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56章 掮客(下)(1/2)

业救国,这个理想可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铁路:现这个理想最野心勃勃的途径。

当然,在总司令看来,原来的那条川汉铁路基本上是沿着长江修筑,在布局上很不合理,四川与湖北的交通一向仰仗船只,但是过去的川江航道礁石林立、滩多浪急,是行船的险地,所以才有川汉铁路之议,但现在共和军的工兵部队正在有计划的清理川江航道,以后的川江航行将变得更安全,如果再修建一条与长江并行的铁路的话,就显得有些冒失了,除此之外,还需考虑到纤夫的生计问题,沿江铁路一旦修建完毕,必然会引起一场失业风暴,共和初立,还是应以稳妥为上。

现在的中国是个穷国,资金应该用在最需要它的地方,所以,四川的这第一条铁路将更改规划,按照赵北的设想,这条铁路将由成都出,分出两条支线,一条向东南而行,过资州到重庆,这叫“成渝线”

,另一条支线则向北延伸,过潼川、保宁、巴州、通江,由川北进入陕南,直抵西安,此为“川陕线”

,如果资金充裕的话,成渝线还可以向南延伸,进入贵州或云南,这样一来,就能以四川为枢纽,将中国的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连接起来,无论是对经济建设还是军事行动来说,都是一笔很划算的投资。

当然,这需要说服四川商民,毕竟,投资需要依靠他们,仅凭共和军政府那捉襟见肘的财政很难支撑起这个工程,而且,这铁路也不是说修建就修建的,规划设计是个难题,考虑到四川的地形地貌,仅是勘探工作就不是短时间里能够完成的。

创业艰难,但不能因为艰难就不去创业,现在的中国就是一块空白地绘图板,总司令就是那个拿着绘图笔的设计师,未来的中国怎样展就看他手里的那支笔了。

“……汉造铁轨价廉物美,堪与外国铁轨相媲美,若川省铁路全部使用汉造铁轨,则共和军方面必给以最大程度之支持,甚至可以派军队协助修建铁路。

……川省铁路公司,必以股东权益为第一要务,绝非挂羊头卖狗肉的官府公司,一切公司章程、用人事宜,均以股东大会决议为宗旨,军政府绝不插手干涉,嗣后一切经营均听商民自便,共和军仅派军代表常驻铁路公司总部,以方便军事运输为唯一目的,铁路公司为共和军运输物资,一律照成本价给付运费,并减免部分税收,绝不使商民利益受损。”

赵北将演讲变成了推销,对汉造铁轨吹捧一番,随后又将共和军对铁路公司的扶持政策细细讲述。

其实在他看来,铁路国有化是趋势,这不仅有利于铁路建设规划统一,提高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利用铁路运力,保障军事运输,还能将铁路修建到毫无赢利机会的边远地区,但目前来说,如果想让民间资金投向铁路建设事业,最好的办法还是私营为妥,等将来共和政府财政充裕了之后,再慢慢收购私营铁路公司,自然而然就能实现铁路国营。

在他所熟悉的那段历史上,四川“保路运动”

的起因就是清廷不负责任的铁路国有政策,这直接导致了清廷的覆亡,其中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他不想重蹈覆辙,更想充分利用民间资本为共和军服务。

这个时代的中国,商人不是没有资金,而是缺少政府的支持,缺少法律的保护,美国地铁路里程之所以世界第一,就是因为一部《太平洋铁路法》,一部简单的法律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把蛮荒的美国西部变成了通大道,这值得赵北学习,如果历史给他机会,他有信心也出台一部相似地法律,鼓励民间投资铁路和公路,把中国也变成一个交通便利的国家。

赵北滔滔不绝地讲了半个小时,为防止再有议员大烟瘾,他适时结束了演讲,在旁听席略微驻足,随后便带着卫队离开议院,前往重庆周遍的军营视察。

共和军加上革命卫队,一共十多万人聚集在重庆周遍十多个县,由于军帐不够,不得不征用了一些民居,作为安抚手段,军队也帮助被征用房屋的百姓修理房屋,修理材料都由共和军方面负责提供,而且为了约束军纪,吴禄贞手下的宪兵小队每天都要派人下乡,举着大令申纪律,捉拿侵扰百姓的兵痞,入川之后,西征军扩充迅,良莠不齐的状况有所抬头,正规部队还好些,革命卫队里却混着不少 装。

他们往往成为宪兵大队地关注重点。

吴禄贞有“尚方宝剑”



自然不会对犯事地兵痞客气。

抢劫地杀无赦。

调戏民女地杀无赦。

无端杀人地杀无赦。

殴打宪兵地杀无赦……这几日来。

已砍了几百颗脑袋。

都挂在江边地码头上。

有效地震慑住了军队中地兵痞。

有吴禄贞在重庆坐镇。

赵北自然放心。

乘上“楚甲”

号小炮舰。

领着蓝天蔚、蒋方震等人。

在另一艘炮舰“楚乙”

号地护送下。

沿长江逆流而行。

一口气将沿江二十多座营垒巡视一遍。

到了中午。

像往常一样在基层连队里就餐。

之后又上船继续西进。

沿途没停。

炮舰以最快度一直航行到江津小城才停下。

这里是共和军最西边地兵站。

第一师柏文蔚旅就驻扎在这里。

担任着重庆西部地警戒任务。

同时也为出征泸州、叙府地川南镇守使田振邦部提供后勤支援。

此时已是日薄西山。

柏文蔚得知总司令亲来视察。

不敢怠慢。

急忙率领旅部全体军官在码头列队相迎。

江津是前线。

城外地山头上就有清军地阵地。

好在没几门象样地大炮。

倒是不必担心被炮击。

不过出于安全考虑。

柏文蔚还是下令炮兵朝山头上轰了几炮。

以示震慑。

清军毫无反应。

连枪也没敢放。

赵北这才被参谋们簇拥着上了码头。

与柏文蔚等军官一一握手寒暄。

并打听那位“川南镇守使”

田振邦地进军情况。

不出众人所料。

田振邦进军不顺。

虽已拿下泸州门户合江。

但却在攻打州城时受挫。

撤退时又被清军追击。

损失颇重。

昨日已派人快船来报。

向柏文蔚求援。

但柏文蔚早已得到赵北暗示。

没有立即增援。

只是给了几门迫击炮。

州、叙府不仅是川南门户。

而且也是川盐最重要地产地。

这里出产地井盐占全川井盐总产量地七成以上。

可以说。

这里就是川省财政地宝库。

谁占有了这里。

谁就能控制四川地盐政。

这个道理赵北懂。

赵尔巽也懂。

所以。

在州战役结束之后。

赵尔巽已在泸州、富顺、叙州这个大三角地带摆下数万精兵。

田振邦不过只有一万多人。

加上共和军先遣队一个团。

总兵力远不及清军。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