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20 李亨称帝(2/4)

李猪儿听后不觉攘臂拍胸道:“人生在世总是一死,与其无罪被戮,不如拼个你死我活,也还留名于世!”

严庄引他说出此言,不由抚掌而起说道:“足下果能行此大事,不仅不至于死,还有可能做个佐命功臣哩!

只是你主意已定否?”

李猪儿道:“我意已决,但恐非太子之意。”

严庄道:“不瞒你说,我已问过太子了。

太子因为失爱于父怕有祸患,和我说过:‘凡事任你们去做罢。

’我想足下必与我同心,所以特地约你来相商。”

李猪儿道:“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明夜我便动手。”

言毕作别而去。

次日黄昏时候。

庆绪与严庄各带短刀托言奏事,直入便殿门来。

值殿官不敢阻挡。

安禄山此时安寝于帏帐之内,不防李猪儿持刀突入。

安禄山方欲问时,李猪儿已经揭去其被。

说时迟,那时快,李猪儿把刀直砍他的肚腹,那肠子已经流出数斗,安禄山大叫一声而亡。

安禄山被杀,左右侍者正在惊骇,严庄喝叫不许声张。

接着令人就床下掘地数尺,以毡裹尸而埋之,戒宫中不要泄漏。

次日宣言安禄山病危,遗命传位于庆绪。

段氏与庆恩赐死。

于是安庆绪即位,伪尊安禄山为太上皇。

不久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杀死安庆绪,重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皇帝。

后来史思明又被他的儿子史朝义杀害。

唐朝再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自杀,“安史之乱”

才告结束。

至德二载(757)十二月,唐肃宗特命嘉奖有功之臣。

大唐吏部明确了将士们的功劳后,又加班加点开列出一长串为国捐躯的烈士名单:颜杲卿、张介然、许远、南霁云、雷万春…… 对于这些应该表彰的忠烈,唐肃宗及在朝的文武百官均无争议。

唯独对死守睢阳而遇害的御史中丞张巡,众人却意见不一。

作为盛唐进士出身的文官,张巡原本拥有美好的前程。

史书称其“读书不过三复,终身不忘。

为文章不立稿”

,妥妥的盛世“学霸”



步入仕途后,张巡历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县令等官,皆以政绩卓越、清正廉洁著称。

所以在仕途伊始,张巡的亲友们都认为,他极有可能因治城兴邦而名垂青史。

可张巡为人志气极高,不拘小节,向来厌恶与庸俗粗鄙之人为伍,因此没能顺利进京述职,而是被分配到“士多豪猾”

的真源县当县令。

真源地处中原,“盛产”

土豪劣绅。

张巡到任时,当地最大的“地头蛇”

华南金倚仗在衙门任职的关系,欺压百姓,作威作福。

张巡头一次升堂,就让人把华南金逮来,当着全县百姓的面将其明正典刑。

随后,他又颁布了一系列惠民利民的政策。

凭着一颗公心做事,张巡成为当地历史上治绩最好的“名宦”

之一。

正当张巡准备大展拳脚之际,河北却传来了惊天异动。

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携“好兄弟”

史思明发动叛乱,建燕称帝,兵锋直指长安,由于中原数十年未历战事,叛军顷刻辄至,不仅朝廷来不及调动军队抵御,各地官吏更是闻风而降。

而张巡愤而起兵,率领本县吏民数千人,毅然举起反抗安禄山叛军的义旗。

可是决绝的张巡却没能等来同僚们的积极反应。

当时在真源县附近,雍丘县令令狐潮正准备投降。

当地百姓趁令狐潮出城迎接叛军之时,直接将城门锁死,誓与雍丘共存亡。

但是雍丘县群龙无首,城中有识之士便派人邀请张巡为他们守城。

天宝十五载(756)二月,张巡带兵接管了雍丘县,与之一同前来的,还有单父县尉贾贲所部一千余人。

为了提振士气,他们先拿令狐潮的家属祭旗,旋即加紧修筑防御工事。

张巡、贾贲到任雍丘仅一个月,令狐潮便伙同叛军大将李怀仙、杨朝宗等率四万大军来攻,声称要踏平雍丘,活捉张巡。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贾贲不愿做“缩头乌龟”

,凭一股忠勇之气出城御敌,不幸全军覆没。

贾贲之死令雍丘、真源守军一阵恐慌,但张巡并未自乱阵脚。

他分析令狐潮曾主政过雍丘,必知城防弱点,而敌军精锐必有轻我之心,要想凭借真源、雍丘两县有限的兵力取得胜利,必须化被动为主动。

张巡决定发动一次奇袭。

他亲自挑选一千名精锐,分成五队,每队两百人。

这些人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尽量冲散叛军的阵脚,无需顾及杀敌多少,更不用抢夺辎重粮食,只需让敌军看清楚我军的威猛,逼其后撤即可。

这次奇袭很奏效。

趁着叛军埋锅造饭的时机,真源、雍丘子弟兵杀至,敌军顷刻间阵脚大乱。

数万大军根本顾不上吃饭,也来不及抵抗,便莫名其妙地退出战场。

此后,张巡与令狐潮之间又爆发了大小三百余战。

令狐潮屡战屡败,其手下叛军锐气尽失,不得不主动后撤。

自秦汉以来,漕运关东成为长安物资供给的重要模式。

隋唐时代的漕运,多取“东南之粟”

,也就是所谓的江淮租赋,这些钱粮需要经长江、淮河、黄河等水路直抵洛阳,再由洛阳地区安排人手陆运至陕。

连通大运河的通济渠,正好穿过雍丘、宁陵、睢阳等地,直下江淮。

这就意味着守好雍、宁、睢三线,便能有效阻止安禄山叛军染指江南。

江淮的重要性,安禄山当然晓得。

为了断绝唐朝中央的财政收入和粮饷,令狐潮被上司“寄予厚望”



他自知打不过张巡,便带着士兵屯驻雍丘之北,并在那儿盖了座“杞州城”

日夜防范,切断张巡义军的粮草支援。

令狐潮发动的消耗战,着实是张巡镇守雍丘以来遭遇的最大挑战。

雍丘地小人寡,城内物资储备极其有限。

虽然张巡如此可怕,但令狐潮知道,两军打消耗战,精髓全在一个“熬”

字,只要坚持下去,没有打不赢的仗。

与张巡相比,令狐潮的优势恰恰就是兵多将广、后援有力。

张巡前后坚守雍丘长达一年,令狐潮始终拿他没办法。

在张巡的感染下,其手下也涌现出一大批悍不畏死的护唐猛将。

其中,人送外号“木头将军”

的雷万春,最是令人叹服。

一次,令狐潮率军来攻雍丘,雷万春正在城头督战。

令狐潮命令手下士兵万箭齐发,雷万春来不及躲闪,面门上狠狠地挨了六箭,但他岿然不动,搞得令狐潮满腹狐疑,以为张巡安排了个木头人来骗他。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