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封狼居胥(1/2)
第738章 封狼居胥 封禅是一个词,但实际上是两个仪式。
按照唐代学者张正义的说法,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
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通俗的说,封是祭祀皇天,禅是祭祀后土。
封于高山上举行,随后禅就在高山之侧,寻一小山举行。
历史上冠军侯霍去病封狼居胥上之后,也立刻进行了禅姑衍山的仪式。
我张圣人这漠北一仗,当然不能跟冠军侯打的匈奴漠南无王庭相比,但张鉊却要操办的比霍去病封狼居胥、禅姑衍山更加隆重。
因为霍去病破匈奴时,乃是汉朝至强时刻,他只需要封禅二山,在匈奴人祭天的地方,以华夏礼仪祭天,以此展示大汉之威,摧毁匈奴人心中的信仰就可以。
但张鉊此时,自安史之乱起,国家沉沦二百年,文臣失去了风骨,武将失去了荣耀,小民朝不保夕,节帅、国主甚至皇帝,也活在时刻有身死国灭的危险之中。
二百年的混乱,特别是引起这二百年苦难的始作俑者乃是安禄山、史思明这样的胡人。
其后回鹘军队助剿之后,又在关中、中原大肆劫掠,吐蕃人还曾打进了长安。
“无上天,西海以西太远了,我们没有足够的粮食和牲畜,根本走不过去。
于是,说道这里,张鉊话锋一转,看着这些非汉人,有些感同身受的说道。
我们将自己人都很难得到的荣耀和地位,毫不吝啬给予了这些胡人,他们却反过头来毁灭了我们的国家,给我们带来的深重的灾难,这是不是太过优待纵容导致的?
二百年的痛苦,必须要有一个发泄口,必须要给个理由。
每一个虔信者,都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都能成为贵人!”
还是那个道理,如果一般人来提这个话题,那所有人都会嗤之以鼻。
耶律德光二子耶律璟和耶律罨撒葛在乘舆前,以手牵乘舆座驾为导引,车队缓缓向狼居胥山而去。
安史二贼确实是胡人,但契苾何力、阿史那思摩、李光弼、高仙芝他们也是胡人,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
就算走过去了,也是几代人的事情,到时候该饿死的,还是饿死了。”
黠戛斯万户大都护李归忠喊道。
这一套工作做完,周围文臣武将三呼万岁,对张鉊行三跪九叩大礼,张鉊则弯腰过膝以空首礼还之。
第三块肉,张鉊切给了西海、松潘、康定的一众首领兵将,特别是论波仁,张鉊拉着他的手说道:“青塘高原上的事,朕等着你们的捷报。”
话音刚落,立刻旌旗高立,鼓乐大作,文臣武将,诸部酋首、八千伴驾勇士,近万牧民开始汇集,人海如波涛起伏,都把目光投向了正登上乘舆的张鉊。
并且此时的阻卜人,也有在此山祭天的习惯,在他们之前,回鹘人,突厥人也有这个习惯。
张鉊登上登封坛,亲手将记录张周历代家谱的玉碟书埋藏在台下,并诵读由李昉起草的祭天文。
因为从今以后,草原上、松漠中就没有胡人了,胡人在西边的西牛贺洲。
今日我等封与狼居胥,可谁知道若干年后,就在此山南北会出现何等种族,再给我们的子孙,带去无尽的麻烦。”
我张圣人前天晚上就到了这里,随后在用一帐帐篷做成的静室之中,斋戒焚香,静思祷告了一天一夜。
看到他出来,僧众们跪坐颂唱‘南无无上大慈大悲大圆满转轮法王’,信徒牧民们五体投地参拜。
这样的场合,少不了要发表一番演说,这在历代封禅中是没有的,但张鉊封禅的目的,就是要提振人心士气,延续汉唐以来的政策,自然要破格。
其余耶覩刮、达里密、北阻卜、乌都奇亲卫千户、敌烈四部、黑车子室韦、突吕卜室韦、铁骊、白达旦部等草原部族大小酋首,也被命令随行。
这真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啊!
什么叫视胡汉如一,这就叫视胡汉如一。
自上古时起,戎狄胡虏,就是我中原华夏之民的腹心大患。
十月十五,张鉊亲自率军,一路急行军从捕鱼儿泺赶到了狼居胥山下。
绍明三年,公元948年,十月初九,张鉊下达诏令,命辽国庄庙厉皇帝耶律德光二子,耶律璟和耶律罨撒葛前往皮被河城。
而要知道,汉武帝虽然文人圈风评一般,唐太宗有玄武门污点,但就到目前来说,这两位加上始皇帝,就是皇帝中的天花板了。
一个把苏联的问题,完全归罪于慈父,否定了慈父绝大部分的贡献,只抓住一个点不断放大,直至上升到人身攻击。
张鉊很清楚自己的历史使命,他要用征服大漠草原的威风,用把如日中天契丹击落的威风,用他十六年积攒起来的威望,在此刻担负起,自汉唐以来再一次解决草原问题的重任。
燥热和躁动,在每个草原、高原、松漠部族首领的脸上浮现了出来。
甚至都不是赵宋一朝的文官弄出来的,他们最多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里面有憾山都、亲军、禁军这样的张周主力,有各地巡检司、府县兵抽调的辅兵,有河陇的征召健儿,有各部的扈从骑兵。
“朕时常在想,金山以西,有无数的富庶之地,为什么咱们走到西海(里海)就不走了呢?
本尊在此允诺,只要聚集在卍字旗下,每一个草原上的勇士,都至少可以拥有一个大大的村庄,一百个强壮的农奴,十个美丽的妻妾,牛羊将多的吃不完!
此法譬如大禹治水之疏,只可惜胡虏反复远胜洪水涨落,是以终是功败垂成。
呼呼的北风,吹来了一小片一小片的雪花,张鉊身着一件带有兜帽的素白僧袍。
当然得快点,现在的漠北雨雪天越来越多了,再不快点,大雪降临,就是有棉衣也扛不住了。
这样草原上广阔的草场,足以给牧民相对好的生活,他们就不会南下,也没有能力南下了。
甚至可以说,他张圣人认为自己比汉武帝、唐太宗还要厉害,因为这两解决草原问题的办法,被我张圣人认为是失败的了。
及至今日,想来诸位心里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以暴制暴的堵,行不通,兼包并蓄,视之如一的疏,也不行。
别开玩笑了,这是最低的待遇好吗?
这要立庙祭祀的好吗!
“朕说过,当视胡汉如一,这不是开玩笑,因此自今日起,草原上就没有胡人了,因为胡人、蛮夷在西牛贺洲,在东胜身洲,诸位臣工,可愿助我?”
当然从西海、松潘、康定三府来的吐蕃、诸羌骑兵,南唐和吴越的牙兵牙将都在其中。
等到大唐,太宗文皇帝有鉴于两汉故事,以极大的胸襟,承八方来朝的雄风,改两汉单纯以暴制暴之法,视胡汉如一。
今自大朝衰微,也乱了二百年了,咱们也该一统了。
这种僧袍在海青流行之前,是南北朝时期常见的僧人服饰,非常类似后世基督教的传教士袍,现在是六法宗传法僧的标配。
但在这个时空,历史多了一个选择,这个多出来的选择,就是我张圣人。
十月十一,张鉊于从征的军队中,精心挑选了八千步骑。
但最后诸君都知道,这塞外人中,虽有契苾何力、李光弼那样的忠臣,也有安史二贼那样的悖逆凶残之辈。
话说到这,张鉊停顿了一下,这就是为了给这个番汉臣属一个心里的缓冲期,他们所有人都看向了张鉊,都想知道这导引之法是什么。
由拔悉密亲卫万户大都护阿史那啜带来的拔悉密侍女,手里捧着中原皇帝的衮服上前,为张圣人穿上皇帝衮服。
同时命已经到达燕然山附近的黠戛斯万户大都护李归忠,伊丽万户大都护仆固奉德,乃蛮万户大都护阿罗闍,拔悉密亲卫万户大都护阿史那啜。
西阻卜卢山两部安抚使鲁震、卢山郡夫人玉丽孜,立刻启程前往狼居胥山。
这天下,到底要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解决匈奴之后有突厥,终是延绵不断的问题。
李景达双手接过牛肉,当场就捧着这块带血的烤牛肉啃了起来,脑袋重重一点,“圣人但请放心,臣回去之后,立刻就劝兄长纳土归降。”
想过好日子的草原百姓总要南下,虽然但咱们打他们,杀他们,都是应该的,谁家来了山贼土匪不打。
张鉊挥了挥手,让阿罗闍起来,随后再看着一众汉臣说道。
朝廷出钱出粮,甚至还可以出精锐军队,用六法宗武装草原上的不安定分子,让他们去西边给那些蛮子当老爷去。
历史上赵宋夺不回燕云十六州之后,于皇帝的默许甚至推动下,将问题完全归结于了唐朝的民族开放和兼包并蓄之中。
但客观的说,此时对唐朝政策产生的这股怨气,并不是赵老二及之后的赵宋皇室弄出来的。
一个身穿宦官服饰的内侍高声喊道:“皇帝登乘舆,诸臣工、赤子伴驾。”
相应的,看到张鉊穿上衮服,六法宗的僧众们立刻就起了身,只是肃立两旁。
所以这次封禅,必然是要隆重无比的。
“无上天果然是知道咱们的。
草原上只能放牧,稍有天灾就活不下去。
这数以十万、百万计的百姓为了口吃的,就只能做些腌臜事,实在是苦的没法了。”
所有人上前一步,单膝下跪,叉手应喏,“臣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但当这个话,是从现世神+草原可汗+中原皇帝口中说出来的,那就是上天的旨意了。
张鉊把双手一伸,两个从西阻卜人中选出了侍女,立刻垂头上前,将张鉊身上的素白僧袍取下来,随后更是把张圣人脱得赤条条的。
狼居胥山其实是一整个山脉,而我们,也就是中国人常指的狼居胥山,是狼居胥山脉的主山峰。
同时,皇帝还在推动往西去的夏君夷民,想来以后,西面的一堆夏君夷民小国,就是往更西去的草原勇士之军需补给站,是他们与中土文化上相连的归乡。
张鉊这话,则是对一众汉臣说的。
等到张鉊打开静室的门帘,穿着素白僧袍出现的时候,外面已有数百僧众,不知道从何处来参拜他的牧民,起码足足有两三千人之多。
“草原上的百姓,也是要吃饭的,他们也想和汉人一样,过好日子,朕心里是清楚的。
让草原上的骑士、高原上的武士、松漠中的勇士与汉地的豪杰们一起,咱们不再自相残杀,一起去西边征服蛮夷,这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