其实,就朱元璋何尝想杀宋濂的两个儿子。

但是皇帝也做不得快意事。

宋濂的两个儿子,不管是利欲熏心,为人所误。

还是被人拉来做挡箭牌。

他们都中套了。

让朱元璋为了区区两个人,坏了自己原本清洗计划。

自然是不可能的。

兰芝当道,也不得不除。

每一场政治风暴,看上去就是朱元璋滥杀。

其实都是两股力量的角力。

朱元璋也不能控制到不误伤到某一个人。

不让方孝孺来中枢。

是在保护的。

但是从历史上看来,保护过头了。

让方孝孺缺少了在朝廷的历练,也养成了眼高手低性子。

不过,看方孝孺最后的结局。

不管怎么说,都是忠臣。

既然是忠臣,朱元璋就能宽容一二。

朱元璋说道:“你在秘书监之中。

好生做事。

将今天的奏疏拿过来吧。”

“是。”

太子指挥着何夕,方孝孺等几个人。

将今天的奏疏抬了过去。

并不是每日的奏疏都很多的。

今天似乎奏疏本来就不多,不过三四百本。

其中大多都是可以循例而断的。

而且翰林院拟票,朱元璋看来都可以。

而且朱元璋想到什么。

也能在半个时辰之内调来相应的奏疏。

对比了解情况。

一天的政务,不过午时就处理得七七八八了。

只压下几封奏疏。

他等一会召见大臣面议。

今天一天的政务就处理完了。

这让朱元璋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在此之前,每天处理文书,从早到晚,甚至到深夜之中。

还处理不完。

而今不到中午,工作就差不多了。

这样一来,即便是有些人日子公务繁忙,也能在天黑之前,完工。

“这就完了?”

朱元璋心中暗道。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