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5章 天龙(213)(1/2)
慕容博给玄慈揭破本来面目,又说穿当日假传讯息、酿成雁门关祸变之人便即是他,情知不但萧氏父子欲得己而甘心,且亦不容于中原豪雄,当即飞身向少林寺中奔去。
少林寺房舍众多,自己熟悉地形,不论在那里一藏,萧氏父子都不易找到。
但萧远山与萧峰二人对他恨之切骨,如影随形般跟踪而来。
萧远山和他年纪相当,功力相若,慕容博既先奔了片刻,萧远山便难追及。
萧峰却正当壮年,武功精力,俱在登峰造极之时,发力疾赶之下,当慕容博奔近少林寺山门口时,萧峰于数丈外挥掌拍出,掌力已及后背。
慕容博回掌挡架,全身一震,手臂隐隐发麻,不禁大惊:“这契丹小狗功力如此厉害!”
侧身闪进山门。
萧峰那容他脱身,抢步急赶。
但慕容博既入寺中,到处回廊殿堂,萧峰掌力虽强,却已拍不到他。
三人一前二后,片刻间便已奔入藏经阁中。
慕容博破窗而入,一出手便点了守阁四僧的昏睡穴,转过身来,冷笑道:“萧远山,是你父子二人齐上呢,还是咱二老单打独斗,拚个死活?”
萧远山拦住阁门,说道:“孩儿,你挡着窗口,别让他走了。”
萧峰道:“是!”
闪身窗边,横掌当胸,父子二人合围,眼看慕容博再难脱身。
萧远山道:“你我之间的深仇大怨,不死不解。
当年三次较艺,我都适可而止,手下容情,今日识破了你本来面目,你又已武功大进,自是我父子联手齐上,取你性命。”
慕容博哈哈一笑,正要回答,忽听得楼梯上脚步声响,走上一个人来,正是鸠摩智。
他向慕容博合什一礼,说道:“慕容先生,昔年一别,嗣后便闻先生西去,小僧好生痛悼,原来先生隐居不出,另有深意,今日重会,真乃喜煞小僧也。”
慕容博抱拳还礼,笑道:“在下因家国之故,蜗伏假死,致劳大师挂念,实深惭愧。”
鸠摩智道:“岂敢,岂敢。
当日小僧与先生邂逅相逢,讲武论剑,得蒙先生指点数日,生平疑义,一旦尽解,又承先生以少林寺七十二绝技要旨相赠,更铭感于心。”
慕容博笑道:“些许小事,何足挂齿?”
向萧氏父子道:“萧老侠、萧大侠,这位鸠摩智神僧,乃吐蕃国大轮明王,佛法渊深,武功更远胜在下,可说当世罕有其比。”
萧远山和萧峰对望了一眼,均想:“这番僧虽然未必能强于慕容博,但也必甚为了得,他与慕容博渊源如此之深,自然要相助于他,此战胜败,倒是难说了。”
鸠摩智道:“慕容先生谬赞。
当年小僧听先生论及剑法,以大理国天龙寺‘六脉神剑’为天下诸剑第一,恨未得见,引为平生憾事。
小僧得悉先生噩耗,便前赴大理天龙寺,欲求六脉神剑剑谱,焚化于先生墓前,以报知己。
不料天龙寺枯荣老僧奸诈狡狯,竟在紧急关头以内力焚毁剑谱。
小僧虽存季札挂剑之念,却不克完愿,抱憾良深。”
慕容博道:“大师只存此念,在下已不胜感激。
何况段氏六脉神剑尚存人间,适才大理段公子与犬子相斗,剑气纵横,天下第一剑之言,名不虚传。”
便在此时,人影晃动,藏经阁中又多了一人,正是慕容复。
他落后数步,到得寺中,便失了父亲和萧峰父子的踪迹,待得寻到藏经阁中,反让鸠摩智赶在头里。
他刚好听得父亲说起段誉以六脉神剑胜过自己之事,不禁大感羞惭。
慕容博又道:“这里萧氏父子欲杀我而甘心,大师以为如何?”
鸠摩智道:“忝在多年知交,焉能袖手?”
萧峰见慕容复赶到,变成对方三人而己方只有二人,慕容复虽然稍弱,却也未可小觑,只怕非但杀慕容博不得,自己父子反要毕命于藏经阁中。
但他胆气豪勇,浑不以身处逆境为意,大声喝道:“今日之事,不判生死,决不罢休。
接招罢!”
呼的一掌,便向慕容博急拍过去。
慕容博左手疾拂,凝运功力,要将他掌力化去。
喀喇喇一声响,左首一座书架木片纷飞,断成数截,架上经书塌将下来。
萧峰这一掌劲力雄浑,慕容博虽将之拂开,却未得消解,不过将掌力转移方位,击上了书架。
慕容博微微一笑,说道:“南慕容,北乔峰!
果然名下无虚!
萧兄,我有一言,你听是不听?”
萧远山道:“任凭你如何花言巧语,休想叫我不报杀妻深仇。”
慕容博道:“你要杀我报仇,以今日之势,只怕未必能够。
我方三人,敌你父子二人,请问是谁多占赢面?”
萧远山道:“当然是你多占赢面。
大丈夫以寡敌众,又何足惧?”
慕容博道:“萧氏父子英名盖世,生平怕过谁来?
可是惧虽不惧,今日要想杀我,却也甚难。
我跟你做一桩买卖,我让你得遂报仇之愿,但你父子却须答允我一件事。”
萧远山、萧峰均感诧异:“这老贼不知又生什么诡计?”
慕容博又道:“只须你父子允了此事,便可上前杀我报仇。
在下束手待毙,决不抗拒,鸠摩师兄和复儿也不得出手救援。”
他此言一出,萧远山父子固然大奇,鸠摩智和慕容复也是惊骇莫名。
慕容复叫道:“爹爹,我众彼寡……”
鸠摩智也道:“慕容先生何出此言?
小僧但教有一口气在,决不容人伸一指加于先生。”
慕容博道:“大师高义,在下交了这样一位朋友,虽死何憾?
萧兄,在下有一事请教。
当年我假传讯息,致酿巨祸,萧兄可知在下干此无行败德之事,其意何在?”
萧远山怒气填膺,戟指骂道:“你本是个卑鄙小人,为非作歹,幸灾乐祸,又何必有甚用意?”
踏上一步,呼的一拳便击了过去。
鸠摩智斜刺里闪至,双掌封挡,波的一声响,拳风掌力相互激荡,冲将上去,屋顶灰尘沙沙而落。
这一下掌拳相交,竟不分高下,两人都暗自钦佩。
慕容博道:“萧兄暂抑怒气,且听在下毕言。
萧兄一向远在北国,咱二人素不相识,自无怨仇。
至于少林寺玄慈方丈,在下更和他交好多年。
我既竭力挑拨生事,要双方斗个两败俱伤,自当有重大原由。”
萧远山双目中直欲喷出火来,喝道:“什么原由?
你……你说,你说!”
慕容博道:“萧兄,你是契丹人。
鸠摩智明王是吐蕃国人。
他们中土武人,都说你们是番邦夷狄,并非上国衣冠。
令郎明明是丐帮帮主,才略武功,震铄当世,真乃丐帮中古今罕有的英雄豪杰。
可是群丐一知他是契丹异族,立刻翻脸不容情,非但不认他为帮主,且人人欲杀之而甘心。
萧兄,你说此事是否公道?”
萧远山道:“宋辽世仇,两国攻伐争斗,已历一百余年。
边疆之上,宋人辽人相见即杀,自来如此。
丐帮中人既知我儿是契丹人,岂能奉仇为主?
此是事理之常,也没什么不公道。”
顿了一顿,又道:“玄慈方丈、汪剑通等杀我妻室、下属,原非本意。
但就算存心如此,那也是宋辽之争,不足为奇,只是你设计陷害,却放你不过。”
慕容博道:“依萧兄之见,两国相争,攻战杀伐,只求破敌制胜,克成大功,是不是还须讲究什么仁义道德?”
萧远山道:“兵不厌诈,自来就是如此。
你说这些不相干的言语作甚?”
慕容博微微一笑,说道:“萧兄,你道我慕容博是那一国人?”
萧远山微微一凛,道:“你姑苏慕容氏,当然是南朝汉人,难道还是什么外国人?”
玄慈方丈学识渊博,先前听得慕容博劝阻慕容复自杀,从他几句话之中,便猜知了他的出身来历。
萧远山不知往昔史事,便不明其中情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