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六十章 周家铺子(1/2)

第六十章 周家铺子 凡是要砸人饭碗的事情,都不是容易做的。

清丈土地。

重定黄册,就要知道他们敌人是谁,自然是州府县衙的吏员。

毕竟原本的黄册之所以会变成不堪用,本质上就是这些人寻求权力寻租的空间造成的。

而今上面要彻查,哪里有那么容易啊。

这些吏员倒是没有杀官的勇气,但是到底是人家数代人的财富来源。

按理软对抗的方式还是有的。

毕竟各地县衙里面的账册文书,都是他们吃饭的家伙,在上面做做手脚,人为的增加障碍,不过分吧。

只是奈何这些吏员有一辈子的经验,而大同书院的学子有数年专业学习的数学知识。

最后还是数学胜过了经验了。

不管他们再怎么动手脚,都会被找出来问题。

杨继盛甚至觉得,如果他不是带了这些人过来,这一次清丈的结果,要么是他做出一些退让。

要么是不一小心中招了。

杨继盛固然有讨好周梦臣的想法,也觉得如果吏员读过圣贤书的话。

也不会有那么多基层腐败。

才推荐这些人的。

周梦臣淡淡一笑,说道:“这样吧。

不要断了人家前程,这些列入吏员的不如吏籍。

等他什么时候不做了。

让大同书院出荐书推荐人员。

杨兄你觉得如何?”

杨继盛听了,哪里不知道周梦臣的心思。

在他看来,周梦臣在很多事情都可以铁面无私,唯独一牵连到气学方面,就变得俗气起来。

其实周梦臣而今说的,并不合规矩。

奈何大明上下有太多不合规矩的事情了。

以今日周梦臣威望,杨继盛不反对,这事情就能定下来,等什么时候周梦臣不在大同了,这一件事情就是大同的规矩,或者潜规则了。

杨继盛并不是气学门徒,但也没有与周梦臣作对的意思。

虽然对周梦臣这样举动,有一点点微词,但总就觉得无伤大雅。

说道:“周大人说了算。”

周梦臣说道:“今年四州五县旱情如何?”

杨继盛叹息一声,说道:“不容乐观。

桑干河沿岸的州县还好,特别是山中的广昌与灵丘,旱得尤其厉害。

太行山中的泉水有些都干涸了。

今年想从这里弄银子,是可以的,但是要粮食,却不好办啊。”

周梦臣将人口买卖的事情,告诉了杨继盛。

说道:“杨兄可有良策?”

杨继盛思来想去,说道:“不能请朝廷拨一些粮食吗?”

周梦臣对大同的经济政策,谈不上竭泽而渔,但也能考虑的都考虑了。

周梦臣也是没有什么办法了,杨继盛能有什么新办法吗?

想来想去,也就是向朝廷求援了。

周梦臣说道:“已经去了一封奏疏。

罢了,杨兄。

你们再次合署一封奏疏,向朝廷说明此事吧。”

杨继盛自然不会拒绝。

只是周梦臣知道,如果第一封奏疏有用的话,这一封奏疏写了也没有用,如果第一封奏疏没有用的话,这一封奏疏写了也是白写。

周梦臣心中暗道:“想来想去,只有卖家底了。”

周梦臣夜宿应州,怎么都睡不着觉。

想了想派人去找殷宗伊。

因为周梦臣对晋商到底是隔了一层,他虽然与晋商打过交道,但是是居高临下的要钱,对晋商内部的事情不大清楚。

而周梦臣考虑了自己的人脉,发现最有可能了解晋商的人,不是别人,就是殷宗伊。

第二日,周梦臣与杨继盛乘船向朔州而去。

只是桑干河的水有些浅。

原本宽阔的河道,仅仅只剩下一线了。

只能过一艘船。

甚至在有些河段,周梦臣都怀疑不能行船了。

北方到底不是南方。

水运绝对是南方胜过北方最大的利器之一。

水浅如此行船就慢了。

还没有到朔州,就听见岸上有马蹄声。

有人换了小船登船。

不是别人,正是殷宗伊。

殷宗伊一番行礼不提。

周梦臣将殷宗伊引入内室之中,立即问起他来。

说道:“你而今经商如何?”

殷宗伊说道:“托老师虎威,有小十万家当了。”

周梦臣说道:“你都做什么啊?”

殷宗伊说道:“第一贩铁,将朔州铁卖到山陕之地。

第二就是蒸汽机,这还是老师照顾生意,老师将蒸汽机用于水利,山西有一些大财主,也效仿老师,想用蒸汽机灌溉。”

周梦臣听了,也觉得有一些高兴,说道:“这也算是造福乡里了。”

殷宗伊说道:“用蒸汽机是真的,但是造福乡里却未必了。”

周梦臣眼睛之中露出一丝怀疑。

诚然这年他有蒸汽机抽水的效率,远远不能与后世水泵相比。

但是比起人力畜力提水。

却不知道胜过了多少。

最重要的时候,只要一直烧煤,就能一直用了。

当然了,这年头蒸汽机不稳定。

难免有一点点小毛病。

最好每天晚上停机。

但是即便如此,也比人提水强了不知道多少倍了。

能浇灌的土地,就多了不知道多少倍。

在周梦臣看来,一个人根本不需要蒸汽机。

殷宗伊似乎看出了周梦臣的疑惑,说道:“他浇灌的全部是他们自己的土地。”

周梦臣一愣,说道:“全部?”

殷宗伊说道:“未必是全部。

有些人的土地,一台蒸汽机根本不够用。”

周梦臣这才算是见识了大明内部的冰山一角。

周梦臣说得全部。

意思是这些人卖蒸汽机的都是浇灌自己的土地吗?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