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六章 新屋落成(2/2)

小学的数量基本不变,你找一个小学,看每年九月份,一年级开学时的报名人数就明白,原来一个班有多少人,总共多少班,算出新入学人数,与原来的规模一对比,就相当准确。

这一招,是一个房地产商教给冬子的。这个开发商,判断长期趋势下,房地产的潜力,就靠人口趋势判断。因为,中国实行义务教育,没有不把孩子送入学校的家长。孩子数量的增减,直接反映人口变化。

当然,长期看是看人口,短期看,是看资本。如果一个城市,有大资本流入,那短期内,房价肯定上涨。比如这条商业街,就是一个大公司带着大资金进入,就搅动了整个容城的经济水平。

“这就好比赌场,你有多少资本金,不是你加筹码的理由。你新赢了钱进来,你加码的可能性就大得多。财富的马太效应,由此产生。”

过了几天,四川来的厨师过来了,他们开了一个大车过来,拉上了满满的食材。另外,还有一系列雕板,是司徒送过来的。

纯净的黄杨木雕刻,把川菜的历史全部雕刻上去了,如果要按估价来说,起码值十万。

“刘师叔这一招,已经在全国火了,做工与材料,都是我师傅联系的。”司徒的一个徒弟这样给冬子说到:“这东西,挂到餐厅墙壁上,既增加了文化气息,又增加了大家对川菜的理解。当然还有两块新的并没有做,我师傅说,你把图样发过去,他马上找人做,也是浮雕版,就是你的两个特色菜。”

冬子感激不尽,连忙做画稿。父亲创立的烧烤从图样到文字简介,还有那卤菜的来源。幸亏冬子有绘画专业基础,做起来又充满感情,图样出来后,得到了大家的赞赏。

这画稿传给了司徒后,司徒连忙找人做。冬子给司徒打了十五万块钱,又被司徒退回来了。他打电话说到:“我是差钱的人?我们的交往就值这个?”

冬子无话可说。

但冬子有意愿,将这个店子的百分之一股份,记在司徒名下,不仅仅是为了分钱,更是记他这一分情。要知道,燕子养鸭子的经验,冬子得方子的来源,都与他有关。所以,这个店子经营得无论大小,司徒,都是老板。

这就是冬子的情节,他不会忘记对他有恩的人。当然,另外的百分之一,肯定是给齐老爷子的。这个人,是燕子的恩人,也是冬子的贵人。

而对彭总来说,钱不是重要的。如果自己今后生意扩大了,需要投资,再找理由,拉他入伙,那是另外一份理想了。

不是说,冬子这个小小的馆是最豪华的。容城也有豪华酒店。但是,文化气息之浓,尤其是饮食文化中既有历史又有传承的,还有招牌,可以算是独树一帜了。

在开业前,冬子专门开车,把爹爹家家两人,拉到自己店子参观。爹爹对墙壁上的黄杨木浮雕,很有兴趣,直夸好。

“老工,现在找这样的老工,不容易了。我已经有几十年,没见过这种老工了。”

原来,爹爹家是大地主出身,他家过去也有雕花的黄杨木家具,是他少年时代的记忆。如今这种工艺重现在面前时,他难掩激动。

“这是四川那边的老师傅,有这种木,有这种工,保留下来的,要不然,在我们这边,还真找不出来了。”

听到冬子的解释,老葛校长,自言自语说了四个字:“求诸于野。”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