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32章 随心所欲 无法无相(2/3)

若是旁人强求,全无益处。

顾朝辞与其过了一招,掌法上未落下风,功力上确有不及之处,心下不由一凛,但又一想:“这和尚年纪比我大的多,功力少说也比我多了七八十年,自然比我醇厚,这也是理所应当!”

而你可以是正,也可以是邪,心思多变,无有定数,除了自己,没人能猜到你下一步,要做什么事,这正暗合了道家无法无相之要义。”

王语嫣目不转睛看着顾朝辞,说道:“你好好看吧,这一战百年难得一遇,常人一生难见一次,这也会是当今武林最为精彩璀璨的一战。”

世上之事,到了高深处都是殊途同归, 譬如最高深武学与最绝妙的文章,非是成于人,而是成于天,亦可说成于心。

两女齐齐点头,阿紫更是说道:“他们那轻功一施展,都跟鬼魅一样。”

顾朝辞微一颔首:“大师懂我!

顾某心思杂乱,牵挂太多,非赤子之心那般纯澈,修习内功时念头丛生,若一味降服,终究事倍功半。”

这时老僧还是未动,甚至连一根手指头也没有动过,可顾朝辞忽然就感觉到了一股强力气流逼了过来,沛然浑厚,前所未见。

少林诸玄隐隐有悟,均想似大师潜运神功,身手不动,却能心到力至,我等再修炼一百年恐怕也是枉然。

莫非这位老僧竟是佛祖见我少林势微,特意派遣菩萨化身以渡劫难,否则怎能有如此广大神通、无边佛法?

老僧看着顾朝辞微微一笑,道:“好个降龙掌,这一掌不光出自丐帮降龙二十八掌,也融合了逍遥派的武学理念吧?”



而且自己第一晚偷入藏经阁,找到一本《无相劫指谱》,知是少林派七十二绝技之一,当时喜不自胜,此事除自己之外,更无第二人知晓。

难道这老僧当时确是在旁亲眼目睹?

一时之间冷汗直流,颤声道:“你……你,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

顾朝辞也点了点头道:“这我就懂了,对于普通人来说,武学要到达‘空无’之境,已是难如登天,但你已超越了这个境界。”

这正是世间武者,连想也不敢想的道之巅峰!”

老僧目光一转,凝注他道:“那只因已有多年,未曾遇到值得老衲出手之人。”

王语嫣听的也是心中一动,自家这夫君做人做事,的确没有固定,都是心之所想,行之所及。

玄慈、玄难等僧同时跪倒,说道:“大师,可有法子救得玄澄师兄(师弟)一救?”

他襟袖飘扬,九阳神功心法随心而转,身子凝如江心磐石,伫立激流之中,任由对手气势张扬,从他身边一一掠过,身子俨然虚无幻影。

正是那句“你强任你强,清风拂山岗,你恶自你恶,明月照大江!”

顾朝辞也很是认可,以他的内力修为,若去学少林寺七十二绝技,只要愿意,就能做到,但他不会如此,非不能而是不屑。

最先变化的就是他的那双眼睛,他本来就像是一个看破红尘的智者,目光中透着智慧,温和而平静,可在这一瞬间,他的眼睛却变得如仿佛万年寒冰,目光变得如刀锋般锐利。

老僧继续说道:“本派武功博大精深,无所不包,但都以佛学为基,如所练的只不过是拳打脚踢、兵刃暗器的外门功夫,那也罢了,对自身危害甚微,只须身子强壮,尽自抵御得住。

两人此战,自身声名事小,还有门户传承,不是儿戏,也不是夫妻之间比高低。

总不能谁被谁轻轻拍一下,谁就认输吧?”

不知过了多久,这两道静立的人影,还是静静而立,两人之间没有刀光剑影,没有任何动作,也没有任何声音,仿佛所有的生命都已忽然消逝,就连天地间突然变得说不出的压抑,这股难以形容的压力,似乎要将少室山的每一条生命都摧毁。

萧远山是契丹英雄,纵然受制于人,也不减犷悍之气,听老僧以他自身说法,就想反驳,只是被玄寂等阻止。

王语嫣道:“刚才你也见了,你觉得你姐夫与这位大师身法快不快?”

若换成了别人,只怕早已无法忍受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已然发狂。

记得居士第二次来借阁的,是一本《善勇猛拳法》。

当时老僧暗暗叹息,知道居士由此入魔,愈陷愈深,心中不忍,在居士惯常取书之处,放了一部《法华经》、一部《杂阿含经》,只盼居士能借了去,研读参悟。

少林诸玄早被老僧折服,一齐合掌道:“请师父更说佛法。”

萧远山直到现在,想起慕容博也是恨恨不已,冷冷说道:“慕容老匹夫害我一生,我只恨知道真相太晚,又让他死的太过便宜了。”

如萧居士这般高深内功大成之人,虽然通晓绝技应用法门,可以如臂使指,但如不存慈悲布施、普渡众生之念,终不能消解修习这些上乘武功时所中的戾气,旧患消除,新患而生,终难得解脱。”

老僧手足不动,身子轻摇轻晃,形似一竿修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这世上似你这般顶尖的武学高手,寥寥可数,可谓生之不易。

老僧合十,微微一笑道:“今日能遇上居士,也是老衲平生之幸。”

其中的是非对错实则并不重要,这才是你修习内功时,能够勇猛精进的主要原因。”

老僧续道:“武学之道讲究不囿于物,不萦于心,你满是执念,纵有神功妙法、不世传承,终究走不到武学之巅。

阿紫展颜一笑道:“那这一战呢?

这一战的精彩之处又是什么?”

萧远山不禁陷入了沉思,他在清凉山败于顾朝辞之手,被少林寺捉拿,内心怎不后悔?

无数次推演与顾朝辞的交手过程,这时听老僧一言,当即明白自己败在何处!

顾朝辞听的也是暗暗点头,忽然问道:“敢问神僧,你早已悟通空无,万事万物不萦于怀,若非顾某咄咄逼人,以少林传承相威胁,恐佛踪难现。

可你既然出现,又不合空无二字,那你的道又在哪里?”

王语嫣看了一眼这个倔强又聪明的小妹子,美眸中透着一丝赞许,臻首轻点道:“不错。

最可怕的就是,顾朝辞面对自己,身上竟有种超乎想象的昂然战意,仿佛他不是第一次见到自己,他来少林寺的目的,也根本不是为了报仇灭门,就是专门为了自己。

只因在你心里,天地万物、世俗虚名皆为过眼烟云。

而这些东西,只要你想要,随时都能拿回来,一切都在你心中。”

你一身少林绝学,威力不在顾居士绝学之下,论功力他更比你少了三十多年,但你为何仍然败于他这等年轻武人之手,此症结何在,你可曾明白?”

两人嘴上打着机锋,但周身气流涌动,你来我往,气劲一时间充斥高台,可无声无息,但高台上起伏震动,青石台板与顶梁巨木之间,发出“吱呀呀”

的呻吟。

这时钟灵也凑了过来,说道:“姐姐,你说的这么玄妙,可他们究竟在等什么?”

少林诸玄身在外围,都感觉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玄慈与萧远山重伤未愈,更是与几位少林玄字僧下了高台,台上的有些人都不禁感到双腿发麻,那顾朝辞与老僧承受的何等压力,可想而知了。

萧远山心下一惊,他自忖到少林寺来偷研武功。

全寺僧人没一个知悉,这老僧又怎会知道?

…… 以他们的深厚内力,纵然谁不小心,身上挨了一下快招,也不会造成伤害,也就分不出胜负。

这就是武学中主求轻灵与厚重之分。

纵然绝世妙手也得在特殊环境下,心境到了,方能成其大功。”

老僧点头道:“不错,世上之人无论善恶,心中总有各种规矩和条条框框,来束缚自己心灵。

众人听了这话,心中大有所惊,这老僧神通广大,如神如佛,达到了这种孤高绝世的境界,也不足为奇。

顾朝辞接着道:“老禅师眼中无神,却心中通透。

正应了那句眼见即心见,眼中空无一切,心中自是一切皆空,正是因为空无一切,所以才能随心所欲。

王语嫣道:“若只论场面之惨烈,卫辉城那一战,自然为武林中历次大战之首,但若论招式之精妙、过程之惊险、对手之强大,我认为,非这一战莫属。”

一旦与人交手,招式便不再拘泥于成规,你手上无招,心中也无招,随心所欲,无不如意,天下莫敌。

这都是前奏,实则都在观敌虚实,蓄力蓄势。

在我少林派,便叫做‘武学障’,与别宗别派的‘知见障’道理相同。

可顾朝辞呢?

他既然能看得出老僧的武学深浅,这是不是表示他的武功也同样可怕?

这是不是因为他同样到达了随心所欲,无不如意这种绝世之境呢?

老僧一直静静的听着,又再次打量了顾朝辞一番,微笑道:“居士能有此见解,老衲就明白,你为何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了。

老僧见他此时仍然不忘仇恨,叹了口气,道:“老衲也不知你从何处得了一份机缘,竟然习得我佛家高深内功,还臻至阴阳互济之妙境,解除了自己阳气过旺,虚火上冲之隐患,让‘梁门’、‘太乙’‘关元’三穴上的病痛也已好转,真是得天之幸。

顾朝辞忽道:“所以你身怀不世修为,却愿意在少林寺中做一个没有位份的服事僧。

众人眼见老僧与顾朝辞要动手的节骨眼上,却与萧远山说的没完,心中大为不解,直到这时才明白,老僧是怜惜萧远山这身武功修来不易的缘故。

顾朝辞则在寻思,自己倘若愿意出手,以先天功一阳指给他推拿续脉,能否将玄澄给治好。

玄字辈僧人齐道:“是。

多谢开示。”

但两双迥然不同的眼睛,眨也不眨,还在默然相视,似乎想要从彼此的眼睛里,找寻出一丝破绽。

老僧摇头道:“责备二字,老衲不敢。

但你过去杀人甚多,颇伤无辜,像乔三槐夫妇、玄苦大师,实是不该杀的。”

而这一刻,顾朝辞忽然就感觉到了一种逼人的寒意,一种接近于死亡般的寒意,这股寒意,他知道,既来于外力,但也是来自于自己内心深处。

若说到武学上,任何武功练到了巅峰,就是殊途同归,道理也都一样。

阿紫黑眼睛转了转,说道:“你是说,那一战夹杂了过多的阴谋与算计,已悖于武学之道义与精神。”

阿紫很是不服道:“难道比姐夫在卫辉城迎战乔峰父子、慕容博、鸠摩智、丁老怪的那一战还要精彩?”

王语嫣心道:“何止没有把握,输的几率反而更大。”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