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708章 收线一(2/2)

行话就是“合伙做买卖”。

在暹罗,大吃大喝,最后养了一拨膘后,打头阵的二百好汉,在顾当家带领下,上船了。

顾鸣放下了碗,看着这一幕,长叹一口气:是啊,吃得太饱,原来也出问题啊

半年前,当太行群雄被神兵天降的骑兵团押解到天津号子营,所有人都绝望了。他们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无穷的苦役,还是热热闹闹的菜市口大戏。

一来就吃到下马威的太行群雄,在之后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日子里,由于频繁战斗以及水土不服、疾病等诸多原因,陆续又减员了一百来人。

顾鸣随手掏出烟卷扔过去一根,一边顺势往前走:“今日如何?”

出现在眼前的,首先是连接着大门的缓坡。

再之后,就是无穷无尽的厮杀。接着,海上出现了大风暴,然后是疫病和断粮弟兄们当初养起来的肥膘,一盎司不少,都给曹大爷还回去不说,还搭上了百十条性命。

另一个桶里,应该是番茄碎肉杂烩。漂亮的红色番茄块,白色的鱼片,还有其他一些原料,共同构成了香浓的浇头。

“这一个命也大,高烧现在已经退了。没特殊情况,过几天也能起床。”

自从太行帮一上岸,吴三爷就当众表态,承认了顾当家作为立锥堡的另一个大山头。

这之前的几个月,由于连绵风暴的缘故,从西贡出发的运输船队,不是折损就是半途返航,直接导致了立锥堡物资人员储备全面见底的恶果。

玉生这个曾经的文人少爷,这几年跟着吴三爷南征北战,早已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个精悍的文化贼。

隔了几张床铺,顾鸣和马医生来到了最后一张床前。

“闲不住,瞎晃悠。”

当其时,虽说不时有零散野人前来骚扰,不过这并不影响开拓队的战略决策。甚至,考虑到日后会有机械装置通过大门进出,缓坡地基还用块石和水泥浇灌,生怕不牢固。

巡查完前门和卫生所,顾鸣去了自家地盘。

床上躺着的,是一个面色苍白,约莫有十六七岁的年轻人。这年轻人牙关紧咬,头冒虚汗,紧紧抱着被子,正在不停打摆子。

今天的缓坡,由于十多天没发生战斗的缘故,上面没有尸体,只有一层黑色的风干血土层。

“开饭喽”随着一声亮喝,一个穿着白围裙的中年厨子,带着个徒弟,推开门,提进来了两桶午饭。

顾鸣怔怔站在原地,神色复杂。

而因为补给的断绝,半个月前,所有的疟疾药物都用完了。二伢子这种重症患者,现如今就只能等死。

闻言,顾鸣只在喉咙里“唔”了一声,便不再言语,只是一个劲向外张望。

由于玻璃窗和茅草屋顶漏下来的阳光缘故,病号房里其实光线充足,也就比室外低一点。

立锥堡一开始搞基建时,哪怕耗费珍贵的炸药,也要第一时间开凿出蓄水池和排水沟。这两样工程的优先级,甚至在宿舍之前。

就这样,一天三顿好酒好肉伺候了几天,简单开课讲了一些南洋知识后,几百名北方汉子就被塞进了船舱。

“当真?”

巡视完前门,顾鸣转头去了病号房。

再往后,察觉到缓坡重要性的土著,在攻城时也会携带泥包和树干填坑不知道是谁教给他们的聪明主意。

在上海滩,依旧是好酒好肉三餐不断。养膘的同时,好汉们还被组织参观了上海棉纺一厂、上海造船厂、以及刚刚开始出钢的上钢一厂。

“嘁”马医生扭头往办公桌走,然后悠悠飘过来一句:“有没有你不清楚啊?”

二伢子是七婶的独子。顾鸣小时候差点饿死时,七婶用几根山药救了他的命。后来有一天,快要病死的七婶拉着顾鸣的手,把二伢子交给了他:“山里大旱,家里实在养不活了,跟着你挣命吧”

端起缸子,和顾掌柜又碰了一口后,吴三爷依旧低声说道:“再十余日,雨季就要来了。”

顾鸣这下也来了精神:十七艘的大船队,只要能到港,那眼下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立锥堡说话就能把战线反推回野人地盘。

摊开手掌,顾大当家咬牙切齿地盯着小药瓶,口中喃喃自语,忽而仰面朝天,像是在诅咒什么。

沿着墙壁,是一排木板床,上面有绿色的军用被褥,躺着好几名伤号。

另外,包括一应军资粮秣在内的物资供应,吴三爷同样是一碗水端平,没少过太行帮一口。

至于其余围墙部分当初之所以选择此地插旗,就是因为这是一块天然高出地面五米有余的石台。除了特意留出的前后门之外,其余围墙部分,只需要立起树桩围子,就是七八米高的防护体系了。

现如今,还有战斗力的数字,只有不到五十。

手里攥着一个空瓶的顾当家,面无表情的从医务站走了出来。

而原本在电报室等电报的吴三爷,听见顾当家来了,哈哈大笑着迎了出来:“兄弟,正说唤你来喝酒,可巧就来了。”

“哎呀,饿惨了,给老子盛上!”

碧蓝的海天,金黄色的沙滩,黄绿色的雨林带,还有温暖的气候,湿润的空气.来自酷寒的太行山脉的顾鸣,对郑和岛的一切都喜欢的紧除了土著。

上前掰开少年的眼皮看了看,马医生面带无奈:“他这个疟疾反应比较大,可能是并发了某种脏器过敏,很严重。”

原本兴致高昂的吴三爷,突然间带了三分忧色:“兄弟,你来的迟,有些事不晓得。”

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和土著的战役,居然如此惨烈。

来自太行的北方支队,分配到的营房在基地西南角。原本占用了好几间大通铺的人马,现在只用两间就都收纳了。

——————————————————————

登岸当天,好汉们顶着航海不适,腿软脚麻之际,当即和土著干了一架.死了五十人。

“船队的事千真万确.只不过。”

正门是面向内岛的唯一出口。

病号房,在小十字路口的中心位置。

长吁一口气,没观察到什么异样的顾当家,挺起身,面上带了三分笑意:“无事就好,咱们多挨一天是一天。”

“服了服了。”

顾鸣客气地跟在年轻人身后,亦步亦趋,腰甚至稍稍有点弯:在他充满了厮杀和献血的前半生,从来没见过,一个伤口腐烂溃脓的人,居然可以被硬生生救回来。

在上海滩修整了几天,再次被塞进船舱后,所有人的抵触情绪已经小了许多.壮观的千人机纺场面,以及那可怕的,巨型压机工作时的场面,砸碎了所有的杂念,所有的情绪,所有的不服。

没办法,当时不提着刀冲下船,已经被土著冲破了防线的码头,很快就会被烧毁,不出手不行。

缓缓抬起头,顾鸣运足目力,望向了对面的热带雨林。

可是,没那么容易了。

谁曾想,饿了几天的好汉们,先是被荷枪实弹的军丁押进了大校场。之后,穿着马靴的军官,将顾掌柜单独拉出来,然后举着喇叭告诉他们:各位都算是曹大帅的人了。今天起,弟兄们要跟着你家顾掌柜,入曹大帅的大伙。

随着话音,被军官一脚踢倒的,是四散滚落的银圆箱。随着滚落的银圆,是一桶桶的白米饭,红烧肉。

谁料想,半年后,一次人数高达两千的土著突袭,拉开了郑和岛战役的序幕。

坐在环形工事里无聊发呆的玉生少爷,扭头看见顾鸣,笑嘻嘻起身,跳出工事过来来招呼。

“呼”想到这里,饶是早已被乱世训练的铁石心肠的顾大当家,最终禁不住长叹一声:“去求,先顾今日吧。”

第一批来自太行山的好汉,总数有两百人。

依旧是顿顿大鱼大肉。可这个时候,很多人的饭量已经变得正常,大块吃肉的场面反而少见了。

“雨季?”

出生于北方山脉的顾鸣,脑中并没有雨季这个概念。可汉语是二元文字,信息载量非常大。即便不熟悉的词,大略一听就能猜出个七八分。

“雨季.雨季”

顾鸣将这个词在嘴里品咂了几下后,赫然变色。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