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触君之怒(2/2)
只是边事日急。
不能容忍严嵩胡作非为了。”
周梦臣既然觉得说了,那就一抒心意,毫无保留说道:“朝廷兵力,皆在九边。
而九边在重,一曰西北,二曰宣大。
至于东北诸军等而下之。
尚有朵颜三卫,与女真为乱。
对于朝廷来说,几乎不可调动。
至于京营,而今有东西两厅,额定六万,能战的有几何?
臣不知道,陛下也不知道。”
“大明养兵号称三百余万,逃亡三一,老弱三一,能战不过十一之数。”
“即便是三十多万敢战之兵,西北十余万,宣大十余万,剩下的十余万,在东北,西南,乃至京师等地,腹里所有卫所,恐怕连民壮都不如。
江山社稷寄予这三十多万军队之中,已经有不敷用之感。”
“但是曾铣案发,西北大军受曾铣牵连,严嵩一党大肆清洗,西北三镇,军心浮动。
武力牵制俺答,这才是今日宣大之败的最重要原因。
而宣大之军,这一战,大同精华丧尽,宿将之亡,非一二年间能够弥补。”
“九边已经危如累卵。
而俺答自从嘉靖二十年以来,招揽白莲开辟板升,达延六万户,皆在俺答麾下,尚有杂胡数万之众,加白莲之众,计二十万有余,然蒙古各部,皆从水草,老弱从征,视若等闲,一旦大举进攻,二十万倾囊而出。
非西北,或宣大可以一力承担。
周尚文宿将老臣,尚且力不能支。
况而今?”
“我朝兵多,列布四方,不可妄动。
可以临机调动的军队,数万上下。
而蒙古多为骑兵,从不以巢穴为重。
有二十万恐怕二十万皆能南下。”
“周老将军临终之际,其念念不忘者,明岁鞑子必南下,倒是宣大恐怕会化为一片灰烬。”
“而严嵩一心蝇营狗苟,从不念边关将士,上下颠倒,令有功者无功,令有过则无罪,令敢战者丧气,再有大战,谁堪寄家国之任,谁愿意为朝廷舍生忘死,此乃国事所以不堪,臣所以不能忍者,必去严嵩而后快之。”
蒙古六万户,这个万户其实不单单是说这能出兵六万骑,而是达延汗中兴蒙古所划分的蒙古部落。
这部落的名字,很多人耳熟能详。
即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
并置为左右两翼。
这个的万户更多是行政单位。
当然了,或许达延汗统一蒙古的时候。
各部仅仅能出万骑。
但是在这么多年后的今天。
由俺答汗统治的以察哈尔部为核心的蒙古,各部能出的兵马,应该不只是万骑了。
当然了,俺答不是达延汗。
现在的他还没有达延汗的威望,对蒙古各部的控制力道并不是太够的。
但是这样增增减减之下,俺答能出兵二十万,绝对不是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