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这是出奸臣了啊!(1/2)
第692章 这是出奸臣了啊!
张周绍明三年,公元948年,八月初七,东京开封府中,尚书令张希崇的葬礼正在进行。
除了皇帝远在长安没有来以外,皇后曹延禧,皇四子也是皇后之子张贤景等尽数到场。
张周的文武大臣,哪怕是外地镇帅,也多遣人千里前来。
其中桂林府府尹兼桂林府兵马督监马昭远,更是遣麾下亲将,以日行百五十里的速度,专程从岭南赶回来。
张希崇虽然不是元从派也不是东归派,但老爷子以他的品行与才干,赢得了几乎所有人的尊重。
在某些程度上说,张鉊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封建帝王。
因为他完全没有受过这类的教育,所崛起的地方也是安西、北庭、河西这样的边荒之所,给不了他统治中原王朝的经验。
他的水平,完全就是一个后世历史爱好者,在接受了海量知识后,加上网络上、电视电影中,一大票自己也没当过帝王的专家作者,总结出来的帝王得失而已。
说俗一点,他就是个有点头脑的键盘侠。
见识有,但可能不怎么多。
他从兄长章成那里听说张鉊有意讨伐大理国,并且日后也想把皇长子张贤存封到大理国去做大王之后,竟然很是意动,想要继续去蜀中为张鉊立功。
裴远看着众人的表情,心里不免长叹一声,他就知道这事不好干。
虚心纳谏,奖励忠义,大政方针这方面,张鉊没什么问题。
李从邺眼睛一亮,难道圣人看上他女儿了?
这小子原本伤腿之后有些自暴自弃,去蜀中就是想用性命搞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加上兄长章成一直在皇帝身边宿卫,因此对于皇帝,他一直没什么距离感。
因为张周以洛阳为神都,张鉊假使驾崩后,基本确定是要葬在邙山的。
葬礼上,已经快五岁的张贤景勉强能明白一些事了。
并任命参知政事、礼部尚书冯道为录尚书事,中书左仆射兼管中书省章台事务。
“是朕的好儿郎!”
张鉊大声赞叹了一句,随后问道:“伱小子今年多大了?
还没娶亲吧?”
可以说,张周区别于梁唐晋三朝的风气,一半是张鉊在维护,一半就是张希崇立起来的。
相比起裴远的心惊胆战,张鉊倒是安如泰山。
权责上,除了在内宫宿卫的,外宫不管是憾山都还是诸亲军,都要接受这个指挥使的统领。
章小豹正在啃大羊腿,听到皇帝的问话,他也不回答,而是楞了一下后,就直接点了点头,然后就继续啃了起来。
但是具体到每一条的国政,总是会带有一些来自后世的异想天开和太过超前。
看来皇帝是要让裴远来干一些很棘手的事情了。
因为裴远现在就差一步,就能掌握皇后和诸皇子的生死。
因为一个正常的人,是很难在身上同时出现高瞻远瞩和两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这种极端反差的。
于是他故意眯了眯眼,让自己看起来更加阴险一点,整的周围众臣心里发毛。
可以说,裴远此刻掌握的军力,远在皇后之上。
如果说冯道的这个是惊讶,那么裴远的任命就足以称惊恐了。
这种情况下,硬是挤出地方来葬张希崇这个臣子,还是要建陵园的大规模墓葬。
原来张鉊以冯道、裴远二人跋涉千里,收复自大朝睿宗时期就丢失的松州,并使四夷宾服,大小酋首数十位前来朝贺为由。
可别他一通大棒下来,真有哪个外地元从镇帅以为是皇帝出了问题,要进京来清君侧那就麻烦了。
但这并不妨碍所有人看向裴远的眼神都不对了,内外军政大权一把抓,合着连冯道的录尚书事都只是在给裴远打掩护。
而在张鉊朝中,文官们还没从被一二百年的打压中回过神来,大部分文官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进一言不如摸会鱼的状态。
并由于张希崇的爵位不是世袭罔替,按律非军功爵,是要立刻代降的。
说着,章飞拍了拍他的瘸腿,“这腿,可配不上高门贵女。”
这么重要的衙门,自然不可能就几个人,所以在皇帝带走一部分去承天凉州府后,留在朝廷的章台官员还有相当一部分。
。。。。
章小豹这才明白皇帝在笑什么,他也放下羊腿,一脸严肃的对张鉊说。
张鉊把眼睛一瞪,“老子的勇士,天仙也能配得上。”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实际中裴远如果下令攻打皇宫的话,很可能上一秒下令,下一秒就被人一刀捅死。
李从邺很是失望,眼光也随之看向了章飞的瘸腿。
诏书中,张鉊追封张希崇为太傅,清河郡王,赐安邦定国功臣号。
皇帝如此威势,他都要被人看成司马懿,要是皇帝弱势一点,恐怕现在就有人要谋划着清君侧了吧。
但是张鉊也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来自后世的他,受那个资讯发达时代的影响,导致对于君王这一位置的理解,往往来的很空很大。
张贤景的出现,甚至让皇后曹延禧都性情大变,从原本那个喜欢缠着张鉊的狡猾女孩,变成了一个全部身心都放在儿子身上的‘慈母’。
唯有张希崇,他能对张鉊做出的明显错误决定一一纠核,对过于超前的纲领和计划予以修改,哪怕张鉊发怒也不在乎。
并封张希崇次子张延定为范阳侯,荫张延顺、张延定兄弟诸子为锦衣亲卫指挥。
总的来说,张周的朝堂风气,是很积极向上的,皇帝也能虚心纳谏。
“那就好!”
张鉊哈哈一笑,指着李从邺对章飞说道:“身上有甚金贵点的物件没?
拿出来拜见你老泰山吧。”
比如就在张希崇诸子迎接他的时候,张贤景就拿出了一张白帛布,帛布上写着‘国失干城,君失明镜’八个大字。
所以明面上,张鉊是很能听进去臣下意见的,唾面自干的本事应该要强过曹孟德,也有可能比唐太宗还要强。
章台这就相当于是皇帝的秘书班子,与明朝最初的大学士府相似。
可是邙山在此之前,已经葬了自东周起共六代二十四位帝王了。
不过,这时候可不能怂,皇帝去河西最多也就一年肯定回来了,而他要在这一年中,彻底搞定中原改佛的事,必须要大权在握,搞一言堂才行。
张贤景挺起胸脯,奶声奶气的把白帛布递给张希崇长子张延顺,“这话是大家说的,字是吾写的。
愿我张家,再有干城。”
录尚书事比尚书令要低了一点,皇帝特意从故纸堆中翻了出来,显然是为了显示张希崇之地位尊崇,估计要等张希崇入葬后,冯道才会真正成为尚书令。
张周估计也就最开始的两三代帝王能葬到这里,后续的君王都要另选它地才行。
不过,接下来两封到达现场的圣旨,就让朝臣们感觉的不是感动而是惊讶,甚至是有点惊恐了。
这些元从多出自河西,家里基本都是虔诚的佛门信徒,虽然明面上都是信六法宗,但暗地里谁知道呢。
。。。。
冯道有了兼管章台事务的权力,这才是真正能撑起他作为宰相架子的真东西。
张鉊再次加封张希崇妻邹氏为燕国夫人,准许张希崇以亲王规格下葬,准建墓园、享堂、碑亭等,命工部就在邙山选址建墓园。
章小豹,哦不,现在应该叫章飞了,他摇了摇头。
此人赫然就是孟昶的兄长,李克用的外孙,现在改名为李从邺的孟贻邺。
这朝廷的大权,怎么突然就落到这个在河西大权独揽的家伙手里去了!
看着裴远那一看就不像是好人的妖异眼睛,众臣毛骨悚然,这是出了奸臣了啊!
而在往凉州去之前,张鉊还特意召见了章小豹。
这也是哪怕就是在朝中,也有很多人相信张鉊真的是神佛下界的原因。
未几,皇后曹延禧等都还没回宫,就有天使从长安府来了。
于是张鉊刻意将章小豹召到龙首原上的未央宫,还让他跟张贤存、张贤瑀、张烈朝三人一起陪着他用餐,享受了一把皇帝子侄才有的待遇。
“好吧!
那你以后就叫章飞了!”
张鉊颇有恶趣味的大笑了起来。
侍卫马步亲军指挥使这一职位从不常设,由皇帝临时任命。
“臣今年二十有二了,圣人不是要给臣做媒吧?”
面对这种情况,张鉊也不好说什么,生怕十九娘多想,只能经常让曹三娘子去照顾一下张贤景,把他从母亲的高压下‘解放’出来一会。
远处,一个中年胖子听到张鉊喊话,立刻就颠颠跑了过来,边跑还在忙不迭的告罪。
晋封河东郡公裴远为赵国公。
景城伯冯道为瀛州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