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书友树懒王子关于夏国建制的讨论(3/3)

这也是为了分流一些将来的“腐儒文人”

啊!

同时,“扩张”

也是为了增加“总体社会财富”



文人武人都有大把新的利益可分,想必二者的尖锐矛盾也会得到缓和。

日期:2011-11-1418:52支持[0]反对[0]【引用】

【快速回复】

发表人:树懒王子 树懒王子 等级:8 发消息6、嗯,土地.........

历朝历代末期真正亡于外敌的,似乎很少。

大部分是由于“土地兼并”

导致贫民生存无望,社会矛盾空前激烈,国内发生暴乱。

平定暴乱时,由于中央军队战力不强,只能由地方自主,导致地方“军阀化”

“割据化”



再加上异族外敌趁虚而入,大批败军,生存无望的蚁民,失势的文人为其前驱,甘当汉奸。

种种原因中,最根本的就是“土地问题”



建议对“汉本土”

制定严格的“地亩限制”

(有上限无下限)。

使富贵者不能肆意扩充兼并土地。

将富贵者的最高土地拥有量限制在一个较小范围内(可与爵位挂钩,但最高爵位的土地也不能多)。

如此,富贵者有钱但不能大肆买田买地,只能逼使其将资本转化到投资工商业中。

同时,可以允许富贵者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中“坞堡化”

“坞壁化”



将他们争福拼贵的心思用在建筑,而不是土地上。

另外,土地面积有限的小型坞堡,根本无力对抗中央,也无力支撑超大规模家族的生存所需,避免了“门阀化”

“土豪化”



(而遍布汉本土的小坞堡,将在未来有可能的“胡乱”

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抵抗作用。

) 土地面积的限制,以及爵位继承的限制,将逼使富贵者的非继承人不得不离开汉本土,睁眼看世界,将追求未来的地位富贵的希望转移到遥远广大的“征服殖民地”

中。

------- 汉人讲究安土重迁,贫民也不会愿意远离桑梓家园,远赴异域重新开始孤独的打拼。

那么,怎么能吸引他们去殖民地呢?

大规模的政府强制迁移显然不可取。

如果,贫民者,到殖民地,不是从贫民屯田开始。

而是由军团划定大量土地归其所有,建立小型庄园牧场。

同时免费,或贷款提前给付一定量的奴隶给其耕种。

并且对其进行军事训练,或在庄园初期进行军事保护。

那么,从贫民一跃成为“老爷”

的诱惑,必定是汉人贫民所无法抗拒的。

“军人化”

的汉人农民在摆脱繁杂土地耕种放牧的同时,也将极大的支撑军团的存在。

无数的“小地主”

“小老爷”

汉人所能有效控制的土地,必将远远超过无数的“小农民”



这也有力的弥补了“异域殖民地汉人稀少”

的问题。

另外,一个“老爷”

可以供养的妻妾家人也远远超过一个“小农民”



多娶异族妻妾,多生混血子嗣,也将有力的弥补人口稀少问题,并对殖民地进行快速的人口同化。

日期:2011-11-1420:10支持[0]反对[0]【引用】

【快速回复】

发表人:树懒王子 树懒王子 等级:8 发消息 每页30篇共6篇到第页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