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温水煮青蛙(1)(2/2)
(《通鉴》),以官的大小和任职地的好坏确定官价的高低(单就卖官来讲,也是一种公平,毕竟油水不同),甚至于三公九卿等要职,也一律明码标价,公开出售,“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
(《后汉书》)。
除了皇帝的位置不卖,什么都能卖。
如果买的人多,竞争激烈,则投标竞价,价高者得。
由此可见,汉灵帝一开始就出手不凡,所出售的官职级别之高、涉及范围之广,绝对是空前绝后的。
官位的标价,则是以官吏的年俸来计算的。
如年俸二千石的官位,标价就是两千万钱,年俸四百石的官位,标价就是四百万钱,“二千石二千万;四百石四百万”
(《通鉴》)。
之后刘宏“于西园立库以贮之”
(《通鉴》),专门建了个仓库存放这些卖官所得,专款专用,全由自己挥霍。
和现在有些人偷偷在海外设户头性质差不多,所不同的是,人家刘宏可以明目张胆的来。
那些不惜费血本花重金去买 官做的人,心里头绝对不会去想什么为政清廉,造福一方的。
投资就想要有回报,他们为了捞回本钱,只能是变本加厉的去搜刮、盘剥百姓,不择手段的榨取更多的金钱,之后再去买更大的官做,形成恶性循环。
这样的社会现实,让当时的一些忠臣良吏很是失望,所谓“卖官受钱,天下忠笃之士怨望”
(《后汉书》)。
汉灵帝荒淫无道,朝中宦官弄权,朝纲败坏,朝外上行下效,穷其能事,于是全国形成一片浮糜腐朽之风。
在这种情况下,倒霉的只能是老百姓,再加上汉灵帝为政期间,全国又多发地震、水旱蝗灾、流行病疫,一时间民不聊生,大汉又怎么能长久呢。
雷衡只得穷尽办法,最终使戏忠暂时应承下来,以探视博士韩宗,拜望张纮的名义同行洛阳,当然戏忠来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