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十一回 襄阳鏖兵(3/9)

被逼攻城的众百姓见蒙古军专心□杀,不再逼攻,发一声喊,四下逃散。

只听得东边号角声响,马蹄奔腾,两个蒙古千人队疾冲而至,接着西边又有两个千人队驰来,将郭靖等一群人围在核心。

吕文德在城头见到蒙古兵这等威势,只吓得心胆俱裂,那敢分兵去救?

杨过站在城头观战,心中反覆念着郭靖那两句话:“莫错杀了好人!

好人怎能错杀?”

眼见他身陷重围,心想:“城头本来只须不断放箭,射死一些百姓,蒙古兵便无法攻上。

郭伯伯眼下身遭危难,全是为了不肯错杀好人而起。

这些百姓与他素不相识,绝无渊源,他尚且舍命相救,他又何以要害死我爹爹?”

眼望着城下的惨烈□杀,心中的念头却只是绕着这个难解之谜打转:“他和我爹爹义结金兰,交情自不寻常,但终于下手害他,难道我爹爹真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么?”

他自小想像父亲仁侠慷慨,英俊勇武,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好男儿,突然要他承认父亲是个坏人,实是万万不能。

可是在他内心深处,早已隐约觉得父亲远远不及郭伯伯,只是以前每当甫动此念,立即强自压抑,此刻却不由得他不想此节了。

这时城下喊声动天地,郭靖一干人左冲右突,始终杀不出重围。

朱子柳率领一队人马,武氏兄弟与郭芙另行率领一队人马,均欲出城接应,只听得号角声急,蒙古又有四个千人队冲到城门之前。

忽必烈用兵果然非同寻常,只待城中开门接应,四队精兵便一拥而入。

吕文德瞧得心惊肉跳,大声传令:“不许开城!”

又命两百名刀斧手严守城门之旁,有敢开启城门者立斩。

大将王坚领弓弩手在城头不住放箭。

城内城外乱成一团,杨过心中也是诸般念头互相交战,一时盼望郭靖就此陷没在乱军之中,一时又望他杀退敌军。

突见蒙古军阵势乱了,数千骑兵如潮水般向两旁溃退,郭靖手持长矛,纵马驰出,身后壮汉结成方阵,冲杀而前。

这方阵甚是严整,片刻间已冲到城门口,郭靖回转马头,亲自殿后,长矛起处,接连七八名蒙古将官挑下马来。

蒙古兵将一时不敢逼近。

吕文德对郭靖倚若长城,见他脱险,心中大喜,忙叫:“开城!

只可小开,千万不能大开!”

当下城门开了三四尺,仅容一骑,众壮汉陆续奔进城来。

蒙古军黄旗招动,两队军马分自左右冲到。

吕文德大叫:“郭靖兄弟,快进城!

咱们不等旁人了。”

郭靖见部属未曾尽数脱险,那肯先行入城,反而回马上前,刺杀了两名冲得最近的蒙古勇士。

但大军既动,犹如潮水一般,郭靖虽武艺精深,一人之力,又怎抵挡得了大军冲击?

朱子柳在城头见情势危急,忙垂下一根长索,叫道:“郭兄弟,抓住了。”

郭靖一回头,见最后一名丐帮兄弟已经入城,却有十余名蒙古兵跟着冲进城门。

城门旁的刀斧手一面抵敌,一面用力关门,两尺厚的铁门缓缓合拢。

郭靖大喝一声,挺矛刺死了一名蒙古十夫长,纵身跃起,拉住了长索。

朱子柳奋力拉扯,郭靖登时向上升了丈许。

蒙古军督战的万夫长大喝:“放箭!”

霎时之间千弩齐发。

郭靖上跃之际早已防到此着,扯下长袍下襟,右手拉索,左手将袍子在身前舞得犹如一块大盾牌,劲力贯袍,将羽箭尽皆挡开,只是他所乘的坐骑却在城门前连中数百枝长箭,竟如刺□一般。

朱子柳双手交替,将郭靖越拉越高。

眼见他身子离城头尚有二丈,蒙古军中突然转出一个高瘦和尚,身披黄色袈裟,正是金轮法王。

他从一名蒙古军官手中接过铁弓长箭,拉满了弦,搭上狼牙雕翎,心知郭靖与朱子柳都武艺深湛,倘若射向人身,定被当开,当下右手一松,羽箭离弦,向长索中节射去。

这一招甚是毒辣,羽箭离郭朱二人均有一丈上下,二人无法相挡。

金轮法王尚怕二人突出奇法破解,一箭既出,又分向朱子柳与郭靖各射一箭。

第一箭拍的一声,将长索断成两截,第二第三箭势挟劲风,续向朱郭二人射到。

长索既断,郭靖身子一沉,那第二箭自是射他不着。

朱子柳但觉手上一轻,叫声:“不好!”

羽箭已到面门。

这一箭劲急异常,发射者显是内力极为深厚,此刻城头上站满了人,朱子柳心知若是低头闪避,这箭定须伤了身后之人,当下左手伸出二指,看准长箭来势,在箭□上一拨,那箭斜斜的落下城头去了。

郭靖一觉绳索断截,暗暗吃惊,跌下城去虽然不致受伤,但在这千军万马包围之中,如何杀得出去?

此时敌军逼近城门,我军若是开城接应,敌军定然乘机抢门。

危急之中不及细想,左足在城墙上一点,身子斗然拔高丈余,右足跟着在城墙上一点,再升高了丈余。

这路“上天梯”

的高深武功当世会者极少,即令有人练就,每一步也只上升得二三尺而已,他这般在光溜溜的城墙上踏步而上,一步便跃上丈许,武功之高,的是惊世骇俗。

霎时之间,城上城下寂静无声,数万道目光尽皆注视在他身上。

金轮法王暗暗骇异,知道这“上天梯”

功夫全凭提一口气跃上,只消中间略有打岔,令他一口气松了,第三步便不能再行窜上,当下弯弓搭箭,又是一箭向郭靖背心射去。

箭去如风,城上城下众军齐叫:“休得放箭!”

两军见郭靖武功惊人,个个钦服,均盼他就此纵上城头。

蒙古兵虽是敌人,却也崇敬英雄好汉,突见有人暗箭加害,无不愤慨。

郭靖听得背后长箭来势凌厉,暗叫:“罢了!”

只得回手将箭拨开。

两军数万人见他背后犹似生了眼睛一般,这一箭偷袭竟然伤他不得,齐声喝采。

但就在震天响的采声之中,郭靖身子已微微向下一沉,距城头虽只数尺,却再也窜不上去了。

当两军激战之际,杨过心中也似有两军交战一般,眼见郭靖身遭危难,他上升下降,再上再落,这两下起伏只片刻间之事,杨过心中却已转了几次念头:“他是我杀父仇人,我杀他不杀?

救他不救?”

当郭靖使“上天梯”

功夫将上城头之际,杨过便想凌空发掌击落,郭靖在半空无所借力,定然身受重伤,堕下城去。

他稍一迟疑,郭靖已被法王发箭阻挠,无法纵上。

杨过心中乱成一团,突然间左手拉住朱子柳手中半截绳索,扑下城去,右手已抓住了郭靖的手臂。

这一下奇变陡生,但朱子柳随机应变,快捷异常,当即双臂使劲,先将绳索向下微微一沉,随即劲运双臂,急甩过顶。

杨过与郭靖二人在半空中划了个圆圈,就如两头大鸟般飞在半空。

城上城下兵将数万,无不瞧得张大了口合不拢来。

郭靖身在半空,心想连受这番僧袭击,未能还手,岂非输于他了?

望见金轮法王又是一箭射来,左足一踏上城头,立即从守军手中抢过弓箭,猿臂伸屈,长箭飞出,对准金轮法王发来的那箭射去,半空中双箭相交,将法王来箭劈为两截。

法王刚呆得一呆,突然疾风劲急,铮的一响,手中铁弓又已断折。

要知法王与郭靖的武功虽在伯仲之间,但郭靖自幼在蒙古受神箭手哲别传授,再加再上精湛内力,弓箭之技,天下无双,法王自是瞠乎其后。

他连珠三箭,第一箭劈箭,第二箭断弓,第三箭却对准了忽必烈的大纛射去。

这大纛迎风招展,在千军万马之中显得十分威武,猛地□一箭射来,旗索断绝,忽必烈的黄旗立时滑了下来。

城上城下两军又是齐声发喊。

忽必烈见郭靖如此威武,己军士气已沮,当即传令退军。

郭靖站在城头,但见蒙古军军形整肃,后退时井然有序,先行者不躁,殿后者不惧,不禁叹了一口长气,心想:“蒙古精兵,实非我积弱之宋军可敌。”

想起国事,不由得忧从中来,浓眉双蹙。

朱子柳、杨过等见他扬威于敌阵之中,耀武于万众之前,但竟没半点骄色,心下无不深佩。

忽必烈退军数十里,途中默思破城之策,心想有郭靖在彼,襄阳果是难克。

法王道:“殿下亲眼所见,若非杨过那小子出手救援,郭靖今日性命不保。

老衲早知那杨过是个反覆无常之徒。”

忽必烈道:“不然!

料那杨过是要手刃郭靖,为父报仇,不愿假手于人。

我瞧他为人飞扬勇决,并非深沉险诈之人。”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