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谁冤?(2/2)
所以这名单,根本没有细看。
就勾决了。”
周梦臣立即明白,这是严嵩与徐阶斗争的另外一个场面。
周梦臣因得到了皇帝格外赏识,暂时从严嵩与徐阶的主战场退了出来,严嵩知道这个时候以周梦臣为突破点,事倍功半。
不过,这并不代表徐阶与严嵩之间的斗争就结束了。
恰恰相反。
周梦臣在御前为曾铣翻案的莽撞,让徐阶很清楚,严嵩暂时不可能倒。
而严嵩自然也将周梦臣的作为,看做是徐阶的指使,岂能不还以颜色。
如果从政治的角度来看,俺答入寇帮了徐阶大忙,俺答入寇是严嵩在军事信用上的破产,今后严嵩对军事上的话语权大大降低。
是严嵩一路溃败,而徐阶一路雄起的时段。
严嵩急于证明。
他还当权。
要止住这种溃败的局势。
于是借着俺答入寇善后一事,将多位与徐阶亲近的将领或者文官下狱。
而且严嵩用了翁万达这个重量级人物陪绑。
即便是在皇帝严嵩也是有话说的。
毕竟不对败军之将,明正典刑。
如何激励士气。
而在俺答攻势之下,几乎所有的守将打得都不怎么好。
王抒通州之战,如果被严嵩硬说是败仗,也不是不可能。
这种全靠一张嘴的事情,就看严嵩与徐阶谁对嘉靖的了解深了。
这方面徐阶自然比不上严嵩,而今嘉靖本来就有几分刻薄,王抒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
周梦臣听了,一咬牙,说道:“我走一趟宫中,看看行不行。”
如果是旁人,周梦臣或许不会这样做。
但是这是王世贞。
即便不提与王世贞的同年之谊,单单说王世贞在文坛上大宗师的地位,更是传说中的兰陵笑笑生。
周梦臣总是特殊照顾的。
王世贞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不提。
一把抓住了周梦臣的手,说道:“周兄,大恩不言谢。”
周梦臣二话不说,夺马入宫。
只是在宫门之前,也只能下马,快步入宫。
好容易见了嘉靖。
嘉靖问道:“你不去忙你的事情,来这里做什么?”
周梦臣将通州之战的始末一五一十说了。
说道:“陛下,此时正是用人之际。
王御史也是边臣的材料。
请陛下爱惜人才。”
嘉靖听了,冷哼一声,说道:“如果有通州仓的粮食,朕还会如此为难吗?
王抒如果如你一般,朕岂能不爱惜?
而今京城内外嗷嗷待哺,朕借他人头一用而已。”
嘉靖是什么事情都明白,很多伎俩或许当时他没有注意,被下面人钻了空子。
但是周梦臣将事情一说,嘉靖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严嵩打压徐阶吗?
杀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满朝文武看看,徐阶连自己的人都保不住。
真正做主的人还是他严阁老。
用以重新竖立威望,打压徐阶的膨胀。
这一件事情有没有冤屈,嘉靖都不好插手。
毕竟一个不好给了下面错误的暗示,说不定又是一场倒严风暴。
这不是嘉靖想要看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