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八四八节 粉红童话纯白少女(2/2)

芍药花,花瓣中间镶嵌了一根金黄色的线,右手食指竖着。

三位客人由南到北,分别坐着大理评事签判王安石(时年24岁),大理寺丞陈升之(时年34岁)和大理评事通判王珪(时年26岁),每人的帽子上都戴着一朵“金缠腰”

芍药花,神态各异。

其中最年轻的王安石略有醉意,半倚半躺着品味手中的“金缠腰”

芍药花,陈升之则举杯与韩琦相呼应,而王珪似乎不胜酒力,斜倚石桌,手托着头,仿佛正在酝酿诗句。

石桌上摆设着一只酒壶、一盘荔枝、一盘橘子、两盘糕点和四双筷子。

整组雕塑中人物神态变化丰富自然,通过他们不同的气质与神情的塑造,使雕塑体现出形与神气韵贯通的效果。

清-李墅《四相簪花图》广陵芍药真奇美,名与洛阳相上下。

东坡更赞扬州芍药“为天下冠”



簪花亭位于万花园的西南部,为六角形仿宋式建筑,重檐攒尖顶。

楹联:名花别韵瑞色祥开簪四相;曲水流觞幽情畅叙赋千诗。

考拉和颜沉鱼从四相簪花亭继续北行,就到了瘦西湖万花园北面区域的清二十四景之一石壁流淙。

《扬州画舫录》这样描述“石壁流淙”

胜景:“石壁流淙”

,以水石胜也。

是园辇巧石,磊奇峰,潴泉水,飞出巅崖峻壁,而成碧淀红涔,此“石壁流淙”

之胜也…… 如新篁出箨,匹练悬空,挂岸盘溪,披苔裂石,激射柔滑,令湖水全活,故名曰“淙”



淙者众水攒冲,鸣湍叠濑,喷若雷风,四面丛流也。

淙流,是水汇聚在一起,由高向低冲击,形成瀑布。

其悬瀑下落快如风,声响像雷鸣,临水时水花向四面飞溅,蔚为壮观。

著名红学家曾指出:《红楼梦》中最主要景点怡红院的内景和潇湘馆的外景,就是以扬州的水竹居为蓝本而写的,由此可见石壁流淙的盛名。

石壁流淙、静香书屋、水竹居在历史上是一座园林。

“石壁流淙”

,一名徐工,徐氏别墅也。

它的主人是徐士业,字建勲,在扬州贩盐发家,成了大盐商。

石壁流淙就是徐士业他们家修建的宅子。

在乾隆时期,石壁流淙曾是湖上以水石为胜的名园。

乾隆乙酉年间,乾隆来到这里,看到景色如此美丽,亭台楼阁中间,假山瀑布、繁花绿柳……特赐名“水竹居”



并御笔一挥,题下御诗曰:柳堤系桂双,散步俗尘降。

水色清依榻,竹声凉入窗。

幽偏诚独擅,揽结喜无双。

凭底静诸虑,试听石壁淙。

清晚期,“石壁流淙”

颓败于战乱,至今原胜景不在。

今天的“石壁流淙”

景区,是按照《扬州画舫录》描述的原样建造的,景点由水竹居、阆风堂等三组建筑和一组黄石假山组成。

瀑布是它的主要景观,也是整个景点的点睛之笔。

,4台水泵才能把水打上去。

山上的六条瀑布分别从不同出口,不同高度一泻而下。

人造的水雾把景点打扮得如同天上仙境。

石壁流淙周边的环境也非常之美,石桥、木桥、湖边小亭、湖中小岛、花丛,让人留恋忘返。

石壁流淙景点堪称万花园内“点睛”

之作,景点由水竹居、阆风堂等三组建筑和一组黄石假山组成。

(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