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章 三封来信(1/2)

回到正气堂。

吕不鸣打发弟子去后院,通报宁中则。

在堂内坐定,从袖中取出三封书信。

吕不鸣首先打开了木岫的来信。

说实话,对这个三弟子,吕不鸣是有些愧疚的。

本来说好的,每年定有三个月亲自教导与他。

这两年却一直没有兑现。

都是让岳不群捎带手的传功于他。

去年夏天,岳不群回山,当众很是夸奖了一番木岫,认为此子天分极高,资质绝佳,必成大器。

这对为人方正严谨的岳不群来说,如此公开赞赏一名弟子,是十分难得的。

其言下之意是十分羡慕,若不是吕不鸣与木岫的师徒名分早定,他都要下手抢人了。

有些眼红的岳不群,旁敲侧击地提醒吕不鸣,注意为人师表,莫要误人子弟。

随行的梁发、施戴子对木岫这个八师弟,印象也是极好。

加上早就同过患难的令狐冲,华山二代的三大弟子,都与木岫有交情。

再加上木家有钱,木岫又会作人。

每年端午、中秋、春节,包括岳不群、宁中则、吕不鸣的生日,都会安排人送上礼物。

而每次遣人上山送礼,山上众弟子都是人人有份,礼物虽然不贵重,但有这份心意很是打动人心。

搞得木岫人虽未上山,但是在众师兄弟、姐妹中人气最高,往往都是称为八师弟、八师兄而不名。

有此珠玉在前,岳不群更是对众弟子严加要求,尤其是施戴子和岳熙。

搞得施戴子背后叫苦连天,岳熙小小年纪就有了心里阴影。

木岫的来信,言辞依然恭谨,用了很长的篇幅表达思念慕犊之情,希望师父早日来惠州。

信中又说了些木家的近况,这两年木老夫人的身体越发不好,但是木家的一切都还顺利。

尤其是岳不群两年两次来到木家,彰显了华山派对木岫的全力支持,木家上下十分顺畅,甚至其他木姓四族都释出善意。

谈到自己的武功进境,倒是让吕不鸣惊喜。

木岫的混元功在岳不群严格督促下,已经突破了第二层,修炼至第三层。

三十六路华山剑法已经练得精熟。

《易筋锻骨篇》也是勤练不坠。

最后说了自己的苦恼。

木老夫人已经为他指定了一个婚约,未婚妻是福州一门豪族嫡女,婚期定在两年后。

他表示自己还不想这么早就成家,而且他也不想娶一个从未见过面的女子为妻。

他问计于吕不鸣,该如何处理此事?

看过信件,像豪门婚事这种戏码,说实话吕不鸣也没辙。

想着自己的弟子十五六就成亲,自己还耍着光棍,吕不鸣也是尴尬,也是难过。

前程往事,历历在目,伊人音信全无,或已是生死永隔。

好半天,才收拾好心情。

这时,宁中则匆匆赶来。

一入了正气堂,便风风火火的问道:“师弟,山下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吕不鸣忙起身,笑道:“师姐,掌门师兄有信到了。

我可不敢先打开,还是你先看吧。

万一信里有些私密话,小弟就尴尬了。”

“都老夫老妻了,还有什么私密话。

小师弟,你越发贫嘴了。”

宁中则没好气说道。

“你们师兄弟,有多少事都瞒着我,真当我不知道啊!”

“掌门师兄,这次下山应该早就该回来了。

不想又有信到,怕是一时半会回不来了,信中必定解释缘由。

师姐,你先看信吧!”

吕不鸣说着,便把书信交给宁中则。

宁中则也不废话,直接打开了第二封信。

略看了看,便抬头说道。

“你看吧。

大师兄怕是要年前才能回山。”

吕不鸣接过书信,细细阅看了一遍。

岳不群的信也是简短,说明要在年前才能赶回华山。

信中倒是解释了此次下山晚回山的原因。

原来他受邀参加了江南武林抗倭会盟,随江南武林高手配合官军与倭寇着实狠斗了两场,目前一切平安,不要过于担心。

信中倒是提到了几个熟人,南少林寺罗汉堂首座一休和尚,鹰爪铁枪门的花铁干,六合拳高手飞鱼于镇江等人。

言说到,江南武林各派对华山很是客气,也是吕不鸣两年前在南直隶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结果,得到了江南武林中人的认同。

放下信来,吕不鸣心思,结交武林中人,掌门师兄倒是比我合适,不仅是一派掌门地位摆在那里,而且岳师兄颜值高,待人接物温文尔雅,君子风范,倒是符合江南人士小清新的群体审美观。

这时,突听得宁中则一声长叹。

吕不鸣倒是惊奇。

自己这位师姐,为人刚强,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这无端端的唏嘘长叹倒是少见。

“师姐,你这是?”

宁中则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事。

沉思了片刻方才说道:“这些年,咱们华山眼见得日渐兴旺。

可是你们师兄弟心也太大了,摊子也铺得太开。

山上这么多弟子需要教导。

嵩山派要全力巩固东南,驻扎在陕甘商道上的费师兄他们从明年起便全面退出。

陕甘商道关系到华山的根本,大师兄肯定要亲自主持大局。

如果大师兄去了陕甘,刚刚起步江南的事业,小师弟你就要常驻江南,可是山上这帮弟子仅靠我一人是教不过来的。

冲儿还年青,其他弟子更是不要指望。

今后几年,将是大伙儿最苦最累的时候了。

我方才叹息的是:若是陆师兄、梁师兄、卫师弟、羊师弟他们还在的话,那里还需要你们师兄弟如此疲于奔命,顾此失彼!”

听得宁中则如此说,吕不鸣沉默不语。

宁中则说的正是华山派目前发展最大的短板。

魔教的气熖已经不如往日,与五岳剑派虽然还时有武力冲突,但是已经敌对关系缓和了许多;嵩山派忙于将势力发展到东南,努力积蓄实力,五岳并派之举还要等七八年后;正是华山派埋头发展的有利时机。

《九阴真经总章》、《易筋锻骨篇》的获得,还有思过崖密洞岩刻的发现,极大提升了华山派武力资源;财力方面,有建文宝藏的不断输出,极大的缓解了华山用度紧张的局面,甚至大有富余,这也是这两年大开山门、广收弟子的底气所在。

所以说,目前对华山派来说,不缺时间,不缺资源,不缺金钱,不缺子弟,就是缺独挡一面的人才。

“这个,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吕不鸣喃喃的说道。

“小师弟,你说什么?”

宁中则倒是没有听清。

“没有什么,就是感叹时不我待啊!”

“行了,大师兄的信我也看了,我后面还有事,我先去了。”

说完,宁中则便一阵风似得离开了正气堂。

吕不鸣说的办法,也是他心中计划已久的一个想法,迎接剑宗弟子归山。

但是这其中的难度却不是一般的大啊!

他心中暗自叹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