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秘书监章程(1/3)
第十一章 秘书监章程 太子目送何夕离开,眼睛微微一眯,轻叹道:“胡为乎来哉?”
天上掉下一个何夕。
朱元璋那一套说辞,骗不过马皇后,自然也骗不过太子,甚至李善长这样的老臣也骗不过。
虽然说当年朱元璋在皇觉寺之中是孤身一人,而皇觉寺也消失在乱世之中了。
查无实证。
但是何夕这个人出现得太突兀了。
马皇后疑心何夕是朱元璋的私生子。
不是没有原因的。
朱元璋对何夕的爱护有些太过了。
不过,马皇后与太子都是厚道人。
即便何夕是朱元璋的私生子也无所谓。
毕竟太子有十几个兄弟,到朱元璋去世的时候,更是有二十多个儿子,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何夕即便是私生子对太子也没有威胁。
只是太子今日见父皇简直是对何夕言听计从。
这恐怕不是简简单单私生子就能说得通的。
更不要说,他父皇是一个什么人?
朱元璋决计不是一个善于纳谏的皇帝。
而偏偏对何夕的谏言,都听从的居多。
甚至不惜违背他之前刚刚废除丞相的旨意。
自己打自己的脸,变相设立丞相。
这里面有太多问题,决计不是何夕见识超群,那么简单。
太子没有伤害何夕的意思,毕竟父皇已经发话了。
将何夕当成自家弟弟来照顾。
只是,对何夕的秘密,太子却很感兴趣。
他很想知道何夕背后到底是什么?
两者并不冲突。
太子带着这种疑惑回到了东宫,将今日的事情,说给宋濂听。
此刻的宋濂已经到了生命最后关头。
不仅仅是宋濂年纪大了。
还是因为胡惟庸案。
宋濂的两个儿子都牵扯到胡惟庸案之中。
朱元璋执法无情。
自然不会手下留情。
而宋濂的夫人也接受不了这个打击。
一命呜呼。
如此打击之下,宋濂的身体就好像风中残烛。
原本花白的头发,依然全白。
连络腮胡子都白了。
容貌枯槁。
当年儒雅的宋夫子,而今身体依然维持不住了。
太子见状,搀扶着宋濂,说道:“夫子。
今日局面,我实在看不明白。”
宋濂咳嗽两声,说道:“殿下,你永远不要揣度陛下之心。
天下最难为之君臣,莫如父子。
陛下对你寄托甚重。
你只要顺从就行。
陛下是不会对你不利的。
今日,不过多一个何夕。
想当年,我与刘伯温初入应天的时候。
陛下何尝不是,推衣解食。
言听计从。”
说到这里。
宋濂微微一顿,说道:“其实我也是最近才明白陛下之心。”
“太子,陛下是不是一直埋怨你心慈手软?
说是我教的?”
太子朱标说道:“是。”
宋濂说道:“陛下,何等英明神武,难道不知道我宋某人是什么人,自从陛下入应天之后,就让我教授陛下,而今二十多年了。
难道陛下不知道我宋濂怎么教授弟子的?
他是今天才知道殿下会如此吗?”
“其实,陛下想要我教出的就是一个仁义君子。
陛下生于乱世,见到的是天下无主,群雄竞足,无所不用其极。
父子相残,朋友反目。
杀人盈野,血流成河。
什么忠孝仁义,都是一纸空文。”
“是以乱世用重典。”
“而陛下一心想要的就是天下太平。
治世就不能用这等非常手段。
他要留给你一个治世,到时候天下需要就是一个宽仁的君主。
陛下杀人,让殿下去救人。
这也是为殿下您铺路啊。
今后为师不在,你一定还要秉承此心。
陛下以猛,殿下以宽。
不管陛下如何做,殿下都不要更改初心。”
“这也是陛下寄予你的初心啊。”
太子听得一愣。
在胡惟庸案之中,朱元璋杀戮太重。
太子仅仅是秉承一片仁心,多次求情。
甚至被朱元璋狠狠责骂,甚至责打。
太子内心之中,其实也有惶恐之意。
毕竟父亲为父亲,父皇为父皇。
天家父子决计不能当成普通父子之情。
毕竟太子也长大了。
朱元璋五十多岁,也是年富力强。
太子夜深人静之时。
也在反复沉思。
是不是失宠了。
而今听宋濂这般说,才恍然大悟。
父皇对他是如何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