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5.昏迷的娜诺(无需(1/4)

就在这两个与众不同的人一呼一吸的瞬间,脚下就已经躺了十四具刺客的尸体。虽然两人的呼吸变得急促,不过却一点损伤都没有,甚至还保存着很多精力。

轻轻地调整了一下呼吸,少女说道:“真行啊!”

这是率直的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对这个男人的赞赏,但绯村龙一却好象很惊讶地看着少女:“你在说谁啊?”

就在“你自己又怎么样呢”这句话刚要出口的时候。

等待着下一轮袭击的绯村龙一在刺客跳出来的同时,跃过了矮树梢,用常人看不见的神速手法把刺客一个一个砍倒了。

绯村龙一就如同岩石般坚不可摧,而少女就更灵巧自在了。她用那非比常人的脚力与跳跃力踢倒了刺客,轻巧地将其砍倒。从时间上来算只不过才十分钟,一人对五,两个人对十个,那么他们的生存机率就只是二比十。

两个出类拔萃的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条件,这种时候两人不可能一起商量细节,所以重要的就是两个人的默契。要是一人对付这么多敌人,想要存活下来恐怕是非常困难的。

但对这样的男人与少女来说,想要取刺客的性命是轻而易举的,拥有超群力量的战士只要相互配合默契就可以了。特别是那个男人,当初没有错看少女的能力,现在更是确信了。

“那么,国王!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这确实是个问题……还不知道这里埋伏了多少刺客。”

天马上就要黑了,绯村龙一说:“德莱厄斯到处都是平原,可是这里不同,山丘多、刺客多、树木又多,是个地形复杂的地方。畅通的道路也有限,可能会绕点远路,但还可以翻山。娜诺,你走山路没问题?”

“当然可以,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就晚上走吧,这样的话不容易被人发现。”

少女解下了戴在头上的白头巾:“呼……一直戴着这个可真够热的。”

刚刚一场恶战,难免会觉得不太舒服。取下了绑头发的细绳,金发在太阳的余辉下闪着亮光,将少女衬托得美轮美奂。

但这个时候身上的男装就太煞风景了。

长到腰际的金发以及雪白的肌肤,深绿色的眼睛,加上额头上的银环,单是这些就美得像画一样。若是再穿上由金丝银线缝制、像风一样轻柔的绢布长衫,只要再把头发一挽,就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美丽少女了。

看得入迷的绯村龙一笨拙地想说几句赞美的话,但少女看上去心情欠佳,终于也没有说出口。

绯村龙一在尸体旁边走着,少女从后面追了上来。两人急急忙忙地进入山里,少女却先注意到在那里似乎出现了第三批刺客:“有马蹄声,看来两匹气势汹汹的马正朝这边过来呢。”

绯村龙一的耳朵也像施了魔法一样,听到了远处的马蹄声:“他们的目标也是我吧?”

“或许是吧,怎么办?”

“不杀个你死我活我是不会停手的。但这样会不会做得太过火了点?”

两个人站的地方连一棵树都没有,根本没有办法藏身。

“把他们从马上打下来后绑在树上,怎么样?”

“行吗?”

“对方就二个人,一人对付一个。”

“好吧。”

但是,两个人根本没时间袭击两匹跑来的马,骑手把马速放慢来到进前,确定男人身份之后随即从马上跳了下来,单膝跪在地上:“看到您乎安无事真是太好了,国王陆下。”

“你们是……?”

“啊,我们是达尼亚城刻晴的侍卫,刚才接到通知在这附近有人看到国王陆下,故特此来迎接您的。”

“是吗……阿鲁他还好吧?”

“是的,主人他无时无刻焦急地等待着陛下的回归。这样就能马上向拉斯亚维发兵攻城了,国王陛下请回城吧。”

少女用疑惑的眼神看着绯村龙一。

绯村龙一平静地与骑士们对话说:“马由你们骑着好了。我就保持这个样子,以护卫战士的形象出发。”

“是,不过……”

“这样在到达水塞城之前才不会引人怀疑。现在仍然属于德莱厄斯境内啊。”

虽然没有传言说德莱厄斯与艾斯卡特亚有敌对关系,然而,因为受到了现在掌权的侯爵的恩惠,于是协助搜捕流浪的国王也并非不可能。

不知绯村龙一有没有考虑这些,他只是转身笑着对少女说:“太好了,娜诺,明天我们就可以舒舒服服睡在床上了。”

“对我来说野外就是很舒服的床了。”话虽这么说,但少女还是跟上了绯村龙一。

两名骑士看来没有对国王这位不同寻常的随行有所行动的意思,只是重新上马持起了缰绳。

“刚才有些卡特洛的手下过来打过招呼了,水塞那边没什么事吧?”

“是的。所幸的是水塞已经完全脱离拉斯亚维了,而且达刻晴的力量也并不输于卡特洛侯爵。不管卡特洛侯爵怎么说,只要是在领土范围内,陛下就绝对是安全的。”

“我完全相信你们。”

是夜,一行四人在附近的民宅内借宿了一宿。翌日,在两名骑士的带领下他们巧妙地避开了主路,绕道一些小径向国境进发。

虽然按常理这一带仍然属于德莱厄斯领土,但因为艾斯卡特亚的骑士们经常悠哉悠哉地穿越边境来访这边,所以出入过境的盘查也就松懈下来。

一路上少女也是不断向绯村龙一追问着山峦的叫法、现在要前往的地域名称、以及主路上所有的一切。少女特别想要暸解的,还是分隔三大强国的安特山脉。虽然绯村龙一说过应该就在这条路的左手边,但却因为距离太远而看不见影子。不过那仍是一条难以想象其全长的巨大山脉。

“那么,那座山的哪部分属于德莱厄斯,哪部分又是艾斯卡特亚呢?”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清楚,”绯村龙一淡淡地说:“大致上是沿着山脊来划分国境的。然而实际到哪里是泰坦、到哪里是艾斯卡特亚、以及到哪里是德莱厄斯这样的问题,连我也很难清楚地回答。恐怕只有天上的神知道吧。”

“会有山贼出没吗?”

“那是当然的。除了安特的一个山头外,其余的根本就都成了山贼的老巢。从前还只是一些远离大城市居住的人和以狩猎为生的山民住所的聚集地,不知从何时开始,各式各样在本国触犯了法律的人,或者是因为某些事情而被国家驱逐的人都盯上了安特,逃亡而来。最终这些人统一为一个势力,直到现在,几乎已经成了一个没有法律约束的地带。”

少女微微地偏着头:“那么就放任那里不管吗?”

“总要解决的,只不过他们也并没太大的危害。也就只是时常发生向过路的行人索取过路费之类的事,但是遭劫的也都仅限一些富商和贵族。况且就算官方想要出兵剿灭,也碍于对方占据着有利地形。此外据传说在山中还居住着不少能骑善射的村落,如果他们也起来帮助那些山贼的话就不太好办了。因此至今为止各国也都只是持观望态度,而不敢贸然出手。”

这样一路走着,终于在太阳沉入他们背后的时候,一条宽广的河面出现在众人面前。

水流徐缓,水色深暗,看上去河水极深。这就是安尔斯河了。

少女问道:“对岸就是艾斯卡特亚了吗?”

“是啊。而那里就是水塞城,就在于德莱厄斯相对的西面。”绯村龙一用手指着建筑在河岸边的一座城说。

初次见到水塞城,少女却只看到了很少的部分。大概是因为距离尚远而角度也不好,就算是少女这样的眼力,也难以观望到更多。

不过当乘上两名骑士安排的小船、慢慢接近的时候才发现,那座城比河岸更像是河岸,外形上根本是一座延伸至水面的建筑。基础是建设在对面岸上的,但地面以上的部分,准确地说是城堡的一座城楼却已经横驾于水面之上了。

少女半呆滞状地开口说:“这个,稍有差错的话,不就会被人质疑侵犯国境吗吗?”

绯村龙一发出轻微却很满足的笑声:“我真想知道,要怎么生养才能有个像你这样的女儿。我在十三岁的时候,一天到晚就只知道习武和跟一些朋友搞恶作剧,除此之外的事根本想都没想过。”

“你不要嘲笑我了。不过若我是德莱厄斯的人,就一定会起来抗议的。还是说河的正中心才算是国境呢?”

“当然不。河的此岸属于德莱厄斯,彼岸属于艾斯卡特亚。中间的安尔斯河不属于任何一方。”

“那么,那座城呢?”

“那座城确实是建在对面河岸上的,这一点并没错。不管地基以上的部分如何越过水面,都不算是越境行为。就是这样的。”

“真是无理的聪明呢。”虽然嘴上这么说,少女还是为第一次见到这样雄伟的城堡而认真观察着。

除去那突出的部分,这座城俨然就像个四角型的大箱子一样。城壁由粗糙的石头筑成,窗户上也打上了铁栓,相当粗犷,让人想恭维地赞美一下它的装潢都无从开口。

这样的建筑也许是舍弃了技术上的优美,而完全为了追求防御机能上的优秀吧。越是来到近前,答案也就越明朗。

延伸的河面的城楼部分上开着一个奇特的洞口,并非窗子,倒像是一个窥探外界的细长缝隙。纵向两列,在城楼自上而下间隔均等地排列着。

是箭矢口。仿佛一声令下就会有无数支箭如疾风骤雨般射向河对岸。

少女由衷地发出赞叹:“真是座漂亮的城堡啊。”

“是吗?”

“造得相当坚实,连窗户也都镶上了铁框,而且足有……三、四层吧?站在屋顶上的人也可以如履平地。”

“只有中央部分是四层,它的周围就都是三层建筑了。你知道为什么要建成这个样子吗?”

“是要把高出一层的中央屋顶作为战时的指挥司令塔,所以降低了周围的建筑吧?”

“一点也没错。是为了在危急时刻调兵遣将用的。”

“那么,这里果然是军事用的城堡了?”

“在建造之时确实是的。不过,这里从没有真正发生过战争。恐怕以后也不会有的。”

虽然绯村龙一说得很肯定,但少女还是沈默一阵又急急发问道:“从这里到卑尔维有多远?”

问题来得很突然,所以绯村龙一想了想才回答上来:“用脚程快的马大概要跑半日吧?”

“可是,到拉斯亚维还要七天?”

“用腿走过去就是这样了。快马的话,大概有三天的路程,怎么了?”

少女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转而以天真的口吻说:“那么,对于水塞的人来说,帕莱德斯要比艾斯卡特亚亲近得多呀。”

绯村龙一看着少女一时没有说话,而少女也转头回看着他,随即又意有所指地将目光投向了在船头守备的两名骑士--以这座城的地理位置来看,与艾斯卡特亚本国的意向相比可能会更先知晓帕莱德斯的意向,是极易受远方影响的所在。能够如此顺利地进入帕莱德斯领土,甚至骑马驰骋,或许就是因为……少女所要指出的正是这一点。

虽然绯村龙一嘴上什么都没说,但少女却看出了他目光中的赞赏,于是轻轻挤了一下眼睛。

绯村龙一还了一个微笑,说道:“只要有一天……我是说如果可能的话……我成为一军统帅赶赴战场,那么一定会希望由你在身边担任参谋的。”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