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 天龙(48)(1/2)
两名小沙弥在前引路,其后是本因方丈,更后是保定帝叔侄,由左首瑞鹤门而入,经幌天门、清都瑶台、无无境、斗母宫、三元宫、兜率大士院、雨花院、般若台,来到一条长廊之侧。
两名小沙弥躬身分站两旁,停步不行。
三人沿长廊更向西行,来到几间大屋前。
段誉曾来天龙寺多次,此处却从所未到,只见那几间大屋全以松木搭成,板门木柱,木料均不去皮,天然质朴,和一路行来金碧辉煌的殿堂全不相同。
本因方丈双手合什,说道:“阿弥陀佛,本因有一事疑难不决,打扰三位师兄弟的功课。”
屋内一人说道:“方丈请进!”
本因伸手缓缓推门。
这“牟尼堂”
虽说是堂,开阔直如一座大殿。
段誉随着方丈和伯父跨进门去,他听方丈说的是“三位师兄弟”
,堂中却有四个和尚分坐四个蒲团。
三僧朝外,其中二僧容色枯槁,另一个壮大魁梧。
东首的一个和尚身形瘦削,脸朝里壁,一动不动。
保定帝认得两个枯黄精瘦的僧人法名本观、本相,都是本因方丈的师兄,那魁梧的僧人法名本参,是本因的师弟。
他只知天龙寺牟尼堂共有“观、相、参”
三位高僧,却不知另有一位僧人,当下躬身为礼。
本观等三人微笑还礼。
那面壁僧人不知是在入定,还是功课正到紧要关头,不能分心,始终没加理会。
保定帝知“牟尼”
两字乃寂静、沉默之意,此处既是牟尼堂,须当说话越少越好,于是要言不烦,将段誉身中邪毒之事说了,最后道:“祈恳四位大德指点明路。”
本观沉吟半晌,又向段誉打量良久,说道:“两位师弟意下如何?”
本参道:“便稍损内力,也未必就练不成六脉神剑。”
保定帝听到“六脉神剑”
四字,心中不由得一震,寻思:“幼时曾听爹爹说起,我段氏祖上有一门‘六脉神剑’的武功,威力无穷。
但爹爹言道,那也只是传闻而已,没听说曾有那一位祖先会此功夫,而这功夫到底如何神奇,更谁也不知。
本参大师这么说,原来确有这么一门奇功。”
转念又想:“本参大师这话之意,是要以内力为誉儿解毒,这样一来,势必累到他们修练‘六脉神剑’的进境受阻。
但誉儿所中的邪毒、邪功,古怪之极,若非咱们此间五人并力,如何能治?”
心中虽感歉仄,终究没出言推辞。
本相和尚一言不发,站起身来,低头垂眉,斜占东北角方位。
本观、本参也分立两处方位。
本因方丈道:“善哉!
善哉!”
占了西南偏西的方位。
保定帝道:“誉儿,四位祖公长老,不惜损耗功力,为你驱治邪毒,快些叩谢。”
段誉见了伯父的神色和四僧举止,情知此事非同小可,当即拜倒,向四僧一一磕头。
四僧微笑点头。
保定帝道:“誉儿,你盘膝坐下,心中什么也别想,全身更不可使半分力气,如有剧痛奇痒,皆是应有之象,不必惊怖。”
段誉答应了,依言坐定。
本观和尚竖起右手拇指,微一凝气,便按在段誉后脑的风府穴上,一阳指力源源透入。
那风府穴离发际一寸,属于督脉。
跟着本相和尚点他任脉紫宫穴,本参和尚点他阴维脉大横穴,本因方丈点他冲脉阴都穴和带脉五枢穴,保定帝点他阴跷脉晴明穴。
奇经八脉共有八个经脉,五人留下阳维、阳跷两脉不点。
五人使的都是一阳指功,以纯阳之力,要将他体内所中邪毒、邪功,自阳维、阳跷两脉的诸处穴道中泄出。
这段氏五大高手一阳指上的造诣均在伯仲之间,但听得嗤嗤声响,五股纯阳的内力同时透入段誉体内。
段誉全身一震之下,登时暖洋洋地说不出的舒服,便如冬日在太阳下曝晒一般。
五人手指连动,只感自身内力进入段誉体内后渐渐消融,再也收不回来。
段誉并未练过奇经八脉的“北冥神功”
,但五大高手以一阳指手力强行注入,段誉却也无可奈何,内力一至他膻中气海,便即贮存。
段氏五大高手你瞧瞧我,我瞧瞧你,都感惊疑不定。
猛听得“呜哗——”
一声大喝,各人耳中均震得嗡嗡作响。
保定帝知道这是佛门中一项极上乘的功夫,叫作“狮子吼”
,一声断喝中蕴蓄深厚内力,大有慑敌警友之效。
只听那面壁而坐的僧人说道:“强敌日内便至,天龙寺百年威名,摇摇欲堕,这黄口乳子中毒也罢,着邪也罢,这当口值得为他白损功力吗?”
这几句话中充满着威严。
本因方丈道:“师叔教训得是!”
左手一挥,五人同时收指退后。
保定帝听本因方丈称那人为师叔,忙道:“不知枯荣长老在此,晚辈未及礼敬,多有罪业。”
原来枯荣长老在天龙寺中辈份最高,面壁已数十年,天龙寺诸僧众,谁也没见过他真面目。
保定帝也只闻其名,从没拜见过,一向听说他在双树院中独参枯禅,十多年没听人提起,只道他早已圆寂。
枯荣长老道:“事有轻重缓急,大雪山大轮明王之约,转眼就到。
正明,你也来参详参详。”
保定帝道:“是。”
心想:“大雪山大轮明王佛法渊深,跟咱们有何瓜葛?”
本因方丈从怀中取出一封金光灿烂的信来,递在保定帝手中。
保定帝接了过来,着手重甸甸地,见这信奇异之极,竟是用黄金打成极薄的封皮,上用白金嵌出文字,乃是梵文。
保定帝识得写的是:“书呈崇圣寺住持”
,从金套中抽出信笺,也是一张极薄的金笺,上用梵文书写,大意说:“当年与姑苏慕容博先生相会,订交结友,谈论当世武功。
慕容先生言下对贵寺‘六脉神剑’备致推崇,深以未得拜观为憾。
近闻慕容先生仙逝,哀痛无已,为报知己,拟向贵寺讨求该经,焚化于慕容先生墓前,日内来取,勿却为幸。
贫僧自当以贵重礼物还报,未敢空手妄取也。”
信末署名“大雪山大轮寺释子鸠摩智合什百拜”
。
笺上梵文也以白金镶嵌而成,镶工极尽精细,显是高手匠人花费了无数心血方始制成。
单是一个信封、一张信笺,便是两件弥足珍贵的宝物,这大轮明王的豪奢,可想而知。
保定帝素知大轮明王鸠摩智是吐蕃国的护国法王,但只听说他具大智慧,精通佛法,每隔五年,开坛讲经说法,西域天竺各地的高僧大德,云集大雪山大轮寺,执经问难,研讨内典,闻法既毕,无不欢喜赞叹而去。
保定帝也曾动念欲前去听经。
这信中说与姑苏慕容博谈论武功,结为知己,然则也是一位武学高手。
这等大智大慧之人,不学武则已,既为此道中人,自必非同小可。
本因方丈道:“《六脉神剑经》乃本寺镇寺之宝,大理段氏武学的至高法要。
正明,我大理段氏最高深的武学是在天龙寺,你是世俗之人,虽是自己子侄,许多武学的秘奥,亦不能向你泄露。”
保定帝道:“是,此节弟子理会得。”
本观道:“本寺藏有《六脉神剑经》,连正明、正淳他们也不知晓,却不知那姑苏慕容氏如何得知。”
段誉听到这里,忽地想起,在无量山石洞的“琅嬛福地”
中,一列列的空书架上,签条注明“大理段氏”
之处,有“缺一阳指法”
、“缺六脉神剑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