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26章 飞狐外传(17)(2/2)

众人一呆,均想:“他已难逃你掌握,却来说反话。”

却听赵半山又道:“我先说乱环诀与你,好好记下了。”

朗声念道: “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随合妙无穷。

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能拨千斤动。

手脚齐进竖找横,掌中乱环落不空。

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

这八句一念,孙刚峰与陈禹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

这八句诗不像诗、歌不像歌的话,正是太极门中的“乱环诀”



陈禹幼时也依稀听父亲说起过,只全然不懂其中奥妙,万想不到赵半山真能原原本本的念给自己听。

他把心一横,生死置之度外,道:“其中含义,还请赵三爷指点。”

赵半山道:“本门太极功夫,出手招招成环。

所谓乱环,便是说拳招虽有定型,变化却存乎其人。

手法虽均成环,却有高低、进退、出入、攻守之别。

圈有大圈、小圈、平圈、立圈、斜圈、正圈、有形圈及无形圈之分。

临敌之际,须得以大克小、以斜克正、以无形克有形,每一招发出,均须暗蓄环劲。”

他一面说,一面比划各项圈环的形状,又道:“我以环形之力,推得敌人进我无形圈内,那时欲其左则左,欲其右则右。

然后以四两微力,拨动敌方千斤。

务须以我竖力,击敌横侧。

太极拳胜负之数,在于找对发点,击准落点。”

他所说的拳理明白浅显,人人能解,但其中实含至理。

厅上众人均为武学好手,听他口中讲述,手脚比拟,无不出神。

能听到这样一位武学名家讲述拳理精义,实是一生之中可遇而不可求的良机。

胡斐凝神倾听,心花怒放,正是如闻天乐。

赵半山说的是太极拳秘诀,初时王氏兄弟、商老太、马行空、殷仲翔等还只存着观摩与切磋之心,后来听他越说越透彻,许多长期积在心中的疑难,师父解说不出、自己苦思不明,却凭他三言两语,登时豁然通解。

赵半山解毕“乱环诀”

,说道:“口诀只是几句话,这斜圈无形圈使得对不对,发点与落点准不准,却是毕生的功力。

你懂了么?”

陈禹盼望这“乱环诀”

盼了一生,此时听得明白,懂得透彻,知道只要再加十余年苦练,凭此一诀便可成武学大师,不由得满心欢喜,又问:“请问赵爷,那阴阳诀又是如何?”

赵半山道:“阴阳诀也是八句,你记好了。”

陈禹听得出神,就似当年听父亲传授武功一般,随口应道:“是,孩儿用心记着。”

待得出口,这才惊觉,不由得满脸通红,但众人都在倾听赵半山讲武,谁也没留意他说些什么。

只听赵半山朗声念道: “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开合问刚柔。

正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里何须愁?

生克二法随着用,闪进全在动中求。

轻重虚实怎的是?

重里现轻勿稍留。”

这口诀陈禹却从没听见过,但他此时全无怀疑,用心记忆。

赵半山拉开架式,比着拳路,说道:“万物都分阴阳。

拳法中的阴阳包含正反、软硬、刚柔、伸屈、上下、左右、前后等等。

伸是阳,屈是阴;上是阳,下是阴。

散手以吞法为先,用刚劲进击,如蛇吸食;合手以吐法为先,用柔劲陷入,似牛吐草。

均须冷、急、快、脆。

至于正,那是四个正面,隅是四角。

临敌之际,务须以我之正冲敌之隅。

倘若正对正,那便冲撞,便是以硬力拚硬力。

如果年幼力弱,功力不及对手,定然吃亏。”

胡斐一直在凝神听他讲解拳理,听到此处,心中一凛:“难道这句话是说给我听的么?

是说我与王剑英以力拚力的错处么?”

却见赵半山一眼不望自己,手脚不停,口中也丝毫不停:“倘若以角冲角,拳法上叫作:‘轻对轻,全落空’。

必须以我之重,击敌之轻;以我之轻,避敌之重。

再说到‘闪进’二字,当闪避敌方进击之时,也须同时反攻,这是守中有攻;而自己攻击之时,也须同时闪避敌方进招,这是攻中有守,此所谓‘逢闪必进,逢进必闪’。

拳诀中言道:‘何谓打?

何谓顾?

打即顾,顾即打,发手便是。

何谓闪?

何谓进?

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

’倘若攻守有别,那便不是上乘武功。”

这番话只将胡斐听得犹似大梦初醒,心道:“要是我早知此理,适才跟王氏兄弟比武,未必就输。”

心中对赵半山钦佩到了极处。

赵半山又道:“武功中的劲力千变万化,但大别只有三般劲,即轻、重、空。

用重不如用轻,用轻不如用空。

拳诀言道:‘双重行不通,单重倒成功。

’双重是力与力争,我欲去,你欲来,结果是大力制小力。

单重却是以我小力,击敌无力之处,那便能一发成功。

要使得敌人的大力处处落空,我力虽小,却能胜敌,这才算是武学高手。”

只见他出手比划,许多拳法竟是胡斐刚才与王剑英对掌时所用。

他详加解释,这一招如何可使敌招用空,这一招如何方始见功。

胡斐听得此处,方始大悟:“原来赵三爷费了这么大力气,却是在指点我学武功。”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