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022章 生旦净末丑(2/2)

,非常有名气的凹凸大厦的典故等等。

这些属于人文历史范畴的信息,会影响到陈文琴对目标老洋房的挑选,也关系到未来的升值空间。

事情交代完,传菜员正好捧着托盘过来,点的多是炖品,上菜的速度比较快。

此时,在椰城梦想小镇。

不二药业的皇甫鸣、杜仲,还有吹牛皮(Blow Cowhide)旗下吹驴皮(Blow donkey skin)的总裁贞文景正坐在断金楼内一边吃饭,一边商谈合作事宜。

既然公司名称叫吹驴皮,不用多说,业务自然与驴皮有关。

事实上,吹驴皮就是一家从事养殖管控、驴皮贸易的公司,而之所以会有这家公司出现,和不二药业要上马的新产品“阿胶”

不无关系。

“贞总裁,其实最早的时候,阿胶并不是由驴皮熬制而成,《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阿胶煮牛皮做之;《名医别录》也有载阿胶生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阿。

这两本书,一本出自汉代,一本是晋代,西汉的《盐铁论》中有载:骡驴駄驼,北狄之常畜,华国所鲜,外国贱之。

说的是张骞出使西域才把驴引进中原,刚引入中原的驴享受较高的礼遇,汉武帝把它们当成宠物养在后花园里。

而在这之前,阿胶就已经存在了。

后来,驴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数量一多,地位就变了。

驴的好日子基本结束了,跟猪马牛羊之类无差别。

到唐朝时期,杜甫有诗‘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相传杜甫终其一生都是贫困潦倒,他都能骑驴当交通工具,可想当时驴的地位。

而牛呢,很是不容易,在那个时代,活着的时候是耕地的主力,等到死了,牛皮、牛筋是制造盔甲等军事物资的重要原料,古代战事频繁,朝廷对牛皮这类军需物资实施非常严格的管控。

《文献通考》还有记载:约每岁民间所收牛皮,三分减二,计田十顷,税取一皮,余听民自用及买卖,唯禁卖与邻国。

说明牛皮既值钱,又是受到管制的资源,牛皮不容易搞到,而驴非常普及,当时的阿胶作坊就试着用驴皮熬制阿胶,成品一出来,发现也很不错,于是渐渐就从牛皮改成驴皮熬制阿胶。

在唐朝之后,用驴皮熬制阿胶已经比较流行,宋朝之后,牛皮阿胶基本绝迹,用驴皮熬制阿胶一直沿用至今。”

听了个新鲜的贞文景不由问道:“既然牛皮可以熬制阿胶,为什么不二药业不用牛皮熬制?”

贞文景之前负责牛皮贸易,对牛皮轻车熟路,而吹驴皮公司刚建立不久,一些布置还没开始进行,把吹驴皮改回吹牛皮也不是来不及。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