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师长(1/2)
说革命卫队战斗力不强,但毕竟是总司令亲手组建,支后备武装力量,更是总司令的权谋,此中奥妙不足为外人道也。
见参谋们对革命卫队不屑一顾,赵北淡淡一笑,说道:“不要小看了革命卫队,这支部队是我一手组建起来的,虽然他们的战斗力不强,但打打顺风仗还是没问题的。
现在咱们军费不足,养不了太多正规部队,革命卫队就是正规部队的补充,将来等军费宽裕了,这就是现成的后备兵,不趁着现在把他们拉出去练练,怎么提高他们的战斗力?
按照现在的军制,甲种师的一个兵月饷五块大洋,乙种师的月饷两块,革命卫队只有半块大洋的饷,养这样的军队不吃力啊。”
“现在预备队力量不足,调遣革命卫队也可算应急之策。
依总司令之见,调几个大队增援田振邦?”
蒋方震问道。
“先调四个大队过去,凑成一万人,编成一个暂编师,叫张振武做师长。”
作为辛亥革命“三武”
之一,教员出身的张振武曾留学日本,攻读法律、政治,革命军兴之后,中断学业回国,在武汉投军,但因他年近四旬,共和军的募兵处没敢要,打他去了革命卫队,做了个文书,后来时政宣讲委员会招考宣讲员,此人报名投考,赵北偶然间翻阅花名册,现了“张振武”
这个名字,命人将他找来一问,确定此人身份,于是立刻将他提拔为革命卫队大队长,管着两千五百人的队伍。
本来,赵北是打算过段时间将张振武调入共和军部队,并委以重任的,可是后来现此人过于自负,而且对于小团体的组建过于痴迷了些,在革命卫队不过几天工夫,就拉起了自己的小团体,这种行为在共和军里是严禁出现的,再加上他地同盟会背景,赵北终究放弃了原来的打算,还是将他放在了革命卫队里,以观后效。
此次任命张振武做暂编师师长,正是总司令对他的一次考验,如果仗打得,就让他继续留在部队里,如果仗打得不好,就把他调出部队,打到地方上去当个行政官员或法官,正好可以人尽其才。
“张振武没学过军事,让他做师长,似乎不妥啊,要不,再从参谋部里调几个参谋、副官协助他?”
蒋方震提醒道。
“百里,你不知道张振武的性子,自负得很,不会听参谋地,派了也白派。”
蓝天蔚边说边摇头,这样的部下谁都不敢重用,因为谁也不知道这种部下会不会在关键时候给上司来一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所以连总司令也将此人雪藏了很久,似乎是想磨一磨他的锐气,蓝天蔚很是不解,真不明白总司令当初为什么要火箭般的提拔这个张教员。
“革命卫队不需要参谋。”
赵北也摇了摇头。
共和军地参谋都不够用。
革命卫队自然是顾不上了。
何况。
革命卫队本是赵北设置地一个特殊部队。
讲究地就是主官说一不二。
不需要太多牵制。
张振武地性格。
率领这样地部队最合适不过。
说得不客气一点。
这种部队就是用来消耗地。
用兵力消耗火力。
既然是消耗品。
就不必派精锐前去。
赵北特意挑选了四支战斗力不强地革命卫队。
士兵多是四川会党。
匪气很重。
这些人遣散出去多半都会成为土匪。
还不如消耗在战争中。
这法子确实阴险了点。
一个穿越者。
要想整合社会资源。
就必须采取一切手段。
哪怕是阴险狡诈地。
在这上头。
没有什么仁慈和道德可讲。
因为这本身就是一场赌博。
赌得是国运。
搏得是身家性命。
马虎不得。
参谋们可没赵北那么多心思。
总司令布置了任务。
立即对着地图开始研究。
为泸州战役出谋划策。
总司令也没清闲下来,趁着参谋们研究作战计划时,在柏文蔚的陪同下检阅了部队。
在州战役和随后的西进途中,柏文蔚表现出色,第一师师长的位置非他莫属,如果不是蔡济民旅也表现得同样出色地话,或许前几天柏文蔚的委任状已经下来了。
柏文蔚是同盟会员,蔡济民是群治学社火线提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都不是赵北的“贴心人”
,所以,赵北还是有些顾虑,嫡系部队还是交给自己人放心,蒋方震没有加入任何组织,又是总司令一手提拔,青睐有加,按说是师长最好人选,但无奈军中根基太浅,又无功勋,难以服众,不然,第一师师长的人选问题也不会让总司令如此头疼。
共和军高级军官中不少人都是同盟会或光复会干部,自从赵北的“和衷共济令”
颁布之后,中下级军官全部退出了政治组织,但高级军官中的部分人没有受到影响,在时政宣讲员真正成为基层连队地灵魂之前,强迫这些军官退出组织是不合适的,所以,赵北一直隐忍未。
现在总司令掌握部队不过数月时间,把共和军变成“赵家军”
还有一段路要走,有的时候“隐忍”
也是一种美德。
“柏旅长,蒋师长有意辞去第一师师长之职,依你之见,由谁接替为好?”
见总司令问,柏文蔚迟了一下,说道:“此事还是由总司令乾纲独断为好,职部不便置喙。”
赵北点了点头,带着众人走上城墙,望了眼城外的营垒,说道:“柏旅长,你带兵很有一套,蒋师长也是称赞不已,他的意思,是让你接替师长地位置。”
柏文蔚忙道:“职部愧不敢当,蒋师长谬赞了。”
“柏旅长,你的表字是烈武吧?”
“是。”
柏文蔚摸不准总司令地心思,只好尽量少说话。
“烈武啊,我打算让你指挥第一师,从现在起,你就是第一师的师长了。
现在第二师正从湖北赶来增援,等第二师到了,第一师和第二师就合并为一个梯团,季良轩(季雨霖)做梯团长,你做他地副手,希望你们精诚团结,为共和事业共同奋斗。”
赵北最终拿定了主意,至于蒋方震,还是赶紧让他筹备一所正规的军官学校,为总司令培养嫡系将领为好,打天下,没有亲信是不行地,人才,无论哪个时代都是最重要的。
检阅完了部队,天已黑了下来,川江夜航是冒险,赵北决定就在江津留宿一晚,待次日再回重庆。
本来,总司令是打算带着参谋们再去基层连队吃晚饭的,但柏文蔚已命人备下一桌丰盛的酒宴,考虑到入川之后确实没怎么打过牙祭,总司令欣然接受了柏师长地邀请,带着参谋部军官去了旅部,就在充当旅部的县衙里用餐。
虽是小地方,但这里的川菜厨子手艺还是不错的,总司令大快朵颐,很是尽兴,只是苦了蒋方震,满桌川菜竟没几个可以下得了筷子 是火锅上漂着的一层红油就让他直皱眉。
酒足饭饱,心满意足的带着参谋们离开旅部,跨出门时总司令还在回味那川味火锅。
“百里啊,你不敢吃辣,这川菜的美味你算是品尝不到了。”
见总司令揶揄自己,蒋方震只能苦笑着摇头。
“我是浙江人,可比不了你们湖北人,好歹当年‘湖广填四川’,这四川人就算得上半个湖北人,你们的口味相差不远,这倒是真地。”
“湖广填四川,那填到四川的人里还有湖南人啊,咱们湖北人的口味和四川人还是差了老远一段的,其实刚才我也被辣得够戗,没见我不停的喝茶么?
倒是总司令不怕辣,叫人佩服的很。”
蓝天蔚接着话茬插了句嘴。
“哪里,哪里。
说起湖南人,吃辣也是很厉害地,不过这倒不一定是口味的缘故,‘以辣代咸’,有些地方的百姓吃不起官盐,又买不到私盐,只好用辣椒下饭了,咬一口辣椒吃半碗饭也是小民凑合日子的办法。”
说到盐的问题,赵北正欲借着这个机会与部下聊一聊川南的盐政,但不等他将话题延伸过去,一直跟在几人身后地柏文蔚却突然走前几步,抬起手指了指街边的一座衙门,说道:“那是原来的盐运局衙门,现在已被改成了军官宿舍。
昨天特战营刚到江津,现在朱营长和柳参谋官就住在那里。”
“他们到江津了?
走,咱们去看看那帮光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