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章 天龙(47)(2/2)
他跳起身来,展开“凌波微步”
走动,越走越快,真气鼓荡,更加不可抑制,忍不住大声号叫,惊动了旁人。
一名太医道:“启奏皇上:世子脉搏洪盛之极,似乎血气太旺,微臣愚见,给世子放一些血,不知是否使得?”
保定帝心想此法或许管用,点头道:“好,你给他放放血。”
那太医应道:“是!”
打开药箱,从一只磁盒中取出一条肥大的水蛭来。
水蛭善于吸血,用以吸去病人身上的瘀血,最为方便,且不疼痛。
那太医捏住段誉的手臂,将水蛭口对准他血管。
水蛭碰到段誉手臂后,不住扭动,无论如何不肯咬上去。
那太医大奇,用力按着水蛭,过得半晌,水蛭一挺,竟然死了。
那太医在皇帝跟前出丑,额头汗水涔涔而下,忙取过第二只水蛭来,仍如此僵死。
另一名太医脸有忧色,说道:“启奏皇上:世子中了剧毒,连水蛭也毒死了。”
他那知段誉吞食了万毒之王莽牯朱蛤后,任何蛇虫闻到他身上气息,便即远避,即令最厉害的毒蛇也都慑服,何况小小水蛭?
保定帝心中焦急,问道:“那是什么毒药,如此厉害?”
一名太医道:“以臣愚见,世子脉象亢燥,是中了一项罕见的热毒,这名称么?
这个……这个……微臣愚鲁……”
另一名太医道:“不然。
世子脉象阴虚,毒性唯寒,当用热毒中和。”
段誉体内既有黄眉僧、南海鳄神、钟万仇阳刚的内力,复有叶二娘、云中鹤、崔百泉阴柔的内力,两名太医各见一偏,都说不出个真正的所以然来。
保定帝听他们争论不休,这二人是大理国医道最精的名医,见地却竟如此大相枘凿,可见侄儿体内的邪毒委实古怪之极,右手伸出食、中、无名三指,轻轻搭在段誉腕脉的“列缺穴”
上。
他段家子孙的脉搏往往不行于寸口,而行于列缺,医家称为“反关脉”
。
两名太医见皇上一出手便显得深明医道,都好生佩服。
一人道:“医书上言道:反关脉左手得之主贵,右手得之主富,左右俱反,大富大贵。
陛下、镇南王、世子三位都是反关脉。”
另一人道:“三位大富大贵,那也不用因反关脉而知。”
先一人道:“不然。
世子的脉象既大富大贵,足证此病虽然凶险,却无大碍。”
另一名太医不以为然,心道:“大富大贵之人,难道就没横死的?”
这句话却不便出口了。
保定帝只觉侄儿脉搏跳动既劲且快,这般跳将下去,心脏如何支持得住?
手指上微一使劲,想查察他经络中更有什么异象,突然之间,自身内力急泻而出,霎时便无影无踪。
他大吃一惊,急忙松手。
他自不知段誉已练成了“北冥神功”
中的手太阴肺经,而列缺穴正是这路经脉中的穴道。
保定帝一运内劲,便是将内力强灌入段誉体内。
段誉叫声:“啊哟!”
全身剧震,颤抖难止。
保定帝退后两步,说道:“誉儿,你遇过星宿海的丁春秋吗?”
段誉道:“丁……丁春秋?
侄儿不知他是谁。”
保定帝道:“听说是个仙风道骨、面如冠玉、画中神仙一般的老人。”
段誉道:“侄儿从来没见过他。”
保定帝道:“这人有一身邪门功夫,善消别人内力,叫作‘化功大法’,能令人毕生武学修为废于一旦,天下武林之士,无不深恶痛绝。
你既没见过他,怎……怎学到了这门邪功?”
段誉忙道:“侄儿没学……学过。
丁春秋和化功大法,侄儿刚才还是首次听伯父说到。”
保定帝料他不会撒谎,更不会来化自己内力,一转念间已明其理:“是了,定是延庆太子学过这门邪功,不知使了什么古怪法道,将此邪功渡入誉儿体内,让他不知不觉的便害了我和淳弟。
嘿嘿,此人号称‘天下第一恶人’,果真名不虚传!”
但见段誉双手在身上乱搔乱抓,将衣服扯得稀烂,皮肤上搔出条条血痕,竭力忍住,才不号叫呼喊,口中不住呻吟。
刀白凤不住安慰:“誉儿,你耐着些儿,过一会儿便好了。”
保定帝寻思:“这个难题,只有向天龙寺去求教了。”
说道:“誉儿,我带你去拜见几位长辈,料想他们定有法子给你治好邪毒。”
段誉应道:“是!”
刀白凤忙取过衣衫给儿子换上。
保定帝带同他出府,各乘一马,向点苍山驰去。
天龙寺在大理城外点苍山中岳峰之北,正式寺名叫作崇圣寺,但大理百姓叫惯了,都称之为天龙寺,背负苍山,面临洱水,极占形胜。
寺有三塔,建于唐初,大者高二百余尺,十六级,塔顶有铁铸记云:“大唐贞观尉迟敬德造。”
相传天龙寺有五宝,三塔为五宝之首。
段氏历代祖先做皇帝的,往往避位为僧,都是在这天龙寺中出家,因此天龙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庙,于全国诸寺之中最为尊崇。
每位皇帝出家后,子孙逢他生日,必到寺中朝拜,每朝拜一次,必有奉献装修。
寺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规模宏大,构筑精丽,即是中原如五台、开元、九华、峨嵋诸处佛门胜地的名山大寺,亦少有其比,只因僻处南疆,其名不彰。
段誉遵从伯父指点,一路在马背上疏导体内冲突不休的内息,烦恶稍减,这时随着伯父来到寺前。
这天龙寺乃保定帝常到之地,当下便去谒见方丈本因大师。
本因大师若以俗家辈份排列,是保定帝的叔父,出家人既不拘君臣之礼,也不叙家人辈行,两人以平等礼法相见。
保定帝将段誉如何为延庆太子所擒、如何中了邪毒、如何身染邪功、化人内力等情一一说了。
本因方丈沉吟片刻,道:“请随我去牟尼堂,见见三位师兄弟。”
保定帝道:“打扰众位大和尚清修,罪过不小。”
本因方丈道:“镇南世子将来是我国嗣君,一身系全国百姓的祸福。
你的见识内力在我之上,既来问我,自是大大的疑难。
我一人难决,当与三位师兄弟共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