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六百零一章 筹粮

青山村的村长觉得自己很委屈,他还是不太明白刘公公的意思。

红薯秧子长这么旺盛不是好事么,反正红薯秧子也很好吃。

好吃到,可以和杂粮粟米饭想媲美。

红薯是藤蔓作物。

在红薯生长期间,农民们会不时地翻动红薯幼苗。

这是因为,红薯幼苗在生长期间应该翻转的原因实际上是为了防止红薯藤茂盛,防止红薯藤和块根争夺养分。

红薯幼苗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这种植物简直就是上天派下来拯救亿兆黎民的神器。

红薯空气根在接触潮湿的土壤后会在短时间内生长到土壤中,因此会大力生长红薯幼苗。

尤其是雨后,当红薯幼苗接触雨水时,空气根将从每一藤段生长。

如果让它生长,空气根将渗入土壤,小红薯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后一个接一个地生长。

然而,因为生长时间太晚,生长出来的红薯会很小,大的会有手指粗细。

这些新种植的小红薯将与甘薯块根争夺养分,并影响红薯块根的发育和扩大。

因此,为了防止红薯藤上空气根的生长,红薯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时翻转。

好在,刘来福面对这种事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他尽量浅显易懂的将这番道理跟村长解释清楚,这个榆木脑袋的村长总算是听明白了。

“刘公公,是俺们错了。

原来翻动红薯秧子还有这等好处,俺这就召集村民,跟大伙儿解释清楚。”

来福颇有些无奈,粮食作物虽然推广开了。

可是,种植的方法还是有很大的问题。

目前,最缺的就是技术型人才。

“刘公公、刘公公,”

皇庄一个小厮,骑着青驴气喘吁吁的来到了青山村,找到了正在田里干活的来福。

没有什么马匹,马匹是个稀罕物。

除了驿站的驿卒,打仗的将领,能够骑马的人非富即贵。

即便是皇庄,也仅有几匹马而已。

像是这个皇庄的小厮,他是没有资格骑马的。

能够找到一头青驴,已经算是不易了。

来福愕然回头,看着这名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小厮:“阿贵,你怎么来了?”

这个叫阿贵的小厮一边擦着汗,一边喘着粗气:“京城、京城来人了,是钟粹宫的孙公公,说是太子殿下有要事急召您进宫。”

一听说是太子宣召,来福立刻急了眼:“怎不早说,快快快,备马!”

到了皇庄,来福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

就看见旺财如热锅上的蚂蚁,在皇庄外来回奔走。

“旺财,发生什么事了?”

来福远远的大叫。

旺财猛然抬起头,破口大骂:“你个狗东西死哪儿去了,快随我进宫,太子殿下召您有急事!”

旺财具体不太清楚,朱慈烺急召来福进宫到底是什么事。

不过,他还是隐约的猜得出,应该与粮食有关。

路上,旺财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来福:“来福啊,江北各省灾害频发,各地流寇四起。

万岁爷得知湖广的急报,都急的晕了过去。

太子殿下想出兵,可是万岁爷说,朝廷无粮亦无饷。”

来福闻言不由得大吃一惊:“什么,你的意思是说,太子殿下要粮么?”

旺财摇摇头:“我不知道,八成是吧。”

来福挠挠头:“可是,皇庄也没有粮食啊。”

眼下没有秋收,哪儿来的粮食。

京畿周边今年的天象也有些异常,而且新作物普及的力度也不是特别好。

至于今年粮食能有多少的收成,来福自己也没个底。

那太子召见自己到底是为什么,来福也猜不透。

他和孙旺财,二人并肩一路谈谈说说,到了北京城。

紫禁城钟粹宫,朱慈烺终于见到了刘来福,一见之下,朱慈烺便急不可耐的问道:“来福,皇庄有多少粮食。”

这一下,就把来福给问住了。

果然,太子殿下一来为的就是粮食。

可眼下新作物普及刚刚开始,太子殿下问皇庄有多少粮食。

离着秋收还有两三个月,哪儿来的粮食。

来福只好硬着头皮,回道:“太子殿下,尚未秋收,皇庄无余粮。”

谁知朱慈烺有些恼怒的道:“本宫知道,本宫的意思是,秋收之后,能收获多少粮食。”

来福依旧没有给出一个答案:“回殿下,奴婢也不知道啊。

这尚未秋收的事,奴婢不好推测。

而且这粮食作物虽说是普及下去了,可是许多百姓种而不知其法,至于守城如何,奴婢还真没个底。”

朱慈烺就要骂人了,可他还是忍住气:“五百万石,可否?”

来福吓了一跳,整个人的哆嗦了:“多、多少...”

大概朱慈烺也觉得不太靠谱,于是压低了筹码:“二百万石粮食,三个月后能否给本宫凑齐。”

刘来福倒吸一口凉气:“太子殿下,您还是杀了奴婢吧。

两百万石,奴婢三个月怎么可能凑的出来。”

“你皇庄推广下去这么多粮食,整个京畿周边三分之一种植吧,也得是数亿兆斤的产量。

二百万石,你凑不出来?”

来福哭丧着脸:“三个月啊殿下,奴婢哪有这么多的人手。

这粮食不是收上来就成的,还得收割、晾晒、储存、运输,两百万石,到年底奴婢也没这么快啊。”

听来福这么一说,朱慈烺终于松了口气:“你的意思是,粮食有这么多,可是人手不够,时间不够对吧。”

刘来福点点头:“是的,而且这还难保这俩月会不会出现旱灾水灾的情况下。

殿下,来时的路上旺财都跟奴婢说了,殿下您是想筹集粮食,远征平寇的么?”

朱慈烺毫不避讳的点点头:“是的,流寇不平,咱们大明永无宁日。

可是粮食至少还有要三个月,这三个月,足以使得流寇们迅速壮大。

可是、可是本宫也是在想不出别的办法了。”

太子果然要筹集粮草打仗,刘来福不由得寒毛直竖,打仗不止是粮食这么简单:“太子殿下,辎重后勤,就算是粮食的事能够解决。

军饷呢,这可是需要一笔巨大的开支,军饷从哪来。”

“这个你就甭管了,本宫想知道的是,最先收获的应该是玉米吧,玉米多久收割?”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