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章 山中日常(1/2)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又是金秋。”

说话的人老气横秋,深为感慨。

不是吕不鸣又是谁!

华山演武场上,吕不鸣居中而站,对面四十多名华山弟子正操练演武。

“根明啊!

看你从厨房那儿出来,就一个劲的咽口水。

今天有什么好吃的?”

“齐大娘包了饺子,羊肉大葱馅的,味道美得很!”

膀大腰圆的高根明,嘿笑着说道。

“馋嘴!”

吕不鸣笑骂了一句。

“离饭点早着呢!

别这儿杵着了。

还不去督促新上山的那几个弟子扎马。

你大师兄和你三师兄下山了,你四师兄又跟掌门南下了。

山上弟子,以你为长,要做好榜样。”

“是!

师叔。”

高根明屁颠屁颠的下去了。

望着高根明来到一侧,对着十七、八名入门不到三年的弟子指手划脚,示范纠正,很有一幅师兄的派头。

吕不鸣笑了笑,便转过头去,继续盯着眼前的弟子练习剑法。

自回山,又是两年过去了。

去年开春,本来他要下山到广东,教习木岫。

可岳不群认为吕不鸣刚刚回山,便不同意。

而是亲自带着梁发、施戴子去了惠州木家。

今年开春,他已经作好下山的准备,可是左冷禅一纸宣召来到了华山。

定于四月份在衡山召开五岳剑派、拜月教两大势力的衡山会盟,据说拜月教牛大长老到时亲自参会。

左冷禅要求五岳各派掌门均要到会。

五岳剑派与拜月教联盟两年多来,可以说是双赢。

通过合作,双方在各方面都是获益不浅。

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左冷禅一直没有闲着,准备通过此次会盟,加强双方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所以岳不群只得带着三大弟子下山赴会。

会后,令狐冲和梁发,因有要事便随泰山派去了一趟山东;岳不群则带着施戴子二赴木家。

其实这也有岳不群私心在内。

眼见着令狐冲、梁发深受吕不鸣影响,在气剑合一的道路上是越走越远,武功进境也是强于其他弟子。

他自是心有不甘,便将全部心血倾注于四弟子施戴子身上。

准备将老实听话的施戴子打造成气宗一脉的纯正典范。

对于岳不群的心思,吕不鸣也是摇头苦笑。

这两年,吕不鸣也有烦心事。

自那晚在思过崖密洞中,风清扬将《九阴真经总章》取走后,就鸿飞渺渺,一去不复返了。

本想让他指点自己,近而逐步与他拉近关系的吕不鸣只能是失望了。

为了保密,师兄弟二人将密洞内所刻的武功全部记录了下来,将所有岩刻都铲平了事,又将岩洞封闭了。

勒令令狐冲、梁发二人守口如瓶。

对于所记录下来的武功,师兄弟二人秘密练习,研究,二人想要将岩刻上的所有武功都融会贯通,将五岳剑派的剑法合为一体,创出一套集五岳之大成的剑法。

这两年,吕不鸣自封为华山派总教习。

每日除了忙于指导陆大有、岳熙两位亲传弟子的筑基,山上所有男弟子都由他教授。

众弟子中令狐冲能够独挡一面、梁发已经成长起来,施戴子这两年被岳不群开小灶教导,实力也是突飞猛进。

华山二代五大弟子,除了劳德诺一直忙于外门事务,也就是老五高根明进境慢了些。

倒是吕不鸣很看好高根明,认为此子天资中上,机变不足,不算天资绝艳之辈,但是性格坚韧,敦诚质朴,属大器晚成的类型。

这些年来,随着这些孩子们一天天长大,男女弟子从去年年初,便不在一起练习了。

四十余名男弟子还在演武场;十余名女弟子被宁中则带到后山去习练。

可以说华山派一派欣欣向荣,日渐兴旺的景象。

江湖上众事纷纷,却与吕不鸣没有关系。

他自是做好教师的本份,教武育才,为华山派的明天贡献力量。

“师父。”

“师父!”

吕不鸣看着自己的两大弟子。

大弟子陆大有今年十三岁,因为小时体弱多病,与同龄人相比身形瘦小,天性开朗,活泼好动,早就把“六猴儿”

的外号戴在了头上。

因为他父亲,和他在原著的早逝,吕不鸣很是疼惜这个门下大弟子。

二弟子岳熙今年八岁,个头已经与陆大有相差不多了。

他三岁时便由他爹岳不群亲自开拳习武,六岁时拜入吕不鸣的门下,师兄弟中排行老七,排行老八的木岫比他大六岁;排行第九的陶钧比他大七岁;排行第十的英白罗比他大六岁。

其他弟子如关雷生、丁公腾、农羊角、徐长卿等都要比他大三到五岁。

作为掌门公子年纪虽小,天资聪颖,家学渊源。

小小年纪,受他父亲熏陶,行事一板一眼,让吕不鸣很是看不惯,背里地没少收拾他。

陆大有习练全真大道功已经有四个年头了,虽然身形瘦小,但是身轻体健。

他视吕不鸣为父,十分尊敬。

唯一的不满就是,吕不鸣不教他混元功和华山剑法,眼见得入门比他还晚的师弟们都已经习练剑法,只有他天天打着大道拳,练着十段锦,习着颇为古怪的筑基功法(易筋锻骨篇)。

让他这个六师兄在众师弟面前,很是没有面子。

为这事,在吕不鸣面前念叨了多次。

而吕不鸣根本不理会。

与陆大有不走寻常路不同,岳熙则是按部就班的扎完三年马、习十段锦;练混元功,抱元劲,华山基础拳、掌法;待十岁左右,身体长开,便开始练基础剑法。

见到师父来到身边,二人很是乖巧地开口道。

吕不鸣只是点了点,示意他们继续,便走开了。

陶钧练剑已经三年了,三十六路华山剑法,招式已经练得精熟,正带着六七名上山较早的弟子们练习华山基础剑法。

英白罗的破玉拳法是吕不鸣一手调教出来的。

此时正给十几名弟子示范着一十六路破玉拳的招数变化。

在演武场上转了一圈的吕不鸣,一双眼睛已经将每名弟子的表现都看得清楚。

回到原地后,他抬头看了看天色。

便拍了拍手,示意众弟子停下。

“集合吧!”

四十多名弟子,按照所练功法不同,分为四队。

高根明一队,都是上山不到三年的,人数最多;英白罗一队,都是入门在三年以上的弟子;陶钧一队,均为入门在五年以上的弟子;最后一队便是陆大有、岳熙师兄弟俩。

接下来吕不鸣直接点名,把今天表现突出的十余名弟子留了下来,其他人任由他们散去,或是留下来旁听。

吕不鸣逐一将被点名的弟子招到自己面前,认真的点评了每一名弟子的优缺点,努力方向,甚至亲自示范过招,以做鼓励。

每一名被点评的弟子都是欢欣鼓舞,而在一侧旁听的其他弟子羡慕非常。

第二日练功,自是人人努力,唯恐落后。

轮到岳熙。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