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花钱的国策(1/2)

第三十九章 花钱的国策 周梦城当政这些年,气学虽然实力大增,但是到底没有成为显学,但是数学却成为实实在在的显学,一方面是周梦臣的提倡。

另外也是周梦臣在行政领域的改革。

而今下面人想办事情,奏疏上没有缜密的数学分析,想都不要想。

周梦臣直接打回。

以至于,嘉靖四十一年,嘉靖四十四年,嘉靖四十七年,嘉靖五十年这些几科出身的进士大多都进入中央各衙门,成为衙门之中的数学担当了。

而在民间数学更受到追捧。

以至于很多诗会开到一半,就会拿几道数学题来助兴。

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并不在乎考什么,仅仅在乎考过之后,有什么待遇。

对于数学加入科举之中,之前还有反对之声。

而今考中的越来越多,反而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少了。

似乎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但是即便如此,各地方的官员还是不够。

差太多了。

至于在周梦臣看来,最重要的等良贱,释放劳动力。

这一件事情,周梦臣也不知道做的是好,还是不好。

说好吧,等良贱的法令,大赦天下贱籍等法令都实行下去了,与一条鞭法想结合,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之中解脱出来,加入工业化,与对外移民之中。

而各地官府也在依照这些法令在办案。

但是周梦臣通过何心隐了解到,很多南方的村落,根本是无动于衷。

之前是什么样子,而今也是什么样子。

就好像几千年不变的山河一般。

想要移风易俗,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或许只能时间能够改变这一切。

周梦臣是没有什么办法的。

而且到了嘉靖五十年,周梦臣知道自己的在首辅位置上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已经开始找备手了。

要让他离开首辅位置之后,变法不会停滞,更不会有人会反攻倒算。

周梦臣就更用心培养张居正了。

周梦臣说道:“而今户部充足,很多一直拖着没有办的大事,也应该办了,主要是三件事情,一件是给百官加薪,另外一件是修通两京铁路,再有就是修黄河了。”

在周梦臣看来,这三件事情各有不同。

给百官加薪,一来是为了官场风气。

说实话,高拱是一个能办事的。

周梦臣与张居正在推动变法的时候,高拱做了一个十分好的辅助,在高拱的调教之下,大明官员的平均素质,要比严嵩,徐阶时代强多了。

只是,百官都有怨言了。

无他,在严嵩徐阶时代,朝廷上上下下,哪里有这么多事情。

而今周梦臣手下,有做不完的事情,上面更有一个水火不侵的活阎王盯着。

下面官员能高兴才怪。

周梦臣也是知道的。

不过,在周梦臣看来,大明官员是好狠狠收拾一下了。

毕竟,大明官场风气转坏,也就是嘉靖年间的事情,在正德之前,谁要是出去贪污了,将钱带回家,会被乡里鄙视,觉得这个人不是好人。

而今,谁要是出去做官,没有搞到钱,乡里就认为这个人是没有本事的人。

这不仅仅是官场风气,连民间风气也一样,似乎刮起了一切向钱看的风气。

周梦臣也不知道,是带来的风气,还是大明原本就有这种风气。

但是,如此风气之下,即便是高拱铁腕治吏,还有很多人前仆后继,爱财不爱命。

周梦臣觉得仅仅严刑峻法是不行的,也要试试高薪-养廉的路子。

毕竟明代的官员收入是有一些低了,而且多少年都么没有涨过工资了。

大明物价都上涨了,也是该涨涨了,也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是海瑞。

当然了,周梦臣还藏着另外一个小心机。

那就施恩百官,如此一来朝廷上下都吃了好处,将来有人想推翻新法,百官上下也要摸着钱袋子想想。

至于铁路线就不用说了,那是基础建设,同时也拉动经济的手段。

虽然说大明经济从嘉靖三十多年之后,一年好过一年,但是周梦臣却担心,这股势头,估计也没有多少年了。

而且已经形成了南强北弱的局面。

南方直接面对海外,加上海外开拓,有无数利润点,更不要说,北方本来就比不上南方。

而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方就是河朔省,主要是因为,新丝绸之路。

从河朔北上漠北,从漠北走钦察道直接到俄罗斯,这一条商路已经打通了。

只是路上的贸易量,如何能与海上比。

更不要说这一条路,在高纬度区,一年冻上九个月,都是正常的。

所以,河朔省虽然在农耕与游牧的交界线,沟通牧区与农耕区,有很大的商机,但完全比不上南方。

周梦臣作为首辅,就必须考虑南北平衡,更不要说大明的京师就在北方。

南北失衡太严重了。

对朝廷不是一件好事,除却南北失衡,也要考虑东西失衡。

沿海几乎大一点的港口而今都放开了。

沿海贸易已经代替运河,成为新的经济带。

而西北地区,即便有了黄河运输带,似乎也没有什么起色。

而河朔省与西北联系紧密。

也能照顾一下西北的牧区。

而河朔省发展什么最好,自然是重工业,而修建铁路,就是周梦臣给河朔省的大单,当然了,河朔省是周梦臣起家之地,周梦臣作为首辅,稍稍照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这种事情,官场上不视为徇私,而是周梦臣有人情味。

修黄河自然是不用说,是一个长期坚持的工程,每年都要投入不少,即便如此真要完成周梦臣的规划,非二三十年不可。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周梦臣对张居正如此叮嘱,张居正自然心领神会,说道:“周兄的厚爱,我心领了。

只是太子的意思从来是高拱。

而高拱已经有些等不及了。

已经以下任首辅自居了。

而且陛下这两年,几乎不怎么问朝政了。

太子也监国数次了。

想来-----”

张居正微微一顿,但也知道有些话上不能说道。

但是他相信周梦臣理解他的言下之意。

继续说道:“如此一来,高拱是下任首辅,几乎没有什么变数了。”

周梦臣自然知道张居正说的是什么意思,不就是嘉靖的天命快要到了。

想到这里,周梦臣也有一些唏嘘。

历史上嘉靖活了多少年,周梦臣只是有一个模糊的印象,好像是四十多年,但是具体四十几年,他就记不住了。

但是而今明显是嘉靖五十年了。

嘉靖之所以多活了好几年,想来是因为他当年的谏言。

从这一点上,周梦臣自问不欠嘉靖。

只是他也赞同张居正的判断,嘉靖而今已经六十多岁了。

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甚至前段时间,嘉靖赐孙真人金银道观,让他回崂山了。

从此不再习练全真教的养生之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