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忙碌的包大人(完 )(2/4)
吩咐敲起几扛子。
刘君配受刑不过,说:“招了。”
包大人说:“官法如炉,不怕不招。
快些实说!”
君配招道:“那日微明,小的肚痛要出恭,就至后院。
忽然一响,看见却是男女两个人头。
小的即至院外一看,并无一人。
心中正想,王公弼的表弟开门,也到后院。
他看见人头,与小的要诈银洋;若不依他,就要告状。
因此小的忽起杀人之意,哄骗允他。
哄他至坑旁,使他不防,当头一棍打死。
小的把那两个人头,俱埋在此坑之内。
铺内无人知晓是实。”
包大人一听,吩咐写供。
又叫人知会捕衙,立刻去起验人头,对词结案。
不多时,捕衙回署。
包大人见有男女人头,放在当堂。
公差把胡登举传来。
登举方要打躬,见有人头,上前细看,说是父母的头,双手捧定,一阵大哭。
包大人道:“胡贤契,这就是令尊、令堂的首级么?”
胡登举含悲道:“正是!”
口称:“老父台,速拿凶贼,替生员父母伸冤,感恩不浅。”
包大人说:“贤契稍待,以便结案。”
胡登举立在一旁。
包大人吩咐带九黄和尚听审。
不多时带上凶僧,昂然站立。
包大人大怒道:“你这囚徒,事已败露,还敢强硬。
夹起来再问!”
众役发喊推倒,把刑一拢,九黄“哎哟!”
昏绝。
用水喷醒。
他叫道:“老爷,小僧照实招认定供。”
包大人吩咐把小和尚带来对词。
衙役带上跪下。
包大人道:“本官先问你,杀死胡翰林夫妇。
为何将人头挂在尼庵门上?
快说,饶你不死!”
小和尚说:“老爷若问。
小僧深知。
那九黄在庙饮酒,小僧常时伺候。
他与七珠原系通奸。
城中胡乡宦,本是庵内施主。
那日翰林同夫人小姐到庵内焚香,看破了淫尼,甚属不堪。
翰林催了夫人、小姐回家。
七珠羞愧。
九黄替他报恨。
那日酒后,跳墙过去了;一个时辰,手提两个人头回来。
七珠心中大喜。”
包大人又问:“如何挂在尼姑庵门呢?
快讲!”
小和尚说:“老爷,那九黄是色中饿鬼。
那日进城。
从地藏庵门口过,见一个美色尼姑,把他魂引去。
因不得到手,九黄回庙,愁思无门可入。
若将人头挂在庵门,必将庵主锁拿进县,得空他好飞檐走壁。
夤夜淫骗。
倘若不允,用刀杀死。”
包大人听罢,吩咐将小和尚带下。
包大人又问九黄凶僧:“小和尚之言,可听见否?”
凶僧一听,就说:“罢了!
应该命尽。
老爷不必再问,小僧招了。”
包大人吩咐传胡相公上来。
胡登举上来。
站立一边,包大人带笑说:“贤契,方才九黄、七珠等对词,都听真了?”
胡登举含悲说:“门生听真了。
叩求老父师严究候结。”
包大人道:“祸因自招,才能生事。
令尊当朝半生。
身居翰林;贤契也读孔圣之书。
嗣后莫招三姑六婆之人。
令堂不到尼庵,焉有此灾?
以恩作怨。
七珠、九黄才下狠心。
这首级,贤契带回府去安葬,专等回文斩贼。
再劝你免悲伤。”
胡登举听毕跪叩,说:“多谢恩师指教之恩,今与门生报仇,来生衔环。”
言罢叩首站起,退至旁边,脱下衣服包好,抱在怀中,下堂出衙回家不提。
再说包大人不免叹息,又叫把刘君配带来,与王公弼地藏庵的道人上来对词结案。
差役答应,全带上来。
先问尼姑说:“祸因你起,听本官判断:见头就报,焉有此患?
带累多人!
财买老道抛去首级,迷徒图银,忘却残生;人头抛在人家后院,那知移祸与人,暗有神明。
君配就该当官来报。
事可逢巧,又生祸端。
遇公弼表弟,心生不良,见头讹诈银子五百。
刘君配疼银,又生拙志,棍打顾生,埋在一处。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