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罗斯柴尔德夫人的推理(2/3)
整整一个月,杳无音讯。
然而外界反应却如野火燎原。
《时代画报》刊登专题摄影:一群衣着朴素的妇女围坐在打字机前,阳光洒在她们专注的脸庞上。
配文写道:“她们不穿制服,却在战场上;她们不拿枪炮,却在战斗。”
更有激进女权刊物《新黎明》直接引用石梦春的话作为封面标题:“键盘即纺锤,敲击即宣言。”
压力层层传导。
终于,在一个暴雨倾盆的清晨,市政府回函抵达:经跨部门审议,“巴黎妇女职业书院”
准予备案,性质为“非营利性职业技能传习所”
,可享受三年税收减免及年度一千八百法郎专项补助。
同时明确警告:不得涉及政治宣传、宗教传播或颠覆婚姻制度的内容。
“他们怕了。”
莱昂纳尔将公文递给艾丽丝时冷笑,“不是怕我们办学,是怕我们教出一群会思考的女人。”
艾丽丝却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份批文,指尖轻轻划过“负责人:艾丽丝?
德尚”
几个铅字印刷的小字。
她忽然笑了,眼角泛起泪光:“你知道吗?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名字出现在官方文件上,而不是‘某某之妻’。”
书院正式挂牌那天,门口摆满了花篮。
面包房老板娘送来一筐新鲜长棍,笑着说:“以后你们的餐食我全包了,算入股。”
隔壁修鞋匠捐出半间店面作阅览室。
甚至连警察分局局长都派人送来一块铜牌,上书“社区文明共建单位”
。
开学典礼上,石梦春作为教师代表发言。
她穿着唯一一件体面的深灰裙装,胸前别着那枚铜钥匙。
“从前,人们说女人的手只能持针线、锅铲、祷告书。”
她声音不高,却穿透全场,“今天我们拿着打字机钥匙,打开的不只是机器,是命运的锁孔。
也许明天,我们的女儿就不必再跪着缝补男人们的破衣烂衫,而是坐着,用文字修改这个世界的规则。”
台下,二十三名新生齐刷刷举起右手,跟着领誓人宣读入学誓言:“我承诺诚实劳动,尊重知识,团结姐妹,并将所学传递给更多未曾被听见的人。”
仪式结束后,莱昂纳尔独自登上顶楼露台。
雨后的空气清冽如洗,远处圣心教堂的尖顶刺入云层。
他点燃一支烟,思绪却回到三个月前那个雪夜??
当他第一次踏入那间五楼陋室,听着打字机如心跳般持续作响时,他曾以为自己是在拯救他人。
而现在他才明白,真正被救赎的,是他自己。
脚步声从身后传来。
艾丽丝走上前来,递给他一杯热茶。
“你在想什么?”
她问。
“我在想未来。”
他说,“五年后,这里会不会变成真正的女子学院?
十年后,会不会有女法官、女医生、女记者站在这里,告诉下一代,她们是从哪里起步的?”
艾丽丝望向楼下庭院。
几名学员正在练习盲打,指尖飞舞如蝶。
她说:“重要的是现在。
只要我们不停下,未来自然会来。”
就在这时,一名邮差气喘吁吁地跑上楼,递来一封加急电报。
发件人署名:德拉鲁瓦克律师事务所。
莱昂纳尔拆开一看,脸色骤变。
“怎么了?”
艾丽丝抓住他手臂。
“石梦春的女儿……在学校朗诵比赛获奖后,被校长约谈。
对方说她的演讲内容‘挑战传统性别角色’,要求她公开道歉。
她拒绝了。
今天早上,校方宣布取消其奖学金资格,并建议家长考虑转学。”
艾丽丝倒退一步,脸色苍白:“他们……不敢这么做的。
那是公然报复!”
“但他们敢。”
莱昂纳尔攥紧电报,“因为他们知道,目前没有任何法律保护儿童免受思想审查。
尤其是当母亲的身份被视为‘不稳定因素’时。”
两人对视一眼,无需言语便已明了。
半小时后,全体教师紧急集会。
石梦春听完通报,沉默许久,然后平静地说:“我要起诉。”
会议室一片寂静。
“你疯了吗?”
玛德琳惊呼,“对抗公立学校?
那可是国家体系的一部分!
他们会毁掉你女儿的前途!”
“我已经没有退路了。”
石梦春抬起头,眼神如铁,“如果连一个十岁女孩赞美母亲职业都要被惩罚,那我们办这书院还有什么意义?
我们教她们识字,是为了让她们学会沉默吗?”
艾丽丝缓缓起身:“我们可以联合其他家长。
据我所知,至少有六位学员的孩子在校受到歧视性对待。
有的被老师当众羞辱‘你妈妈是个工人’,有的被迫退出合唱团,理由是‘家庭背景不符艺术团体形象’。”
“不仅如此。”
克莱尔补充,“我昨天去交学费,会计问我是不是‘那位打字社的女人’。
我说是。
他冷笑一声说:‘小心啊,别让你孩子也染上那种反常念头。
’”
愤怒在房间内蔓延。
最终,一致决定:以“侵犯未成年人受教育权与人格尊严”
为由,向巴黎地方法院提起集体诉讼。
原告共七人,均为书院成员之子女;被告为第十一区第三公立小学及其校长。
消息传出,舆论再度沸腾。
保守派报纸怒斥“母职失范引发道德危机”
,教会刊物称此举“亵渎家庭教育神圣性”
。
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声音站出来支持??
包括三位退休女教师联名发声,揭露多年来对职业女性子女的隐性排斥;一名儿科医生发表文章指出:“强迫儿童否定母亲的价值,是对心灵最残酷的暴力。”
案件排期在两个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