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06章(3/4)

到中午的时候,方桐才催暮晚摇,说再不赶路,今天就没法赶去下一个驿站休息了。

言尚这才能和暮晚摇分别,答应在长安等着暮晚摇回来。

暮晚摇这时已经有些后悔自己要去金陵。

她原本去金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躲言尚,然而现在和言尚和好了,金陵和长安的距离,就成了两人之间很大的阻碍。

少说也得一个月才能回到长安,才能再见到言尚……暮晚摇恨言尚是京官,若是他还是当初的岭南言石生,她大可以不顾他的意愿,强行将他带走一起去金陵,也没人能说什么。

而现在,暮晚摇只能道:“我不在金陵多留,尽量一个月就回来。

你乖乖等着我回去,知道么?”

被众卫士和侍女一同看着,言尚很不自在,硬是在暮晚摇的逼视下轻轻说了好。

他望着她的马车离开,丽人坐在车中、他看不见了,言尚心中也生起无端怅然。

他心里舍不得她,只是她已经表现得很依依不舍了,他便不能跟着她不舍。

两人若一起悲情下去,这路就走不下去了。

----- 言尚当天回到长安,次日去向长官道歉。

他本以为他的无故缺席,必然要被责骂,然而回到户部的时候,发现众人都忙碌着,根本没工夫关心他缺的那一天。

言尚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得到回答—— “北方十六县发生了地动,有河水当即干涸。

又连续无雨,已有地方出现干旱,群众爆、乱……”

言尚喃声:“每逢天降大灾,必有叛乱、流民……”

被他拉住询问的官员敷衍点个头,继续去忙此事了。

言尚也连忙去帮忙。

这会儿,户部的重中之重,从派使臣出访各国,变成了赈灾救民。

连续半月,不断有地方消息传入户部,河水枯竭,大旱的地方越来越多,户部的粮钱批了一拨又一拨,灾情却好像一点儿没有减缓,听说有地方已经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言尚被叫去见户部尚书和户部侍郎,陪坐的,还有太子。

户部尚书本是户部的一把手,然而因为年纪大了,再做不了几年官就会致仕。

所以虽然言尚来户部已有两月多,他却没见这位尚书多管过什么事。

户部真正管事的,是坐在户部尚书旁边的户部侍郎。

这位侍郎,言尚非常熟。

因为这位户部侍郎,曾做过暮晚摇的幕僚。

他从公主府出去做官,之后在太子的扶持下一路高升。

官位做到这般地步,这位侍郎已经是暮晚摇结交的大臣中最厉害的一位了。

何况这位侍郎对暮晚摇忠心耿耿,在言尚到户部后,也一直很照顾言尚了。

此时言尚见这三人,他向三人行礼,只有户部侍郎对他露出和气的笑。

户部侍郎道:“素臣,如今北方大旱、百姓流离的事,你应已知道重要性了。

按照规矩,中枢是会派一位朝廷命官,去地方监察赈灾事宜的。

其他几州都有安排官员,唯有蜀州几县,自古民风彪悍,地又贫瘠,朝中无人愿意去。

“我思来想去,户部诸郎中,唯有你心细胆大,又为人谨慎,不必担心被地方官员架空挟持。

我向太子殿下建议,让你去蜀中赈灾,不知你可愿意?”

言尚并没有犹豫:“自然愿意。”

那三人也是为言尚的果断愣了一下,才称赞说好。

长安这些京官,其实大部分都是不愿意去地方的。

嫌地方贫苦,嫌治理麻烦,嫌民智不开。

去蜀中尤其是个苦差事,自古多少京官被贬之地就是蜀州。

户部虽然安排人去,但朝中官员大都是世家子弟,也不能逼人去……想来想去,只有言尚。

然言尚这般果断点头,仍让人意外。

太子坐在一旁,听言尚询问侍郎可有注意事宜。

太子微皱了眉,心中总觉得哪里古怪。

因为言尚不是他推举去赈灾的。

太子需要言尚在朝中。

言尚将出使一事处理妥当,对太子来说就是大功德一件。

太子认为言尚在中枢发挥的作用,比去赈灾有用得多。

言尚这般的才能,赈灾是大材小用。

然而是皇帝点名,让言尚去蜀中的。

皇帝表现出了对言尚的复杂情绪,一会儿说到言尚搅局了暮晚摇的和亲,一会儿说言尚无故告假,一会儿再说言尚的官位升锝太快,会让诸臣不满……总而言之,太子听懂了皇帝的暗示。

皇帝希望太子压一压言尚。

这一次的派言尚出京去赈灾,便是太子对皇帝作出的交代。

皇帝没再多说,看似已满意。

太子却依然觉得哪里很奇怪……父皇真的要压言尚么?

为什么?

总觉得皇帝给出的理由,很敷衍啊。

----- 同一时间,户部、礼部、吏部,也终于商量出了出使诸国的朝臣名单。

韦树赫然在列。

韦树被命为副使,跟随正使出大魏,使诸国。

中枢的官员调动名单下来,韦家便沉默了。

韦树离开长安,少则一年,多则数年。

他们想要用韦树联姻李氏的算盘……就基本断了。

因为谁知道韦树什么时候能够回来长安?

----- 五月底,言尚要去蜀中、韦树离开大魏,二人得知对方消息,约了在长安北里的一家酒肆中为对方送行。

言尚前往北里时,在街市上遇到返回长安的北衙军队。

将士在列,军队肃整。

为首者,竟不是将军,而是内宦刘文吉。

刘文吉骑在马上,一身内侍服,却无法挡住他眉目间的沉冷寒气,和隐隐得意。

围观百姓们窃窃私语: “怎么让一个内宦领队?

陛下怎么能用太监当官?”

“狗仗人势!

一个太监敢走在将军前面……太没有规矩了。”

刘文吉冷目看向人群,当即有兵士出列,绑住那多话的百姓。

刘文吉就要下令抜舌杖杀之时,冷不丁看到了人群中的言尚。

言尚目中含笑看着他,略有些为他高兴的意思。

与他四目对上,言尚拱手点头。

旁边的内宦小声问刘文吉:“要杀么?”

刘文吉不愿让言尚看到自己这一面,便皱了下眉,说:“稍微教训下,就把人放了。”

他心想等言尚看不到的时候,再杀也不迟。

北衙军队……皇帝隐隐有要太监掌控的意思,他要抓住这个机会才是。

言尚只是在街上看了一会儿刘文吉的风光回城,为自己的昔日朋友感到欣慰。

他没有多看,便匆匆离去,去北里和韦树见面了。

----- 皇宫中,皇帝听着各方消息。

皇帝笑了一声:“看来言尚真的要去蜀中了啊……”

成安在旁:“奴才不解,陛下既要提拔言二郎,为何派他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皇帝说:“为了收拾户部。”

皇帝哂笑:“户部被太子管了几年,越管越缺钱,年年没钱……朕便不懂,他发了好几次财,怎么还能这般捉襟见肘?

户部得收拾一下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